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花都區政府工作報告

(二)加強科技合作,大力推進自主創新,促進全區產業升級。 (三)堅持富民優先,發展生產,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大力開展“平安花都”建設,創造平安祥和的生活環境。

各位代表:
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區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6年工作回顧
去年,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全區人民共同努力下,較好地完成了區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一五”發展的良好開局。
——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實現生產總值360.36億元,同比增長13.21%;完成工業總產值825.85億元,同比增長14.38%。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239.27%,同比提高21.21個百分點。完成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16.35億元,同比增長35.74%;稅收總額53.2億元(不含海關關稅及代徵稅22.04億元),同比增長40.7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6.71億元,同比增長20.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26億元,同比增長13.13%;外貿出口總值11.63億美元,同比增長43.69%。實際利用外資2.17億美元,同比增長7.81%。
——支柱產業不斷壯大,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全年汽車產量突破20萬輛大關,達到20.17萬輛;汽車工業產值345.13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1.79%,其中,零部件產值55.55億元,同比增長71.15%。東風日產27萬輛產能擴大工程順利完成,東風日產發動機工廠、東風日產乘用車技術中心和華南理工大學廣州汽車學院相繼建成投入使用,汽車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海南航空廣州分公司等一批企業落戶空港經濟區,深航“花都號”飛機實現首航,空港經濟區第一家五星級酒店諾富特試業,華鉅君悅酒店落成即將開業,空港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在第五屆中國貨運業大獎頒獎典禮上,我區獲得“中國物流最佳投資環境獎”。獅嶺皮具產業不斷壯大,獅嶺鎮被省定為廣東省第二批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珠寶產業繼續集聚發展,花都珠寶城被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金銀珠寶業商會授予“中華珠寶之都”稱號,我區被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定為“中國珠寶玉石特色產業基地”。全區房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均大幅增長,房地產行業提供地方庫稅收占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比重達15.55%。商貿、物流、金融、酒店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大潤發連鎖超市建成營業,正大集團易初蓮花項目即將建成。香港東亞銀行花都支行作為首家進駐花都地區的外資銀行已建成開業。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99.71億元,同比增長15.49%,增速同比提高4.61個百分點。
——鎮域經濟發展全面提速,民營經濟上了新水平。開展“鎮域經濟年”活動,制定實施了《關於進一步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措施,有效推動了鎮域經濟加快發展。實現鎮域工業總產值468.33億元,同比增長18.01%,為近6年新高,鎮域工業對全區工業產值整體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至68.9%;實現鎮域稅收總額19.41億元,同比增長51.2%,增幅高於全區10.45個百分點,占全區稅收總額的比重同比提高2.53個百分點。民營經濟發展穩步向上,全區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突破3萬戶。新華街引進了邦一工貿集團和財富集團,為發展我區總部經濟作出了積極貢獻。
——城市建設和管理力度不斷加強,城鄉環境面貌日新月異。完成市政工程投資4.73億元,完成了鳳凰南路、三東大道東延線、茶園中路等市政道路的興建和三東大道、迎賓大道西、建設北路等路段的綜合改造工程,完成了雅瑤橋改造和新都大橋、馬鞍山公園建設工程。提前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25個採石場的整治復綠任務,順利完成西二環高速公路(花都段)景觀林帶建設。加強環保治理,完成市下達的創建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的任務,穩妥有序關閉了7家立窯水泥廠,啟動了新華污水處理廠首期10萬噸擴建改造工程,在芙蓉嶂水庫發現了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世界最高級別的極度瀕危生物——“桃花水母”。重點整治“六亂”現象,被評為廣州市衛生城區,新華街被評為廣州市衛生模範街區。重點開展了打擊傳銷、查處商標侵權和無證照經營行為等工作,加大了打假力度,強化了食品安全監管,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全力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消防安全、安全生產和交通安全形勢保持了比較平穩的態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區刑事立案同比下降5.9%,其中“兩搶”案件下降15.1%,“兩盜”案件下降8.5%,社會保持穩定。據廣州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調查顯示,我區市民對社會治安狀況滿意度和生活居住的安全感連續四年排在全市各區(縣級市)前列。
