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4年12月26日台北時間上午8時58分.在印度洋近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端海域發生了芮氏9.0級特大地震,數十分鐘後地震引發的海嘯席捲了南亞、東南亞十多個國家的沿海地區,奪走了20多萬人的生命,這是近百年來地球上最嚴重的世紀大災難之一。災難過後人們再次醒悟,一個行之有效的全球性、區域性的海嘯預警系統是多么重要。2004年南亞地震(一般簡稱印度洋海嘯或南亞海嘯)發生於2004年12月26日星期二時間0時58分55秒(雅加達,曼谷當地時間為星期日7),(香港時間上午8時58分55杪星期二8)。震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當地地震局測量為芮氏地震規模6.8,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量度到的強度則為芮氏規模8.5至8.7。其後香港天文台和美國全國地震情報中心分別修正強度為8.9和9.0,矩震級為9.0。最後確定為矩震級達到9.3,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穌受難日地震來最強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來規模第二大的地震,引發海嘯高達十餘米,波及範圍遠至波斯灣的阿曼,非洲東岸索馬里及模里西斯,留尼旺等國,地震及震後海嘯對東南亞及南亞地區造成巨大傷亡,在印度奪去約一萬人性命,斯里蘭卡四萬餘人遇難,而印尼的死傷人數分別為20萬人,3萬人之多。
地震特性
地震威力
當地地震局測量到的規模為6.8,但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量度規模8.6,其後美國全國地震情報中心修正規模為9.0,此差距可能導因於測量誤差。這是自1964年阿拉斯加耶穌受難日地震以來最強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來規模第二大的地震。歷史上最強的地震是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震級為地震矩規模9.5。
震源
位於3 ° 19'N 95 ° 51.24'英/ 3.317北緯95.854東經/ 3.317,95.854,蘇門答臘島西160千米,水下30千米深處。這裡是“太平洋地震帶”的地震頻發區域。地震本身(排除海嘯)傳遍到孟加拉,印度,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和泰國。科學家重新檢測2004年12月26日的南亞大地震,結果發現規模實為芮氏9.3級。這代表著地震強度為原先預估的2倍以上,成為史上第二大地震。周四出刊的英國“自然”周刊,科學家分析地震儀低頻率資料發現,地震規模實際為9.3。由於芮氏規模是以對數計算,9.3的規模為9.0的2.5倍。本次地震成為史上第二強震,僅次於1960年智利的9.5大地震。
此外,中國科技大學地震學家倪四道領導的團隊,也偵測發現,南亞大地震持續達500秒,智利大地震則只有340秒。科學研究報告指出,2004年南亞大地震,將海洋板塊由蘇門答臘往北切出長達1200千米的裂縫,是原先預估的2倍。
美國西北大學地理學家史坦因和歐卡爾表示,由於地震釋放出強大壓力,理論上,此區域在400年內都不會再出現相同震度的地震,或是海嘯。然而在印度洋南部,又是另一個故事。在2005年蘇門答臘地震和2007年蘇門答臘地震前,這群科學家即已精準的預測,此區域仍有發生大地震和海嘯的機率。
地震能量
9.0級地震釋放的能量超過了美國一個月所消耗能量的總和,或是伊莎貝爾颶風持續70日所釋放的能量。每單位的芮氏地震矩代表31.6層地層褶曲釋放的能量,相差兩級就相差1000倍以上。一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對於6盎司TNT炸藥; 9.0級地震大約相當於750顆美國最大的核彈(約2500萬噸)頭釋放的能量。藉由質能公式推算得知9級地震的能量相當於一○○○公斤(2200磅)物質內部的能量(相當於反物質中和),它足以為地球上的每個人煮沸10000升的水。儘管如此,釋放的能量對地球自轉仍然是影響甚微的,雖然沒有精確數據,但在理論模型上這次地震可能使地球上的一日縮短了3微秒。無論如何,因為月球的潮汐作用每年會使地球一日增長15章,所以這次地震對地球的自轉影響很快就可抵消。同樣的,這次地震也可能導致地軸“搖擺”2.5厘米(1英寸)。不管怎樣,原來就有的錢德勒搖擺有時可以達到15米。
