BPO[愛樂樂團]

BPO[愛樂樂團]

柏林愛樂樂團(德文:Berliner Philharmoniker,英文:Berlin Philharmonic,簡稱BPO)1882年創立,來自德國柏林,駐地是柏林愛樂音樂廳。每年定期舉辦著名的新年音樂會,歐洲音樂會與柏林森林音樂會。

柏林愛樂樂團是當今世界古典樂壇受之無愧的頭把交椅,享有崇高聲譽。歷任指揮中尼基什、富特文格勒、卡拉揚、阿巴多等都是各自時代最偉大的指揮界巨擘,建立起無比輝煌的傳統,演奏曲目也相當廣泛。這個樂團的大量錄音,都保持最高水準。 西蒙 拉特爾爵士是樂團現任首席指揮。

樂團簡介

柏林愛樂樂團 柏林愛樂樂團

柏林愛樂原隸屬於柏林市政府,科學、研究與文化部,舊名為 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在2002年1月1日,柏林市議會通過並執行了關於柏林愛樂地位轉變的新法律,並改用現今的名稱。

尼基什曾任該團指揮達27年之久,他在任期間為樂團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使之成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交響樂團之一。1954年,富特文格勒擔任該團指揮,此後樂團聲譽更盛。1955年後由卡拉揚接任該團終身常任指揮,由此進入卡拉揚時代,此間演奏會活動和唱片錄音更為積極,無論名與實,都成為世界交響樂團之冠,備受讚揚。1990年阿巴多接替去世的卡拉揚成為樂團的指揮。2002年西蒙 拉特成為樂團新任指揮,樂團成員約120人。

發展歷程

歷史沿革

新樂團建立 新樂團建立

1882年,柏林愛樂樂團由54位音樂家在柏林創建,樂團當初的名字為“Frühere Bilsesche Kapelle”(字面上的意思為“前比爾塞的樂隊”)。當先前的指揮班傑明·比爾塞宣布擬率領全團成員乘坐4等車廂 的火車去華沙舉辦一場音樂會時,樂團成員們拂袖而去。1882年,在赫爾曼·沃爾夫的財務管理下,樂團得以重新組建並重新命名,新指揮為路德維格·馮·布雷納;1887年,當時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指揮之一漢斯·馮·比洛,接任了這一職位。這次主帥更替樹立了樂團在國際上的聲望,客座指揮漢斯·里赫特、費利克斯·馮·溫加特納、理察·施特勞斯、古斯塔夫·馬勒、約翰內斯·勃拉姆斯以及愛德華·格里格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也曾指揮過這支樂團。那段時間的演出顯示出樂團僅擁有46件弦樂器,比華格納構想的64件要少很多。

作為愛樂樂團的第一場音樂會

1895年,阿圖爾·尼基什成為樂團的總指揮,1922年由威爾海姆·富特文格勒接任。在領導層經過幾次交替更迭後,樂團在二戰期間自始至終都堅持演出。1938年之前,柏林愛樂樂團還屬於公司所有制,和大多數19世紀建立的樂團一樣實行協會制度,自負盈虧。1938年,隨著德國政治風雲突變,樂團連同德國其他頂尖藝術機構一樣被收歸國有,置於第三帝國宣傳部下屬的音樂總局管轄,局長一度是理查·施特勞斯,當時樂團的首席指揮是富特文格勒。1945年德國戰敗,富特文格勒由於自己的特殊身份被暫停指揮工作兩年,柏林愛樂樂團的指揮棒暫時交到了列奧·波查德的手中。1945年富特文格勒去瑞士以後,里奧·波查德1934年至1936年間經常指揮柏林愛樂,於是集中了四散的樂師,開始重建工作,成為總指揮。由於波查德被當時占領柏林的美國軍隊意外擊中身亡,這一安排僅維持了幾個月。1945至1952年期間,謝爾蓋·切利比達奇接任總指揮一職。1952年,富特文格勒回國,繼續擔任樂團總指揮,1952年被授予終身指揮頭銜,直至1954年去世。

