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AC-130與C-130的主要區別是::在左側機身上有高高隆起的天線整流罩、氣流擋氣罩、炮管以及相應的輔助艙口和炮眼。在機翼下的掛架上還有電子對抗吊艙。AC-130H裝有兩門20毫米“火神”6管航炮,每門備彈3000發,正常射速為 2500發/分,最大射速為6000發/分;一門40毫米自動炮,備彈256發;一門105毫米人工裝填式榴彈炮,備彈100發。後者是在陸軍用的榴彈炮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炮管縮短了,並配有專用炮架。機上還安裝了兩挺7.62毫米機槍,並攜帶雷射制導炸彈。
AC-130H的電子設備也很先進,能夠保證AC-130H以超低空的高度飛入預定空域。這些電子設備有慣性導航系統、“培康”和“羅蘭”-C無線電導航系統。前視紅外裝置、雷射目標指示器、環視雷達和微光電視攝像系統。為了更好地觀察地面,機上還有探照燈。
AC-130H的自身防護系統也很好。它有自動告警裝置、電子干擾設備、紅外誘餌吊艙等。機身下部加裝了防護裝甲,一般的輕武器很難擊穿它。AC-130H直
到1990年才完成改裝,進入部隊服役。
AC-130的動力裝置、尺寸、性能數據與C-130基本相同。
基本信息
研製國家:美國名稱:AC-130
研製單位:洛克希德飛行公司
造價:AC-130H為4640萬美元(1992年幣值),AC-130U為7200萬美元(1992年幣值)
現狀:在役
一、概述
空中炮艇概念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20年代,當時的美國陸軍航空隊(即美國空軍的前身)開始了對具有側面火力的戰機的概念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又重新提出了研製具備側面火力的戰機的要求,但是這個概念長期停留在圖紙上,直到越南戰爭爆發後才開始真正付諸實施。在經過漫長的辯論後,1963年5月,一項半官方的飛行試驗終於向美國空軍證明了在對地面目標攻擊時,擁有側面火力的飛機要比只能向前方開火的飛機更加有效。然而在此後的一年中,美國空軍仍未對該計畫正式表態,試驗不得不以半官方的性質繼續進行。在這一年中,試飛員約翰·C·西蒙斯上尉駕駛著一架經過改裝的C-131“薩馬利亞人”運輸機進行了多次試飛。這架C-131運輸機在機身側面安裝了一挺速射機槍,通過不斷訓練,在武器射擊試驗中,該機在3000米高空對地面10平方英尺的目標命中率竟達到了25%。C-131“薩馬利亞人”以優異的試驗成績使其獲得了美國空軍的青睞,空中炮艇計畫終於被扶正,隨後美國在東南亞的駐軍開始在道格拉斯公司的C-47“達柯他”運輸機基礎上改裝空中炮艇,該飛機寬大的貨艙非常便於安裝各種武器並容納大量彈藥,並且C-47運輸機具有航程遠、低速和盤鏇性能優異的特點。C-47“達柯他”運輸機成為了美軍第一種正式服役的空中炮艇。隨著AC-47的日漸老邁,美國空軍開始尋找新的空中炮艇平台,毫米C-130“大力神運輸機進入了美國空軍的視野,該型機的特點是採用上單翼結構,有利於在機身側面布置武器。於是,在經過緊張的改裝工作後,新一代的空中炮艇AC-130誕生了。
最初的AC-130採用了和C-130相同的配置,後來美軍為其換裝了T56-A-15發動機和新型3葉螺鏇槳,飛機被改稱為AC-130A“快速鋪路”。AC-130A裝備有2門40毫米機炮和“烏鴉”探測器。由於越南除重要城市外防空火力不強,這些原本生存能力較差的運輸機足以對付地面目標,給越南軍隊人員、車輛、物質造成了很大損傷。
由於空中炮艇以其火力強、覆蓋面廣、戰鬥巡航時間長的特點,其在反游擊作戰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美軍空中炮艇的發展歷程來看,美軍是相當重視這種特種飛機的,該機也在實戰中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先進科技套用到空中炮艇的設計上,在未來的戰爭中,這種特種飛機必將會有更為出色的表現。