——支農、惠農力度進一步加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出台了《關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選定了小布等13個村開展新農村建設試點,聯邦快遞項目搬遷安置區進展順利。創建衛生村活動全面展開,中心鎮建設順利推進,完成通自來水的自然村(100人以上)達239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紮實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不斷發展,實現農業總產值34.54億元,同比增長6.2%。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科技、教育事業取得新進步,新引進高新技術項目187項,新認定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區級5家,新認定市級民科企業10家;成功創建成為省教育強區,花東、炭步和赤坭三鎮成功創建成為省教育強鎮,全面實現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雜費。人才市場建設成效顯著,農村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定試點工作全面鋪開。文化、體育、廣播電視、人口和計畫生育事業全面發展。花都籍運動員在第十五屆多哈亞運會上創歷史最好成績,成功舉辦了花都區第五屆運動會暨第一屆殘疾人運動會。創建成為廣東省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區,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初見成效。紮實開展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建設,做好雙擁共建優撫安置工作,順利完成徵兵任務。統計、審計、物價、編制、外事、僑務、台務、口岸、氣象、保密、檔案、地方志、老齡、殘疾人等工作也取得新的成績。
——高度重視民生問題,人民生活不斷改善。著力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試行區、鎮兩級醫院門診病歷“一本通”及部分檢驗結果“一單通”,提高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標準,資助7589名農村低保、五保對象參加合作醫療,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86.5%。全年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村富餘勞動力達7662人,成功幫助5117人實現轉移就業,城鎮人員失業率穩定控制在3%以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啟動實施,全區社會養老、失業、工傷、生育四大險種參保人數均比上年有較大幅度增加。低保工作實現了分類救濟、“應保盡保”,建立和完善了城鄉一體化的基本醫療救助制度,提高了全區重點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標準。2006年,城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152元,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7170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24.79億元,同比增長18.5%。據廣州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調查顯示,我區市民對生活現狀的滿意度在全市各區(縣級市)中排在首位。
——精神文明建設深入推進,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組織開展了以學習實踐“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公民道德教育。開展了“新花都人精神”大討論及花都“新八景”評選徵集活動,評選確立了“兼容、創新、厚德、奮發”的新花都人精神。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共438件,辦復率達100%。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加強政府系統廉政勤政建設,規範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的公共服務行為,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務質量。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始終堅持發展為民、為民發展的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注重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在保持青山綠水中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在經濟快速發展中實現了社會全面進步,經濟社會保持了又好又快發展的勢頭。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區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同心同德、和衷共濟、務實進取、頑強拼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花都區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民眾,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中央、省、市駐花都單位,向駐花都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參與、關心和支持花都建設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成績只屬於過去。在成績面前,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城鄉之間、鎮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農民增收渠道還不夠寬;二是在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方面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三是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不利因素仍然較多,一些與民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問題尚待解決;四是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增長方式有待加快轉變;五是民營經濟和現代服務業需要進一步加快發展。對此,我們將給予高度重視,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7年工作安排
2007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為民、為民發展、富民優先、民生為重,“一手抓經濟,一手抓和諧”,著力推進發展模式創新和自主創新,著力加強社會管理和環境建設,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加快“打造經濟強區、建設田園城市、構建和諧花都”步伐,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07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5%,工業總產值增長1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實際利用外資增長8%,外貿出口增長12%,城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增長3.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快轉變經濟成長方式,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著力抓好汽車城和空港經濟園區兩大板塊。加快推進汽車城二、三期和康體公園等重點項目的建設。全力支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實現年產銷30萬輛整車目標。繼續大力引進汽車零部件項目。千方百計促進已落戶項目和新建、擴建重點項目迅速動工、儘快建成、早日投產。積極開展“空港經濟年”活動,加快推進空港經濟園區有關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修訂、報批工作。加快推進與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合作開發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配套產業園區的各項工作。積極推動廣州現代商用車項目加快啟動,大力推進機場高新科技物流產業基地、空港國際物流園區和機場商務區基礎設施建設,在航空公司基地建設和空港產業園啟動區招商工作上爭取獲得突破性進展。