富特文格勒排練現場 富特文格勒排練現場

富特文格勒的接任者為赫伯特·馮·卡拉揚。那時已經在英國指揮新愛樂樂團如日中天的卡拉揚回到柏林。他在1938年4月指揮過柏林愛樂樂團,當時即引起評論界驚呼“神童卡拉揚”。1955年,得益於自己在英國苦心經營的知名度,他順利得到帶領樂團赴美國巡演的機會,大獲成功,自然也是大快人心。在卡拉揚的帶領下,樂團錄製了數目驚人的唱片,並且廣泛巡演,日益壯大的樂團獲得了極高的榮譽。於是經由樂師投票,卡拉揚於1956年被任命為首席指揮,後來又追加了終身指揮頭銜。卡拉揚從1955年到1989年4月他去世僅幾個月以前辭職,一直率領著柏林愛樂樂團。

1982年,樂團雇用了首位女性音樂家、小提琴家馬德琳·卡勞佐。然而在1982年9月,當卡拉揚打算雇用第一位女性管弦樂器演奏者薩賓·梅耶時,卻在樂團里引起了極大的爭議,最終以73:4的結果否決了這一提議。梅耶隨後離開了樂團。1989年,當卡拉揚從樂團總指揮的位置上辭職以後,樂團提議由卡洛斯·克萊伯擔任總指揮,但遭到克萊伯的拒絕。

歷屆歐洲音樂會 歷屆歐洲音樂會

1989年,樂團選舉克勞迪奧·阿巴多為總指揮。阿巴多將樂團的演出曲目,在古典和浪漫主義作品的基礎上,擴展到更為現代的20世紀音樂作品中。2002年,阿巴多離開柏林愛樂。當東、西 德統一以後,樂團遭遇了來自柏林市預算壓力的財務危機。2006年,柏林愛樂交響樂團以阿巴多的名字設立了“克勞迪奧·阿巴多競賽獎”。

歷屆柏林森林音樂會 歷屆柏林森林音樂會

1999年6月,音樂家們推選西蒙·拉特爾爵士作為他們的下一任總指揮。但拉特爾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和柏林愛樂簽約,使之轉變成為一個獨立自治的公眾基金組織,並且有權作出自己藝術和財務方面的決策。2001年,拉特爾的提議被批准通過;2002年,拉特爾獲準進入柏林愛樂。拉特爾 和樂團的契約最初是到2012年結束。2008年4月,柏林愛樂的音樂家們投票支持保留拉特爾作為他們的總指揮直至2018年。從2006年到2010年,樂團的總經理為帕梅拉·羅森貝格。2010年9月,馬丁·霍夫曼成為樂團新的領導者。2016年2月,樂團宣布2016/2017年演出季結束以後,霍夫曼將不再擔任樂團領袖。

2006年,樂團宣布將對納粹政權期間主要演員的情況進行調查。2007年,Misha Aster出版了《帝國管弦樂團》一書,研究了柏林愛樂和和第三帝國中一些演員的關係。也是在2007年,Enrique Sánchez Lansch編劇並導演的紀錄片《納粹時代的柏林愛樂》出版發行。

2007年11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任命柏林愛樂樂團和拉特爾為親善大使。2013年1月10日,樂團宣布拉特爾藝術總監和總指揮的任期到2018年結束。2014年,樂團創建了自己的唱片品牌“Berliner Philharmoniker Recordings”。

2008年12月18日,樂團宣布正式創建一個數位化音樂廳。這個柏林愛樂迄今唯一的網際網路平台,使得人們可以在全球各地通過電腦進入,觀看、聆聽樂團的音樂會,現場或點播皆可。不僅僅是當今指揮家,甚而至於可以是以前舉辦的音樂會,例如來自克勞迪奧·阿巴多的精彩演出。除此之外,自2014年7月以來,數字音樂廳還可以提供由卡拉揚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音樂會的高清電影製作而成的音樂會現場直播。從2010年開始,一些經選定的柏林愛樂樂團音樂會,已經被現場傳輸到德國及歐洲的電影院。據了解,柏林愛樂樂團的數字音樂廳DCH是全球首個專注於古典音樂現場播出的平台。

彼得連科 彼得連科

繼2015年5月11日推選拉特爾繼任者的活動失敗流產後,2015年6月22日,樂團宣布基 里爾·彼得連科為下一任總指揮。在彼得連科選舉的時間裡,他任期的開始時間並沒有提及。到2015年10月份時,樂團宣布彼得連科正式擔任2019/2020音樂季的總指揮,並客座指揮2019/2020音樂季之前的演出。2016年10月,樂團宣布彼得連科將於2019年8月19日正式擔任樂團總指揮一職。

