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對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發表的大量的電影批評和論著進行研究,分析了90年代中國電影批評的話語形態特點,並對這十幾年中的電影民族化研究、電影商業化研究等熱點問題進行梳理,勾勒出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電影批評的大致輪廓。
作者簡介
沈小風,青年評論家,200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與傳播系教師,主要從事影視理論與批評研究、影視與青少年研究,在《中國電視》、 《中國教育報》等學術期刊和報紙上發表研究、評論數十萬字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 “90年代電影批評”的內涵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多元抑或危機:90年代後現代主義電影批評
第一節 後現代主義理論綜述
第二節 80年代的電影批評與後現代主義
第三節 9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電影批評
第二章 構建民族電影理論
第一節 90年代電影史研究中的微妙變化
第二節 構建民族電影理論形態
第三章 改寫經典電影美學
第一節 從庫布里克到卡梅倫——數位技術給世界電影帶來的變化
第二節 質疑經典電影美學
第三節 重構電影美學
第四章 從娛樂片到產業化——90年代的電影商業性批評
第一節 80年代的電影娛樂化探討
第二節 90年代的電影商業性批評
第三節 新世紀的電影商業性批評
第五章 代際之分——以第六代為對象的電影批評
第一節 命名之爭
第二節 題材、主題和敘事
跗一:超越代際之分——新時期中國導演分代現象研究
一、新時期導演身份角色的變遷
二、代際更迭與行動策略
三、新導演、新策略
附二:《三峽好人》:賈樟柯電影的變與不變
一、大時代的小故事
二、敘事結構的斷裂
三、視聽風格
附三:《圖雅的婚事》:回歸現實的另一種可能
一、女性形象回歸生活本身
二、民族特色:真實的呈現
結 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