不斷提高鎮域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水平。認真落實鼓勵鎮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發展區域特色產業集群。積極引導扶持皮具產業向規範化、品牌化、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推進珠寶產業集群化發展。抓住廣州市產業“退二進三”的機遇,積極吸引符合環保要求的廣州重點外遷企業落戶,加快推進炭步紡織工業園和赤坭橡膠工業園建設。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著力幫助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和人才引進、用工等問題,積極推進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和培訓工程,引導民營企業發展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和現代農業,支持民營企業開拓國際國內市場,扶持一批骨幹民營企業做大做強。落實民營經濟與其他所有制經濟的同等待遇,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領域。加快新華街民營品牌產業園區的創建和花山華僑科技工業園的擴建工作,壯大總部經濟和品牌經濟。
推動房地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嚴格執行國家對房地產業的巨觀調控政策,引導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著眼於服務生產、服務民生,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大力發展信息、金融、保險、會展等現代服務業,促進發展文化、中介、社區等新興服務業,提升商貿、酒店、休閒旅遊等傳統服務業發展水平。大力吸引和支持國內外企業集團來我區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採購中心和服務中心,發展總部經濟。加快發展各類專業批發市場。積極發展一批高檔次的星級酒店和知名連鎖購物廣場。繼續全力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和三類市場升級改造,確保完成市下達的任務。
不斷加強招商引資工作。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著力解決制約招商引資的瓶頸問題,加強對招商引資工作的領導和統籌協調,有針對性地抓好重點產業、重點對象、重點地區的招商。嚴格執行土地管理政策,堅持依法依規用地和集約節約用地,強化產業用地引導,努力提高引進項目的土地產出率。積極盤活存量用地,全面清理閒置土地,認真做好經營性土地出讓和土地儲備工作,保障項目用地。
(二)加強科技合作,大力推進自主創新,促進全區產業升級。
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最佳化科技資源配置,科技三項經費重點傾斜技術先進、產業化前景好、能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型企業。重點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推動企業成為科技創新投入的主體。積極實施“創新型企業”示範工程,有計畫、有重點地支持一批企業建立國家、省、市、區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積極推進廣州高新區花都科技園申報工作。堅持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鼓勵企業在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基礎上開展消化吸收再創新,推動產業技術升級換代。積極實施名牌帶動戰略,推動重點企業培育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
大力營造有利於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制定扶持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以企業為自主創新主體,鼓勵和引導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深化科研體制改革,建立政府與高等院校的合作平台和溝通機制,加快科研與本地經濟發展對接,加快大學與企業對接,加快大學與產業對接。充分發揮優勢,積極創造條件,加快電子通訊、軟體工程、生物製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意產業的招商與集聚,促進產業升級,把花都建設成為創業之城、創新之城。積極實施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計畫,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進一步完善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建設區科技綜合服務大廳和區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大力支持民眾性發明創造和開展科普活動,積極培養創新意識,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創新文化氛圍。支持海豚俱樂部和人才交流中心建設,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的評估、激勵、培訓和流動機制,壯大支持創新發展的人才隊伍。
(三)堅持富民優先,發展生產,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堅持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思想上重民、感情上親民、生活上安民、經濟上富民。全面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大力推進富民工程,廣辟農民增收渠道。堅持把促進經濟成長與提高民眾收入水平協調起來,著力營造適宜創業的寬鬆政策環境、服務環境和輿論環境,鼓勵全民勤勞創業,人人致富,大力扶持農村個體私營經濟,努力讓農村成為青年創業的新天地。支持農民進城打工或就地就業,促進農民從農業向二、三產業轉移就業。鼓勵各鎮、村從實際出發,揚長避短,依託本地資源和區位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加大對北部山區和經濟欠發達鎮的扶持力度,促進均衡發展。積極整合土地資源,按照合法有序的原則,搞活農村自留建設用地,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加快發展。圍繞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目標,繼續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培育扶持特色農業和農業龍頭企業,積極引導鼓勵農民發展專業合作組織,促進農業規模經營和向集約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全面提升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水平,確保農村經濟穩定增長。