樂團現在的管理者(總經理)為馬丁·霍夫曼。他的任期到2017年結束。2016年10月,樂團宣布Andrea Zietschmann為下一任總經理,任期從2017年9月1日開始。

此外,柏林愛樂的民主管理也是一大特點。柏林愛樂實行民主管理。樂團的首席指揮需要通過樂隊成員秘密投票,並且獲得多數贊成的情況下才被認可。

柏林愛樂音樂廳

柏林愛樂音樂廳 柏林愛樂音樂廳

樂團首個音樂廳——“柏林愛樂音樂廳”(Philharmonie),坐落在柏林·克羅伊茨貝格的Bernburger Straße,於1882年揭牌。音樂廳的前身是一溜冰場,由建築師弗蘭茲·希維頓設計 改建而成。1898年,一個比較小的音樂廳——坐落於Köthener Straße 的“Beethovensaal”,也揭幕開演,用於室內樂的演出。第一個音樂廳“Philharmonie”,一直使用到1944年1月30日毀於英國炮火轟擊。一直到戰爭末期,樂團都在柏林國家歌劇院進行演出,1945年2月3日,這所劇院也毀於戰爭。由於需要場地,樂團在戰爭之後的幾年時間裡,在柏林的“提塔尼亞皇宮”(Titania-Palast)——一座由電影院改造成的音樂廳里進行演出,同時仍舊在“Beethovensaal”里進行一些小型音樂會的演出。20世紀50年代期間,樂團將其音樂廳遷移至Joseph-Joachim-Konzertsaal的音樂學院(如今柏林藝術大學的一部分)內。然而大部分唱片都是在位於柏林-達勒姆的耶穌基督教堂里灌錄,該教堂以其出色的音響效果而聞名於世。

樂團成就

柏林愛樂樂團專輯 柏林愛樂樂團專輯

柏林愛樂雖然不是歷史上最悠久的交響樂團,但卻是當今世界最為優秀的交響樂團。在比 洛、尼基什、富特文格勒、切利比達克、卡拉揚等偉大指揮家的長期嚴格訓練下,以及眾多傑出的客席指揮嚴謹的指導下,使得其演奏水平達到了最高表現水準。比洛為樂團奠定了一流的水準,尼基什使樂團的演奏發出了令人著魔的迷人色彩。富特文格勒的豐厚學養為樂團帶來了轉折性的突破,而卡拉揚的接任則使得柏林愛樂樂團在當代樂壇上更加耀眼奪目。

真正令柏林愛樂樂團受到世人尊重的是富特文格勒。富特文格勒是一位自學成材的音樂家,有著非凡的才智。能使每一位聽眾在他的音樂中,在精神上獲得最大的滿足並如醉如痴。富特文格勒對樂曲嚴謹、浪漫與即興的表現處理手法,令他成為德奧音樂的偉大詮釋者。

1954年富特文格勒去世,卡拉揚接任柏林愛樂的音樂總監,他充分彰顯了自己的音樂個性。在長達25年的時間裡,一直尋求使樂團成為“一件可塑性極強並可以表達在血管中奔流數十年的心聲的樂器”。最終,卡拉揚實現了他的夢想,將柏林愛樂樂團打造得無比輝煌,其美妙音響使得世界上所有樂團都黯然失色。

卡拉揚追求綿密的音響和瑰麗的色彩,給柏林愛樂打上了他深深的烙印。但由於卡拉揚過於追求宏大與厚重,使柏林愛樂樂團在演奏巴赫、莫扎特等輕巧靈活的作品時,則顯現出沉重與龐大的偏頗,導致柏林愛樂從深沉的氣質向依靠漂亮節奏取悅聽眾退步。