依據一個廣泛採用的地震模型,蘇門答臘西南方的一些小島已經向西南移動了20米(66英尺)。蘇門答臘北部頂端位於緬甸平原(南邊是蘇門答臘平原)的地區可能也向西南方移動了36米(118英尺)。無論如何,其他的地震模型則認為移動是垂直方向的而非水平向的。
餘震和之後其他地震
安達曼島在稍後的幾小時裡報導了有在芮氏規模5.7至6.3的大量餘震發生。在尼科巴群島也有類似報告,其中有兩次餘震震級達到了芮氏7.3級。南極洲附近的麥覺理島(麥夸里島)附近的無人居住區在本次地震三天前發生了芮氏8.1的地震。
中國雲南楚雄和雙柏間也於2004年12月26日下午發生芮氏5.0的地震。
台北時間2005年1月1日14時25分,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西海域(北緯5.2度,東經92.3度)再次發生7.0級地震。震中距海岸約320千米,距印尼9.0地震震中約410千米。12月30日,印度尼西亞駐馬來西亞大使魯斯蒂哈多表示,印度洋海嘯的重災區,印尼亞齊省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40萬人。據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訊)報導,大使說,在很多受災地區,搜救人員迄今還沒有前往執行救援任務。他指出,印尼政府通過空中監測發現,米拉務(米拉),錫默盧島和塔帕土安等地不存在生命的跡象。印尼蘇門答臘島西海岸邊上的一些小島甚至被完全淹沒,已經消失了。
傷亡與損失
事發地點位於旅遊熱點附近,受災地區眾集了大量的本地居民和旅遊者加上正值聖誕節的旅遊旺季,很多旅客成了這次災難的受害者。地震引發巨大的海嘯席捲了印度洋沿岸地區,但在太平洋沿岸,只看到海平面的輕微起伏。 最新數字顯示,此次地震和海嘯已導致超過29.2萬人罹難(已證實),當中三分一是兒童。不過由於受災地方的衛生水平有限,估計證實死亡人數還會上升,尤其是兒童的死亡數字,因為他們對可能發生的疫症的抵抗力較低。另外,海嘯把很多在海邊工作的當地人和在沙灘享受假期的旅客卷到海底,因此這次地震導致不少人失蹤。
海嘯通常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的海岸,因此瀕臨太平洋的國家(地區)的政府都建立了有效的海嘯預警系統,且為當地人民所熟知。而印度尼西亞群島的中部和東部今年都曾遭遇海嘯,如在弗洛勒斯島(弗洛雷斯,1992年12月12日),爪哇(1993年6月3日)和蘇拉威西島(蘇拉威西,2000年5月3日)等地的地震後所引起的海嘯。蘇門答臘島海岸乃至整個印度洋海岸上次遭遇海嘯是在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喀拉喀托火山)爆發所導致的海嘯。因此,此次地震和海嘯所導致重大傷亡,是由於當地人過百年沒遇過海嘯,因此對海嘯缺乏認識,更不用說從各種先兆預知海嘯將近。亦由於此,印度洋沿岸各國(地區)並不重視海嘯的威脅,沒有建立有效的海嘯預警系統。
此次海嘯的波及範圍達到6個時區之廣,僅次於1960年智利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嘯。肯亞,索馬里(東三區),模里西斯,法屬留尼旺,塞席爾(東四區),馬爾地夫(東五區),印度(印度半時區),孟加拉國,斯里蘭卡(東六區),緬甸,澳屬科科斯(基靈)群島(緬甸半時區),印度尼西亞(西部),泰國(東七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遭遇了海嘯的衝擊,導致不同程度的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
重建
2006年10月8日南亞大地震周年祭時,時任巴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呼籲災民保持耐心,承諾政府正採取行動改善災民生活。穆沙拉夫下令有關部門對重建工作中的腐敗現象展開調查,宣布免除災民的住房稅和農業稅。在2009年前完成災區重建計畫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