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抓好農田標準化建設和水利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生產抵禦自然風險的能力。切實加強農村的規劃與整治,加快“兩規、三清、四有、五通、五改”工程建設。以解決好農村垃圾問題為重點,大力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實施農村環境衛生硬體建設,取消農村垃圾轉運費,積極推動創建衛生鎮、衛生村活動全面開展。加快各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每個鎮至少建一個垃圾壓縮站。落實村界和主要公路兩側的環境衛生管理責任,建立農村環境衛生與機關事業單位、駐區部隊掛鈎聯繫點制度和農村環境衛生評比制度,促進農村環境衛生面貌儘快改變,確保今年底全區一半以上行政村達到衛生村標準。
(四)以著力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快社會事業發展。
加大公共財政資金向與民生最密切相關的社會事業的傾斜力度。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擴大公共財政覆蓋範圍,認真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條件,把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民眾。
著力解決就業和再就業問題。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扶持就業再就業政策,建立和完善城鄉統一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強鎮(街)、村(居)二級勞動保障工作平台建設,健全勞動力市場信息網路。健全對困難民眾的就業援助制度,著力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全面實施“擴大與促進就業”工程,對所有下崗失業人員予以免費培訓。加強就業指導與培訓,鼓勵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著重實施好農村青年技能培訓工程和退役士兵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計畫。
切實做好社會保障工作,關心困難民眾生產生活。繼續大力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工作,加快建立適合農民工、農轉居人員和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開展農民工工傷保險業務,探索建立與我區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其它保障措施相配套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妥善解決好區公資系統下崗失業人員和華僑農場退休職工的醫療保障問題,探索建立城鎮居民醫療保障體系。落實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鞏固和完善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和分類救濟。積極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和慈善事業。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積極發展廉租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完成赤坭地陷受災家庭的回遷安居房建設,加快推進華僑農場危房改造工作,有步驟地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
大力加強醫療衛生服務。不斷完善醫療救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和衛生監督體系。加快中心鎮醫院建設,積極推進城區醫院對口幫扶鎮級衛生院工作。進一步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站建設,落實省提出的每個行政村建設一個衛生站、配備一名醫生的規定,抓好村衛生站危房改造,對村衛生站醫護人員給予適當補貼。今年將農村合作醫療人均籌資額增加到100元,進一步穩定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率,解決好農民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完善醫療服務信息公開制度,加強醫療機構管理,加強醫務人員的醫德醫風建設和業務技術教育培訓,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積極促進教育均衡協調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促進各級各類教育高水平、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做好撤併學校的後續鞏固工作,積極實施農村基礎教育“五項工程”,不斷改善農村中國小校辦學條件。著力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免費政策,繼續完善扶困助學機制,保障貧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權力,促進教育公平。落實好區委區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教育工作的意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和水平。今年增加8000萬元用於改善提高中國小教職工福利待遇,進一步調動和發揮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以創建省文化先進區為目標,加快廣州花都民俗博物館和洪秀全故居保護與展示擴建工程建設,健全和發展鎮村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服務,認真搞好文物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繼續抓好送戲下鄉工程、電影放映“2131”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實現和保障好民眾的基本文化權益。繼續開展廣場文化、企業文化、社區文化、鄉村文化和校園文化活動,豐富民眾文化生活,提升城鄉文化品位。對農村有線電視網路分批實施大規模升級改造,積極做好大規模推廣數位電視的前期工作。