1990年,阿巴多開始執掌柏林愛樂樂團,對樂團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打破柏林愛樂百年來從不任用女演奏家的傳統,通過換血使樂隊年齡更趨於年輕化。與卡拉揚時代濃厚誇張的音響相比,柏林愛樂的音色變得更加透明靚麗,更適應現代審美的需要。西蒙·拉特爾2002年成為柏林愛樂樂團的掌舵人。他更加注重對當代作曲家作品的推廣與演奏,大膽推進與音樂劇、爵士樂、流行音樂的合作,使柏林愛樂樂團在世界樂壇風雲變幻的時期,仍能雄霸樂壇,傲視群倫。如今,柏林愛樂樂團在歷經諸多指揮大師的調教和風格轉換之後,已成為能夠演奏各類作品的“世界樂團”,在新世紀與時俱進,完成了一次“漂亮轉身”。

柏林愛樂樂團在聽眾的音樂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20年代,該團演出了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曾在柏林轟動一時;此後又演出了莫扎特、舒曼、蕭邦、海頓等作曲家的作品,受到人們的歡迎。卡拉揚擔任常任指揮後,樂團經過他的嚴格訓練,在世界各地演出了大量古典和近代的音樂作品,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團員都是來自德國和世界各國的出類拔萃的演奏家,具有高超的演奏水平,演奏技巧精巧絕倫,具有優異的反應力和適應力。

柏林愛樂每年都要舉行不少於120場的交響音樂會,其中包括大眾音樂會、民族音樂會和其他室內樂演奏會等義務演出,作為回報國家和柏林市政當局向樂團提供的財政資助。

同歐洲許多傳統的樂團相比,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的歷史較短,但擔任該團指揮職務的大多是最偉大的指揮家,這就使他們的演奏曲目無限擴大,無論哪個指揮家統率該團,都能發揮其實力。

歷任指揮

馮·彪洛

彪洛接手領導柏林愛樂樂團時,已有在邁寧根組成一流宮廷樂團的輝煌往績。他在柏林掌舵只有五年,卻為樂團奠下紮實的基礎,賦予樂團自成一家的音樂素質。

彪洛的幾位繼任人則不同,全都在團中留了下來。尼基什於一八九五年接棒,繼續堅定影響樂團的風格達二十七年之久。他曾寫道:“可以毫無猶疑肯定說,在一流的樂團,每位成員都配得上用‘藝術家’來形容。”他就是憑著這信念鼓勵柏林的樂師陶冶出“獨奏家”的心態,而這種質素成了柏林愛樂毫不含糊的標誌。

阿瑟·尼基什

阿瑟·尼基什 阿瑟·尼基什

如果布洛的演繹是近乎理性分析所引發的光芒,那么,尼基什的表演便是華麗與溫暖音色的發揮,他的動作 較簡潔,隨想得近乎即興。因此,他常演的曲目少不了柴可夫斯基、柏遼茲、李斯特、施特勞斯、馬勒的作品,尤其專注於布魯克納的樂曲。在他的率領下,樂團在世界樂壇聲勢更盛,每位舉足輕重的獨奏家都來到柏林,要與愛樂樂團同台亮相。

富特文格勒

富特文格勒 富特文格勒

尼基什於1922年去世時,團員一致選擇富特文格勒來接替。這位年輕的指揮在尼基什的成就上精益求精,他別具一格的打拍子方式,他奏樂時的激昂熱情與強大的感染力,在在要求樂師 有極高的自主能力與卓越的靈敏感受力。富特文格勒強調偉大藝術作品應要能永垂不朽,因此尤其看重古典樂派與浪漫樂派的大師,他與柏林樂團成了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魯克納作品名揚四海的演繹者。同時,他又為樂團的演出曲目拓展領域,涵蓋當時的作曲家,包括勛伯格、普羅科菲耶夫和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隨著頻繁的出國演出,樂團在國際樂壇中建立起頂尖管弦樂團的崇高聲譽。二戰結束後,由於政治原因,富特文格勒曾經短暫離任(其職由其副手切利比達克臨時接任),但富特文格勒已經為樂團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使得樂團的風格仍然得到了保留。

卡拉揚

卡拉揚 卡拉揚

1954年11月,富特文格勒與世長辭。翌年四月,柏林愛樂樂團選出的新藝術總監,是成立以來在任最長也是對樂團影響最為深遠的一位大師,那就是人稱“指揮皇帝”的卡拉揚。他與樂團緊密合作 ,通力以赴,琢磨出獨特又前所未有的完美精湛樂聲,那紮實根基,使樂團在國內外備受推崇,無論是音樂廳的演奏,抑或灌錄成數之不盡的唱片,都是音樂珍品。