二、性能指標
機長:29.8米,機高:11.7米,翼展:40.4米,最大速度:482千米/小時,實用升限為7576米,轉場航程未加油時為240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69,750千克。三、結構特點
飛機由C-130運輸機改裝,結構與C-130型機相同。動力採用4台艾利遜(Allison)T56-A-15渦輪螺鏇槳發動機,單台推力4910馬力。
四、機載設備和武器系統
機上安裝先進的探測和火控裝置控制,包括先進的多座火控雷達和熱成像儀。這些裝置中包括側視多模式攻擊雷達,該雷達不但能夠用於搜尋瞄準目標,還能測算40毫米和105毫米炮彈的命中點,於瞄準點進行比較,隨即同步對槍炮進行瞄準修正,提高命中率。另外機上安裝有大量電子對抗系統:AN/AAQ-24定向紅外對抗系統,AN/AAR-44毫米紅外預警接收機,AN/AAR-47飛彈預警系統,AN/ALE-47曳光彈和箔條投放系統,AN/ALQ-172電子對抗系統,AN/ALQ-196干擾器,AN/ALR-69毫米雷達告警接收機,AN/APR-46A全景無線電接收機,QRC-84-02紅外電子對抗系統。
武器裝備:AC-130初期型號上使用從7.62毫米到20毫米的各種機槍機炮;並攜帶大威力的重磅炸彈,如用於剷除大面積叢林的重型BLU-82炸彈。
近期的H型使用一門M102毫米105毫米榴彈炮,加裝反后座裝置備彈100發;一門L60博福斯40毫米機關炮,備彈256發;兩門20毫米M61毫米六管Vulan炮,備彈3000發。
U型安裝一門M102105毫米榴彈炮,每分鐘發射6至10發;一門L60博福斯40毫米機關炮,每發鍾發射100發;1門25毫米GAU-12加特林炮。
五、發展趨勢
在打擊塔利班期間,AC-130和無人機相結合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並且該型機火力持久、兇猛而低廉,能滿足在偏遠地區的反恐任務的需要。因此美空軍認為有必要以此發展新的火力/偵察平台。2002年4月美空軍開始考慮為AC-130改進火炮,使其能發射新型飛彈,另外採用改進的自衛概念和航電設備。美國空軍決定擴充目前8架AC-130H和13架AC-130U組成的空中炮艇部隊。計畫在2003財年和2006財年間,將其4架C-130H運輸機改裝成AC-130U型。美空軍在C-130運輸機上裝備兩個活動炮架,每個活動炮架有一個武器裝彈控制臺、彈藥箱和裝彈系統,可使飛機同時瞄準射擊兩個目標,射擊距離最大1千米,命中精度很高。
美空軍計畫在AC-130U飛機上使用30毫米機炮代替25毫米加特林炮和40毫米博福斯火炮,同時改用精度更好的新型105毫米炮彈。30毫米機炮可能採用A-10攻擊機所使用的GAU-8加特林炮。這樣可以使特種作戰司令部使用空軍庫存的標準30毫米彈藥。更長遠的武器改進計畫包括裝備超高速火箭彈。在打擊塔利班期間,AC-130和無人機相結合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火力持久、兇猛而低廉,能滿足在偏遠地區的反恐任務的需要。因此美空軍認為有必要以此發展新的火力/偵察平台。2004年2月,美國防部正考慮在AC-130上加裝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蝰蛇打擊”飛彈,從而最終取代105毫米榴彈炮。“蝰蛇打擊”飛彈由諾·格公司研製的BAT反坦克制導武器改進而來,裝有半主動雷射導引頭,可攻擊地面固定和活動目標。新改進的“蝰蛇打擊”飛彈採用GPS制導並加裝數據鏈,增強了遠距打擊活動目標的能力,射程在20~50千米之間,彈重與口徑105毫米迫擊炮的炮彈相同,但精度更高,殺傷力更強。諾·格公司還在市場上推銷一種不帶爆破裝藥的“蝰蛇打擊”飛彈,執行非致命任務,使目標失去戰鬥力而不是將其摧毀。
