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過程
1973年9月13日晚,正是農曆中秋時節(農曆八月十七日),秋風送爽,天空湛藍,花好月圓。瓊海縣嘉積鎮正在熱映朝鮮電影《賣花姑娘》,人們沉醉在感人的電影故事中。誰都不曾想到,一場巨大的災難正步步逼近海南省的東海岸,正逼近這裡。
位於南海之濱的海南島,每年都會遭遇幾個颱風,人們已習以為常於颱風的陣發性發作,但這編號為7314號的強颱風幾乎在人們沒有設防的情況下突然登入,打了個措手不及。屋頂被掀飛,牆垣倒地,大樹斷裂,人哭畜叫,這些聲響全部被颱風無形的黑手包裹住,颱風就像吞噬一切聲光的黑洞。
經歷過那場颱風浩劫的人們無法形容那個黑夜所遭遇的恐懼和無助。30年後的今天,很多人還是心有餘悸:太突然了!太可怕了!太慘了!
現任瓊海市民政局局長的陳徽娥時年 21歲,是當時瓊海縣財貿戰線一名普通幹部。因為看的是第二場夜場電影,她和幾個姐妹看完電影回到宿舍時,已是14日凌晨約1時40分。姐妹們還有說有笑地談天說地,不久大風漸起,豆大的雨點敲打著瓦片,響得怕人。
陳徽娥回憶起颱風當夜,總是搖頭嘆息:大地間烏黑一片,一種從來沒有的恐懼感向我襲來,狂風像鬼哭狼嚎般呼呼作響,暴雨如決口的洪水,很快,自己所住的大院傳來瓦片、玻璃破碎、飛濺的聲音,大人、小孩的呼叫、哭喊聲聲聲悽厲。但越來越肆虐無忌的狂風淹滅了所有的聲響。
受災情況
7314號超強颱風“瑪琪”狂風席捲瓊海、萬寧、定安、屯昌、白沙、昌江、東方7縣。這是建國以來在中國海南登入的最強的颱風。整個海南當場死亡903人,尤以瓊海為最。按屬地統計,瓊海死亡人數達771人,重傷1531人,輕傷3825人,民房倒塌5萬多間。
災後救援
面對大颱風大暴雨,英雄的瓊海兒女不是臨陣退縮,而是挺身而出與大自然頑強抗爭,風雨夜有3名英雄在抗風中犧牲。
黃宜民是朝陽公社衛生院醫生。由於院長出差在外,大颱風之夜,他被指定主持全院防風工作。風雨中,他組織職工把病人從危房中轉移出來。有人報告說還有1名醫生和2名產婦被困在危房裡,黃宜民二話不說就衝進危房,不幸的是他被倒塌的房子壓倒在地,以身殉職。
林業榮是一名共產黨員,博鰲鎮糧所職工。大風大雨中,他打著手電筒不停地巡查國家糧食財產,檢查加固倉庫門窗。第二糧倉被狂風掀頂,大雨澆到糧食上。林業榮見狀,立即找來篷布蓋住糧食,還拿來臉盆戽水。不一會,倉庫倒塌,他被埋了個嚴實。第二天,人們將林業榮的遺體挖出來時,他還保持著持盆戽水的姿勢。
王業清是石壁公社赤坡大隊民兵營長、共產黨員。風一起,王業清在短時間內就召集20多位基幹民兵編成抗災突擊隊,迅速趕赴各生產隊搶險救災。大風掀掉了大隊禮堂的屋頂,禮堂內的水泥被淋個正著。他衝進來,拉過帆布遮蓋水泥,禮堂傾倒,王業清犧牲在水泥堆上。
英雄兒女中還有溫泉公社尤塘生產隊隊長屢過家門而不入,妻子被桁條砸死家中,他抹乾淚水堅持帶領民眾抗風救災。陽江公社坡塘生產隊社員龐道昌的家倒塌,妻子早產,自己受傷。他咬牙將妻子安頓好,又沖在風雨一線,連續將9名民眾從危房中救出來……
無數瓊海兒女公而忘私,奔走奮戰在抗災一線,飢餓了,喝口雨水;困了,累了,在風雨里歇一歇;流血了,輕輕的擦去……
災難影響
1997年,當代中國研究所主辦的《當代中國史研究》第二期發表的《發生在1966至1976年中國的特大自然災害》一文說:1973年9月14日,14號超強颱風在中國海南省登入,中心風力75米/秒,最大陣風超過85米/秒,登入的風力超過75米/秒。狂風席捲瓊海、萬寧、定安、屯昌、白沙、昌江、東方7縣。一位104歲的老人說,他活到這么老,還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颱風。這是建國以來在中國登入最強的一次颱風。
博鰲港正處於颱風登入地,風暴無情地掠過這個後來著名的三江入海口。在此守護航標燈30多年的守燈人許振環親身體驗了颱風的威力:上百斤重的鋁合金燈蓋被撕裂,日夜閃爍的燈樁被毀,無法使用。狂風掀起排山倒海的巨浪直撲博鰲這個海濱小鎮。博鰲港內幾艘十幾噸重的漁船竟被風浪托上岸來,移位數十米。
一塊尖尖的瓦片,被狂風颳飛,像子彈一樣鑽入縣委大院附近的一棵堅硬的椰子樹桿,深達2厘米。一位縣委幹部用力拔了好久,竟毫不動彈。
嘉積鎮北門的縣人民體育場上,一部七八噸重的大卡車被風吹離原地數米遠,並翻了個底朝天。
350噸重的嘉積糖廠的煙囪在狂風中轟然倒地,風后整個嘉積城區幾乎看不見一座矗立的煙囪。
嘉積鎮上有數十根用鋼筋混凝土製成的高壓電線桿被大風攔腰折斷,有些竟被扭成麻花狀。
縣氣象站的電接風觀測儀器也被刮壞,無法記錄風速強度,關於14號颱風的氣象數據是海南氣象台事後用風壓公式推算出來的。
颱風所過之處,城鄉房屋倒塌,人員傷亡慘重,各種物資損失不計其數,交通、供水、供電、通訊全部中斷,嘉積鎮幾乎被夷為平地,處於癱瘓狀態。颱風留下的“罪證”史所罕見。血與淚流淌在這個風雨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