不單如此,卡拉揚還為樂團拓展出多個新路向。1967年,薩爾茨堡音樂節成立,從此樂團擁有專屬的國際音樂節,並贏取了成為歌劇樂團的機會。接下來的新猷是開辦柏林愛樂樂團管弦樂學院,讓年輕有才華的器樂手從實踐中學習,以符合頂尖樂團的嚴格要求。新愛樂音樂廳也是在卡拉揚時代建成。自1963年10月起,樂團已以這個由沙隆設計的音樂廳為總部;1987年,音樂廳更於添置了一個室樂廳。但是,卡拉揚在任的最後階段,與樂團中的一些藝術家發生對立,起因是卡拉揚執意聘請單簧管手梅耶夫人成為樂團的首席單簧管。而樂團大多數樂手認為梅耶夫人的音色並不能很好的和樂團其他聲部相融。而事態最後發展成了樂團民主的運動。樂團希望樂團的最高權利應該是全團團員大會而不是音樂總監和終身指揮卡拉揚。這次事件直接導致這位“指揮皇帝”與柏林愛樂的決裂,並於1989年辭去了柏林愛樂的任職。而卡拉揚晚期更多的則是和柏林愛樂齊名的維也納愛樂合作,在這一時期,兩者錄製了很多的唱片,最著名的就是柴可夫斯基,布魯克納,和德沃夏克的作品。總體來說卡拉揚對柏林愛樂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正是在他的任內,柏林愛樂一舉成為空前絕後的世界第一交響樂團,並一直把其霸主地位保持到了今天。

阿巴多

阿巴多 阿巴多

1989年7月,卡拉揚猝然離世。幾個月後,全樂團成員集體投票選出了卡拉揚的繼承人,義大利指揮大師克勞迪奧·阿巴多。阿巴多在1966年就已首度指揮過了柏林愛樂,並歷任斯卡拉歌劇院藝術總監 ,倫敦交響樂團首席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並和另外一個世界第一樂團--維也納愛樂有著長時期的合作。阿巴多上任後,對樂團的曲目的行政管理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保持卡拉揚時期側重的德奧曲目方面,上演了大量的現代派作品。使得柏林愛樂成為真正無所不能的樂團。而在樂團管理方面,阿巴多較卡拉揚更顯得民主,親切。全團團員大會成為樂團的最高權利機構,並決定樂團的重大的決議。而藝術總監則負責音樂季曲目安排和一些行政工作。而在聘用新樂手時,必須要經過樂團各聲部首席的審核。

在音色方面,阿巴多棒下的柏林愛樂較之卡拉揚時期顯得更佳靈動,透亮。阿巴多時對柏林愛樂的貢獻主要有:保持了卡拉揚時期柏林愛樂的高水準和國際聲望,並在音色上面有了更多的改變。其次,拓寬了柏林愛樂的曲目,特別是對馬勒和一些現代派作品的詮釋。另外,確定了柏林愛樂常規音樂季的三大音樂會,既每年5月份的歐洲音樂會,6月份的夏季森林音樂會,和12月份的新年音樂會。

1998年2月阿巴多因為積勞成疾導致胃癌,並宣布於2001-2002音樂季之後不再擔任樂團首席指揮。

2014年1月20日,阿巴多逝世

西蒙·拉特爵士

西蒙拉特爾爵士 西蒙拉特爾爵士

新任的樂團總指揮西蒙·拉特,是年輕一代最令人不安的指揮之一,他的加入,為 樂團注入了新活力,也帶來了更重的危機,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把樂團正式轉變為受公法管制束縛的組織“柏林愛樂樂團基金會”,歸柏林城邦監督"保護"。此舉為樂團確立了最符合"現代精神"的架構,容許樂團有全新的創作自由與穩固的財政。德意志銀行擔任樂團的主要贊助商,讓基金會得到更進一步的支持。而另外一個支援則來自“柏林愛樂樂團之友協會”。

