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B組鏈球菌又稱無乳鏈球菌(Str.Agalactiae),自1935年首次報告其為產褥期敗血症病原菌以來,已知該類細菌是產後感染和新生兒感染中重要病原菌之一,也是存在於人類生殖道和腸道的正常菌群。
B組鏈球菌為革蘭陽性球菌,在血瓊脂平板上生長為灰白色菌落,直徑約3~4mm,環以β-溶血透明帶。按照B組鏈球菌的型特異性抗原可將該類菌分為若干型,如Ia、Ib/c、Ia/c、Ⅱ、Ⅲ、Ⅳ、Ⅴ和Ⅵ型。Ⅱ型常引起敗血症,Ⅲ型易致腦膜炎。
發病機制
B組鏈球菌可寄殖於妊娠期婦女的陰道、腸道和尿道,新生兒可直接自母體,或分娩時由母體生殖道寄殖菌上行感染。成人中B組鏈球菌感染少見,以產婦為主,少數情況下亦可為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慢性肝功能不全、HIV感染、惡性腫瘤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等患者。
新生兒感染分為早發和遲發性兩類型:①早發者在出生後5日內發病,平均發病時間為出生後24h。母親有產科併發症者占60%。早產兒較足月產者為多見。臨床表現為無明確感染原發灶的敗血症、肺炎和腦膜炎。一般起病急、嗜睡、進食差、黃疽、體溫異常,常可出現呼吸窘迫症,約1/3患兒伴腦膜炎。病情重危,常在1~2日內死亡。隨著人們對該類感染的重視,其病死率目前已有下降,現平均為10%~15%,但在低體重出生者(體重<1.5kg)病死率仍可高達50%,而足月產者為2%~8%。②遲發者感染髮病時間為出生後7日至3月,平均發病年齡為24日。臨床表現主要為敗血症,40%伴發腦膜炎,多發於早產兒。症狀多不典型,可僅表現為嗜睡,拒食,一般可伴發熱。一些患兒可呈暴髮型,在數小時內進展為中毒性休克、抽搐等,病死率高。腦膜炎患者(包括早期發病者)中25%~50%存活者有神經系統後遺症,如痴呆、腦積水等,1/3患兒失明、耳聾。此外,敗血症患者尚可有骨關節感染等遷徙病灶。
臨床表現
成人B組鏈球菌感染的發病除產婦外,在其他人群,包括非妊娠婦女中有增多趨勢,多發生於免疫低下或免疫缺陷的各種病人中,常為院內感染,病死率可高於嬰兒。
B組鏈球菌所致生殖道感染多發生在產褥期婦女,最常見為子宮內膜炎和子宮切除術後傷口感染,少數重症感染者可發展為盆腔膿腫、中毒性休克和血栓性靜脈炎。
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患者易發生該類菌所致肺炎,最常見的原發病為糖尿病、腦梗塞等。B組鏈球菌所致心內膜炎多發生在原有心瓣膜病變患者中,贅生物大為其特徵,病死率可高達50%。該類菌尚可致敗血症、骨關節感染和皮膚軟組織感染和尿路感染等。
診斷說明
B組鏈球菌感染的診斷需根據血、腦脊液、膿液等標本中分離獲得病原菌確診,但自黏膜表面獲得該菌無診斷意義。近年來發展的幾種抗原檢測方法,可在獲培養結果前提供診斷參考依據,如反向電流免疫電泳法(CIE)、乳膠顆粒凝集試驗(LPA)等的套用,測定各種體液中該菌的抗原成分,上述試驗檢出率高,如可檢出腦脊液標本的91%,假陽性者約5%。
治療說明
治療新生兒、嬰兒和成人B組鏈球菌感染的首選藥物為青黴素,在病初感染病原未確定時可先予青黴素與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的聯合,以取得協同抗菌作用,並擴大抗菌譜,一旦病原菌明確後,可單用青黴素。由於B組鏈球菌對青黴素的敏感性較A組鏈球菌為差,青黴素對B組鏈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值可為A組鏈球菌的4~10倍;此外,B組鏈球菌在腦膜炎患者腦脊液中菌量可達107~108/ml,鑒於上述原因,青黴素劑量宜高,每日15萬~25萬u/kg。在病原菌未明確前亦可以氨苄西林代替青黴素聯合氨基糖甙類,氨苄西林劑量為每日150~300mg/kg,腦膜炎患者可酌情增高。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尚可選用頭孢菌素類、氯黴素、紅黴素等,但需注意青黴素與頭孢菌素類發生交叉過敏反應的可能性,有青黴素類即刻型過敏反應者不宜用頭孢菌素類;新生兒套用氯黴素時必須在血藥濃度監測情況下調整劑量,無條件監測者不宜使用。成年人感染青黴素過敏者,尚可考慮萬古黴素的替代套用。對敗血症、肺炎、腎盂腎炎、皮膚軟組織感染療程為10日,而治療腦膜炎的療程至少14日,一般14~21日;治療心內膜炎療程至少4周,一般4~6周或更長。
預防說明
對B組鏈球菌感染的預防,可給予抗菌藥減少或消除該菌的人體寄殖,也可給予疫苗預防。一般可在妊娠26~28周時檢查陰道有否B組鏈球菌寄殖,如培養陽性者,在早產(<37W)或羊膜早破時,即予以氨苄西林預防新生兒感染。具有型特異性的多糖抗原疫苗,或多價抗原疫苗已用於動物,證實對感染具保護作用,對人類的套用尚在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