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颱風

南海颱風

南海颱風指集中發生在中國南海中部偏東的海面上(12—20°N,90—120°E)的颱風(例如2009年第2號颱風燦鴻)。它是由南海生成的熱帶低壓和從西北太平洋中移入南海的熱帶低壓發展而成。一般從3月開始出現(1301、1302是例外),12月結束,以4、5、8、9月為最多。南海颱風的水平範圍較小,垂直高度較低,強度較弱。其半徑一般為300—500公里,最小的不到100公里(7314號颱風),伸展高度一般約10—12公里,中心氣壓一般在1000~960百帕斯卡。南海颱風的雲系分布一般很不對稱。南海颱風發生最少的時期是2月,僅有2013年第2號颱風姍姍一例,並且通過德沃夏克分析法只有2.0,但是風場34kt,故日本氣象廳給予名字,6小時後因冷永結束而只剩下低層環流中心,最後登入馬來西亞。

概念

南海颱風 南海颱風

一般說,颱風移向的右前方雲區廣、雲層厚、雲頂高,雨區大,積雨雲和陣雨區可達400多公里,而其左後方雲區窄,雲層薄,雨量小,積雨雲和雨區僅100多公里。南海颱風眼大小不一,形狀多變,其中雲層薄,雲壁鬆散,很小或沒有降水,且大部分颱風較弱,無眼。南海土產颱風多由季風低壓發展而成,中心因垂直風切變原因外露,但是氣壓偏低(如2013年第5號颱風貝碧嘉,該颱風由季風低壓發展而成,雖然只有40節海里(20米/秒)的強度,但是低層環流中心因風切裸奔,但是氣壓低至982hpa。

南海歷史上土生最強颱風:

1995年第14號颱風賴恩

JTWC(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30kts:四級颱風上線【一分鐘平均】

NMC(中央氣象台):58m/s:強颱風【2分鐘平均】

JMA(日本氣象廳):110kts颱風(極強)【10分鐘平均】

南海颱風基本情況

圖1 南海海區及南海颱風頻數分布 圖1 南海海區及南海颱風頻數分布

南海是全球檯風活動的主要區域之一,一年四季均由颱風活動,對在南海活動的船隻安全和海上作業影響很大。所以對在南海活動的颱風(包括南海生成的颱風和西北太平洋移入南海的颱風)進行研究,掌握南海颱風活動規律是十分必要的。

1949年至1982年,在南海活動的熱帶氣鏇占整個西北太平洋地區生成的熱帶氣鏇總數的42.5%,其中颱風占41.1%。按熱帶低壓、颱風和強颱風在南海時的最強強度進行統計,其結果表面:33年中在南海共出現366次颱風,平均每年11.1次;熱帶低壓148次,平均每年4.5次。由此可見,在南海活動的熱帶氣鏇主要是颱風,占總數的71.2%,其中強颱風198次,平均每年6.0次,占總數的38.5%,熱帶低壓僅占總數的28.8%。

南海颱風多數來自西北太平洋。366次颱風中有206次是從西北太平洋移入的,占56.3%。在南海活動的強颱風有75.3%來自西北太平洋,而熱帶低壓主要起源於南海。在148次熱帶低壓中,南海生成的就有107次,占總數的72.3%。

表1 南海颱風生命期分布 表1 南海颱風生命期分布

颱風活動頻數的地理分布如圖1。南海颱風活動多集中在10°N以北海區,高值區位於南海中北部(海南島東部17-21°N)海區,高值區位於南海中北部(海南島東部17-21°N)海區,呈東西向帶狀分布。10°N以南海區只有少量颱風活動。颱風中心最南到達5.1°N(1971年#48颱風),最西到達100°E(1962年#31號颱風)。

南海颱風的生命期平均為兩天,其中西北太平洋移入的颱風生命周期平均為47小時,最長達8天(7710號颱風);南海生成的颱風生命期最長達9天半(7918號颱風),最短僅6小時。南海颱風生命期多半為1-3天;生命期在1天之內的颱風不足總數的三分之一,3天以上的颱風更少見(見表1)。

南海颱風狀況下海氣界面熱量交換研究

研究背景

南海颱風狀況下海氣界面熱量交換研究,是南海颱風研究中一個極為基本而又重要的問題。南海颱風狀況下海氣界面熱量交換涉及極為複雜的大氣物理和海洋物理結構變化過程,它往往導致南海颱風的突變,尤其是近海颱風突然加強在廣東沿海登入,給人們造成巨大災害和重大損失。國內外對颱風狀況下海氣界面熱量交換研究進展十分緩慢,原因是缺少颱風內部觀測資料。

海氣界面熱量交換的季節變化

圖2 圖2

南海斷面線調查(1980~1988年)的水文氣象實測資料計算結果(圖2)表明:南海部海域,春、夏季主要是大氣對海洋加熱,總熱量交換值Q為正值。春、夏季天氣晴好,海面主要受西南季風控制,海面風速較小,氣溫高於水溫,在海氣交換過程中,大氣向海洋輸送熱量的同時,海洋大量吸收太陽的短波輻射。秋、冬季節Q為負值,海氣熱量交換過程中海洋向大氣大量輸送熱量,即海洋對大氣加熱。秋,冬季海面受東北季風控制,冷空氣不斷南下影響南海,海面風速較大。氣溫迅速下降,水溫高於氣溫,水氣溫差加大,垂直運動加強,海氣熱量交換反而加強。海氣界面熱量交換春、夏減弱秋、冬季加強的現象還有待作更多的現場實測。

研究結論

(1)在颱風環流內海氣界面熱量交換非常強烈。

(2)夏季,位於(20.49°N,114.14°E)附近海域的颱風環流內,潛熱通量與顯熱、海面有效反射輻射通量變化的趨勢不一致。

(3)秋季,在颱風環流內,潛熱、顯熱及海面有效反射輻射變化趨勢比較一致。

(4)南海海氣界面熱量交換的變化與海表面溫度(SST)變化趨勢不一致。

(5)春、夏季節海氣界面熱量交換過程中,主要是海洋吸收太陽的短波輻射,海洋對大氣加熱現象減弱;秋、冬季節,海洋對大氣加熱現象加強。

(6)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前,南海海氣熱量交換非常強烈;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後,南海海氣熱量交換反而減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