在2003至2004樂季中,柏林愛樂樂團基金會共安排了一百三十一場音樂會,其中僅八十六場由柏林愛樂樂團演出。除此之外,基金會只策劃了一個教育活動,名為“Zukunft@BPhil”(“Zukunft”在德文是未來、前景之意)。這項活動對拉特和樂團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可以經由這項活動把音樂與音樂教育帶到更廣大的民眾。拉特把這個心意說得很清楚:“Zukunft@BPhil提醒我們,音樂不是奢侈品,而是基本需求。音樂應該是所有人一生中極重要也不可或缺的成分。”在樂團經歷了一百二十年的歷史之後,這項活動標誌著樂團擴大了自己的文化使命,如今樂團正以一貫的投入精神,全力履行這項使命。

對外交流

柏林愛樂樂團曾於1979年由卡拉揚率領訪問北京。2005年11月,拉特爾曾率全團於東方藝術中心獻演兩場,在上海掀起"柏林愛樂熱潮"。

樂團編制

音樂總監、首席指揮:

Sir Simon Rattle

柏林愛樂樂團 柏林愛樂樂團

樂團首席:

Guy Braunstein(2013年離開愛樂)、Noah Bendix-Balgley(現任第一首席)

Daishin Kashimoto (鏗本大進)

Daniel Stabrawa

Andreas Buschatz

第一小提琴聲部,配置21位團員

第二小提琴首席:

Christian Stadelmann

Thomas Timm

Christophe Horak

第二小提琴聲部,配置20位團員

中提琴首席:

Amihai Grosz

Máté Szűcs

Naoko Shimizu

Wilfried Strehle

中提琴聲部,配置17位團員

大提琴首席:

Ludwig Quandt

Martin Lö

Olaf Maninger

大提琴聲部,配置13位團員

低音提琴首席:

Matthew McDonald

Janne Saksala

Esko Laine

低音提琴聲部,配置11位團員

長笛首席:

Andreas Blau

Emmanuel Pahud

長笛聲部,配置4位團員

雙簧管首席:

Jonathan Kelly

Albrecht Mayer

雙簧管聲部,配置5位團員

單簧管首席:

Wenzel Fuchs

Andreas Ottensamer

單簧管聲部,配置5位團員

低音管首席:

Daniele Damiano

Stefan Schweigert

低音管聲部,配置5位團員

法國號首席:

Stefan Dohr

法國號聲部,配置7位團員

小號首席:

Gábor Tarkövi

Tamás Velenczei

小號聲部,配置5位團員

長號首席 :

Prof. Christhard Gössling

Olaf Ott

長號聲部,配置5位團員

低音管聲部,配置1位團員

定音鼓聲部,配置2位團員

打擊樂聲部,配置4位團員

豎琴聲部,配置1位團員

目前樂團團員配置,共128位團員

獲獎情況

柏林愛樂樂團曾在多個國際著名古典音樂大獎中摘得桂冠。其獲得的獎勵和表彰主要包括:全英古典音樂獎(Classical BRIT Awards):2001年:樂團/年度最佳管弦樂專輯。指揮:西蒙·拉特爾爵士;作品:馬勒第十交響曲 (EMI,2000年)2003年:樂團/年度最佳管弦樂專輯。指揮:西蒙·拉特爾爵士;作品:馬勒第五交響曲 (EMI,2002年)

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

1970年:最佳歌劇唱片。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作品:華格納《西格弗里德》;主要演員:奧地利女高音海爾佳·德妮絲琪、美國男高音傑斯·托馬斯以及男聲托馬斯·斯托爾茲(DGG,1969年)

1979年:最佳管弦樂團。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作品:貝多芬九部交響曲(完整版)

1993年:最佳管弦樂唱片。指揮:倫納德·伯恩斯坦;作品:馬勒第九交響曲(DGG 1992年;1979年的錄音)

1995年:最佳室內樂演奏。鋼琴:丹尼爾·巴倫博伊姆;圓號:戴爾·克利文吉爾;巴松管:丹尼爾·達米亞諾;單簧管:賴瑞·康姆;雙簧管:Hansjörg Schellenberger。作品:貝多芬/莫扎特五重奏作品(1994年)1998年:最佳小樂隊演奏。指揮:克勞迪奧·阿巴多;作品:欣德米特第一號室內樂——《為12件獨奏樂器而作》Op.24 No.1(EMI,1996年)2000年:最佳古典聲樂表演。指揮:克勞迪奧·阿巴多;演員:瑞典女中音安妮·索菲·馮·奧特、德國低男中音托馬斯·夸斯托夫;作品:馬勒《少年的魔角》(DGG,1999)2001年:最佳管弦樂團。指揮:西蒙·拉特爾爵士;作品:馬勒第十交響曲2007年:最佳器樂演奏(與管弦樂隊)。指揮:安東尼奧·帕帕諾;鋼琴:利夫·奧韋·安茲涅斯;作品:拉赫瑪尼諾夫第一、第二鋼琴協奏曲(EMI,2006)