大力推進體育等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大力發展民眾體育、競技體育及體育產業,加強民眾身邊體育場地尤其是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做好新體育館選址、規劃和立項等工作,加快創建體育強區步伐。堅持不懈抓好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提升服務質量,完善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加強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和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的綜合治理。全面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積極推進區青少年文化宮建設,依法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搞好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深入開展“雙擁”共建優撫安置工作,爭創省、市“雙擁模範(標兵)區”。繼續做好民族宗教、審計、統計、物價、外事、僑務、台務、氣象、編制、保密、檔案、地方志、老齡、殘疾人等工作。
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繼續開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和“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現代公民道德教育活動,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風尚。大力加強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網路建設,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弘揚新花都人精神,廣泛開展創建文明示範村、文明社區、文明行業和文明單位活動,著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五)加強城市建設與管理,全力創建現代化新城區。
繼續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繼續重點推進路橋的建設和綜合改造工程,完成天貴北路和赤坭巴江大橋建設,完成炭步大橋維修整治和新街隧道拓寬工程,完成迎賓大道西、紅棉大道、站前路、福寧路、商業大道等城區道路的改造,打通曙光路、百壽路等斷頭路,加快推進東風大橋建設,做好雲山大橋拆建和平步大橋設計等前期工作,啟動實施赤坭、炭步地區道路交通改造工程,積極推進迎賓大道延長線和三東大道東延線接駁機場北航站樓工程。積極研究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完成在建的新華污水處理廠首期10萬噸建設工程。加快推進電力電網規劃和設施建設。繼續完善口岸基礎設施,加快推進花都港擴建改造工程。積極配合搞好白雲國際機場二期建設,繼續抓好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聯邦快遞項目涉及河道改造工程、灌溉系統第一階段花都區改造工程。
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廣州市今年實現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目標,繼續深入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強化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重點解決城區廣告牌及交通秩序問題。加大對建築市場的整治力度,規範對鎮(街)、村、經濟社建設項目的質量和安全監督管理,嚴厲查處“兩違”建築。繼續加強城市建設管理區長專線工作,著力解決好一批民眾投訴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不斷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把好招商引資關,堅決杜絕污染項目的引進。加強餐飲油煙、建築工地揚塵和工業粉塵等污染控制,做好已關閉7家立窯水泥廠的善後工作和餘下4間立窯水泥廠的限期整治關閉工作,抓緊做好地下採礦場的關閉工作。加快花都區工業污染線上監控中心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排污行為。綜合整治區垃圾填埋場,推進各鎮污水處理廠規劃建設工作,繼續抓好泥石場整治與復綠。
(六)加強社會管理,營造有利於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
大力開展“平安花都”建設,創造平安祥和的生活環境。進一步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繼續保持對犯罪分子的高壓態勢,堅決把“兩搶”、“兩盜”案件降下來。加大對電力、通信等各種設施的保護力度,進一步抓好重點地區、重點場所的治安整治和規範管理,突出解決好民眾反映強烈的治安問題。完成建設基本覆蓋全區重點路面、重要部位、人流密集公共場所和社區的視頻監控系統,積極推進“六好”平安和諧社區建設,加強出租屋和流動人員管理,進一步做好群防群治工作,不斷增強人民民眾的安全感。
切實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維護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關心民眾生活,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不斷加強信訪工作,妥善解決民眾的合理訴求,及時將各種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各種群體性事件。加強企業工資發放情況的監督,依法處置惡意拖欠工資行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係和諧。
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機制,營造放心的健康安全環境。全面落實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責任制,繼續強化責任考核和安全生產監察執法,加強非公有制中小企業、建築施工、危化企業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專項整治和監督管理,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嚴肅查處傳銷、無證照生產經營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加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市場準入、安全信用體系的建設工作,切實保障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務水平。
進一步改善政府服務。推進政府管理理念、機制、方式的轉變,在履行好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職能的同時,更加注重履行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加強區政府投資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改善投資服務環境。加強政府與人民民眾的溝通和聯繫,落實各項利民政策和制度,暢通訴求表達渠道。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多做
一些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多辦一些為廣大人民民眾排憂解難的實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