2005年1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波音公司簽署一項價值1070萬美元的契約項目,洛·馬公司將為美空軍的AC-130U飛機提供多光譜感測器系統,該項契約只是初始契約,是系統研製階段的契約經費,預計洛·馬公司在該項目上最終能獲得3500萬美元的契約。洛·馬公司提供的多光譜感測器系統將用於替代AC-130U上的全方位電視光電感測器,多光譜感測器將第三代紅外感測器技術與圖像增強的低照度電視攝像機有機的綜合一起,從而為AC-130毫米U提供防區外能力,並改進晝夜目標識別能力以及提高在高威脅環境下生存能力。波音公司作為改進4架空軍的AC-130U的項目主承包商於2003年獲得總額4.5億美元的契約項目。
六、裝備情況及型號演變
AC-130共經歷了三種改型:AC-130A“鬼性”(Spectre)是第一種型號,它於1967年6月於9月在埃格林空軍基地進行了作戰測試後於9月20日部署至南越,並於9月27日開始執行作戰任務。該型主要裝備第14突擊隊聯隊第2分遣隊。從1968年開始,第2分遣隊組建成第16特種作戰中隊,改由第8戰術戰鬥機聯隊指揮。在越戰期間,美空軍共部署了18架AC-130A,共損失了5架。1995年A型機退役。
AC-130H“鬼性”(Spectre)。H型上的成員包括:五名軍官(駕駛員,副駕駛,領航員,火力控制軍官,電子戰軍官)和九名專業成員(飛行工程師,電視操作手,紅外感測操作手,裝彈手,五名炮手)。H型機由AC-130E改裝而來。目前服役的AC-130有8架。
AC-130U“幽靈”(Spooky)。95年服役,取代A型機,共有13架。使用合成孔徑雷達和新的導航系統,並能同時攻擊相距一千米的兩個不同目標,這一能力在對地攻擊機中是獨一無二的。以往的型號只有駕駛艙有增壓設備,U型的整個機艙都具有增壓能力。這使得AC-130U比以往的型號能飛得更高,從而減小了耗油量,增大了航程,並擴大了機上感測器的搜尋範圍。U型上配備更先進的箔條/紅外誘餌發射器,用於干擾防空火力。U型機於1990年12月20日首飛,並於1994年7月1日交付給美空軍特種部隊司令部。1997年10月。,美國空軍在韓國大丘基地部署了2架AC-130U型機,並參加了在韓國舉行的“鷂鷹1997”演習。
七、作戰使用
AC-130能夠在不同的情形下進行連續、如外科手術般縱深的精確的空中打擊。當環境允許時,AC-130能有效執行以下任務:近距空中支援,空中遮斷,武裝偵察,戰鬥防禦,護航,傘降、空投、撤離區支援,前沿空中控制,作戰搜尋與救援,一定的指揮控制等。飛機的側翼武器與精密的感測、導航和火力控制系統相聯接,能夠在夜間和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進行作戰,它在飛行和盤鏇時都能開火,對地面部隊進行空中支援時特別有效。
飛機的開火的高度取決於地形、防空情況和天氣情況。根據所攻擊的目標、要達到的效果來選擇使用哪一種炮火。AC-130最占優勢的是夜間行動,在白天,它的弱點非常明顯,當地面防空能力弱時,它的威力極其明顯。選擇在陰天行動,可以削弱地面防空對它的威脅,但它必須依靠雷達作為惟一的感測器。雷達引導的防空高射炮、地對空飛彈等可以嚴重削弱它的空中打擊能力。如果預先了解、掌握敵方的雷達系統,可以在飛機出動前先進行雷達干擾或抑制敵方空中防禦。如果要在防空能力明確的敵對領空進行行動,可以採取提高飛行高度的方法,但是,感測器的性能會隨著高度的增加而下降,而且因為地面範圍的增加,火力的精確程度也會有所下降,使飛機打擊點目標的能力下降。在防空能力強的領空行動時,限制使用雷射照射,因為這種照明使地面更容易發現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