留聲機大獎(Gramophone Awards)

1981年:年度最佳歌劇唱片。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作品:華格納《帕西法爾 》(DGG,1980年)

1981年:年度最佳管弦樂唱片。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作品:馬勒第九交響曲(DGG,1980年)

1984年:年度最佳唱片。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作品:馬勒第九交響曲(DGG,1984年;1982年的現場錄音)

2000年:年度最佳管弦樂唱片。指揮:西蒙·拉特爾爵士;作品:馬勒第十交響曲(EMI,2000年)

2004年:最佳協奏曲。指揮:馬里斯·楊松斯;鋼琴:利夫·奧韋·安茲涅斯;作品:格里格鋼琴協奏曲、舒曼鋼琴協奏曲(EMI, 2004)

2006年:年度最佳唱片。指揮:克勞迪奧·阿巴多;作品:馬勒第六交響曲(DGG,2005年)

德國回聲音樂獎/原德國唱片大獎(ECHO/formerlyDeutscher Schallplattenpreis of Deutsche Phono-Akademie)

2003 – Chorwerkeinspielung – Sir Simon Rattle, Rundfunkchor Berlin, MDR Rundfunkchor Leipzig, Ernst-Senff-Chor Berlin, Karita Mattila, Anne Sofie von Otter, Thomas Moser, Philip Langridge, Thomas Quasthoff: Schoenberg, Gurre-Lieder (EMI, 2002)

2006 – Musik-DVD Produktion des Jahres – Sir Simon Rattle, Thomas Grube and Enrique Sánchez Lansch (director), Uwe Dierks (producer): Rhythm Is It! (2005)

2006 – Sinfonische Einspielung – Claudio Abbado: Mahler, Symphony No. 6 (DGG, 2005)

2016 – Orchester/Ensemble – Jean Sibelius, Symphonies 1-7,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Recordings, 2015)

全球古典音樂大獎(ICMA)

2016年:交響樂——西貝柳斯第一至第七交響曲;指揮:西蒙·拉特爾爵士(Berliner Philharmoniker Recordings, 2015年)

2017年:交響樂——克勞迪奧·阿巴多:最後一場音樂會(Berliner Philharmoniker Recordings, 2016年)

由全球歌劇雜誌授予的鉑金郵票(Platinum Stampawarded by Opéra International magazine)

1987年:指揮:里卡多·穆蒂;作品:莫扎特《安魂曲》(EMI,1987) 《和諧》雜誌

其它獎項

2014年:2014年度和諧獎(Diapason D’Or de l’année 2014)。指揮:西蒙·拉特爾爵士;作品:J.S巴赫《馬太福音受難曲》(Berliner Philharmoniker Recordings,2014年)

2015年:金音叉唱片獎(Diapason D’Or Arte)。指揮:尼古拉斯·哈農庫特;作品:舒伯特的作品(Berliner Philharmoniker Recordings,2015年)

2015年:金音叉唱片獎(Diapason D’Or Arte)。指揮:西蒙·拉特爾爵士;作品:J.S巴赫《聖約翰受難曲》(Berliner Philharmoniker Recordings,2014年)

2016年:2016年度和諧獎(Diapason D’Or de l’année 2016)。指揮:西蒙·拉特爾爵士;作品:貝多芬第一至第九交響曲(Berliner Philharmoniker Recordings,2016年)

樂團爭議

國家社會黨(納粹黨)的專制統治為德國的文化局面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害,柏林愛樂樂團是受害者之一:統治政權推行的瘋狂種族政策,令樂團失去了多位珍貴的樂師;樂團發現自己地位孤立,無法再與國外交換獨奏家和指揮;同時,政府又有意要把德國這個代表樂團變為官方文化政策的工具。即使如此,在二次大戰期間,富特文格勒與樂團仍能使樂團固有的藝術內蘊倖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