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北京全運會

1979年北京全運會

1979年北京全運會,舉辦的北京第四屆全運會,正值十一屆三中全會剛剛結束,國家開革開放的初始,中國重返奧林匹克大家庭的好時機。同時又適逢三十周年國慶,因此這屆全運會的召開意義重大。

簡介

1979年北京全運會1979年北京全運會
1979年9月15至30日,第四屆全國運動會北京舉行。比賽項目成年組設34個大項,少年組設田徑足球兩項。田徑、體操和部分球類等共16項,先期在各地預賽或結合全國比賽進行預選,而後進京決賽。游泳、舉重等5項採用規定成績標準,並結合限制報名人數的辦法直接進京決賽。參賽的有全國各省(包括台灣省)、市、自治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共31個單位,運動員15189人,其中進京參加21個大項決賽的運動員為3824人,另有全國各地評選的體育先進集體代表和先進工作者338人應邀與會。

會徽

1979年北京全運會第四屆全運會會徽
1979年舉辦第四屆全運會時,正值撥亂反正改革開放,會徽是由跑道和火炬組成,以火炬為主要標誌,象徵著繼往開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從這一屆開始,雖然還保留大量會徽紀念章內部贈送,但第一次向市場發售了少量的會徽紀念章,負責製作紀念章的北京證章廠也特意做了多款紀念章。第一次走向市場的嘗試讓北京證章廠還著實賺了不少錢,全運會後,該廠建起了小樓。

籌備委員會

1979年北京全運會1979年北京全運會

組織委員會機構設定: 辦公室、競賽部、宣傳部、群體工作部、行政部、團體操部、警衛部、外賓接待部

成立時間:1978年6月2日 名單:主任:黃中 委員:黃中、徐才、陳先、李文耀、李鳳樓、李凱亭、靳其祥、劉俊臣、曹思慧、王甲之、王汝英、陳鎮華、趙慶奎、秦篤訓、申恩祿、谷丙夫、葉樹騮、王雲從、曾憲越、姜玉傑、儲家驥

組織委員會 成立時間:1979年7月16日 名單:主任:陳錫聯
副主任:王猛、榮高棠、鍾師統 秘書長:榮高棠(兼)副秘書長:黃中、韓復東、高富有、陳忠義、袁晉修、魏明、張聯華、徐才、張之槐

委員(按姓氏筆劃為序):於步血、馬萬里、馬繼孔、王平、王凌、王鐸、王文章、王達成、王崇倫、王耀東、尹、尹忠尉、巴岱、白樺、白介夫、左漠野、孫作賓、喬加欽任泉生莊彝尊劉亞南、劉建章、劉海泉、劉雪初、劉敬之、許道琦、杜前、李達、李荒、李琦、李青川、李劍白、李海峰、李庶民、李夢華、楊愷、楊康華、楊植霖、宋中、張之槐、張匯蘭、張玉芹、張青季、張樹德、張格心、張海棠、張聯華、陳先、陳玉娘、陳培民、林麗韞、周巍峙、鄭思遠、胡開明、榮高棠、宮維楨、徐才、徐其海、徐寅生、徐雷健高文禮、郭維城、夏翔、崔月犁、黃中、黃健、商景才、梁焯輝、韓復東、傅鍾、傅蘊、謝鑫鶴、路金棟、潘多、魏明

各省、市、自治區代表團團長名單:  北京:毛聯珏;上海:趙行志;天津:白樺;河北:尹;山西:王文章;內蒙古:孔飛;遼寧:王聘;吉林:莊彝尊;黑龍江:李劍白;陝西:孫作賓;甘肅:楊植霖;寧夏:李庶民;青海:馬萬里;新疆:巴岱; 山東:徐雷健;江蘇:宮維楨;浙江:商景才;安徽:胡開明;江西:馬繼孔;福建:張格心;台灣:陳木森;河南:張樹德;湖北:許道琦;湖南:劉亞南;廣東:楊康華;廣西:徐其海;四川:劉海泉;貴州:張玉芹;雲南:陳方;西藏:喬加欽; 解放軍:韓復東

開閉幕式

1979年北京全運會第四屆全運會開幕式

國家體委主任、第四屆全運會組委會副主任王猛同志致開幕詞,華國鋒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王震、韋國清、烏蘭夫、方毅、鄧穎超、紀登奎、吳德、余秋里、張廷發、陳永貴、陳錫聯、胡耀邦、耿飈、聶榮臻、徐向前、陳慕華、賽福鼎、彭真、譚震林、阿沛.阿旺晉美、周建人、許德珩、胡厥文、朱蘊山、史良、谷牧、康世恩、薄一波、姚依林、粟裕、宋任窮、康克清、季方、王首道、楊靜仁、胡子昂、榮毅仁、劉瀾濤、陸定一、胡愈之、王崑崙、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徐向前致閉幕詞,出席閉幕式的有: 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 。

比賽項

1979年北京全運會1979年北京全運會

足球、籃球、排球、桌球、羽毛球、網球、手球、棒球、女子壘球、田徑、體操、技巧、舉重、游泳、跳水、水球、划船(賽艇、皮艇、划艇)、武術、射箭、棋類(中國象棋、圍棋、西洋棋)、擊劍、腳踏車(公路、賽場)、摔跤(中國式、自由式、古典式)、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球、滑雪、射擊、機車、跳傘、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摩托艇和潛水共34項。團體操做為表演項目。

比賽成績

1979年北京全運會獎牌分布
包括台灣省在內的31個代表團的15189名運動員參加了第四屆全運會的比賽。
第四屆全運會設金牌469枚;銀牌471枚;銅牌469枚.第四屆全運會共有5人5次破5項世界紀錄,2人3次破3項青年世界紀錄,3人3次平3項世界紀錄,12人24次破 8項亞洲紀錄,36個隊204人376次破102項全國紀錄,2隊6人10次破5項全國少年紀錄。
前十名依次為:解放軍、北京、廣東、黑龍江、上海、吉林、遼寧、山西、山東、江蘇。各省、市、自治區和解放軍等單位評選出的338名全國體育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的代表,參加了本屆運動會。
大會向在第四屆全運會期間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1979年以來在國際比賽中獲得世界冠軍的運動員和有重大貢獻的教練員共51人,頒發了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

比賽意義

1979年北京全運會1979年北京全運會
文化大革命後的第一個全運會。國家正開始走上發展之路,改革開放由此拉開大幕,“實現四個現代化”開始成為人們關注的目標。
此時的綠茵場上,明快的色彩渲染出蓬勃的生機。這屆運動會是在中國人民向四個現代化進軍的時候舉行的。運動員們高舉革命火炬,開展革命競賽,象徵著我們九億人民,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決心進行新的長征。體育是造福人民、強盛國家、振奮民族精神的大事。
中國的黨和政府,從來都十分重視體育工作。各省、市、自治區和解放軍,一定要十分重視體育工作,加強對體育工作的領導。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要特別加強體育鍛鍊,德智體全面發展,做到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在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偉大事業中貢獻自己的青春!

紀念郵票

1979年北京全運會1979年北京全運會

第四屆全運會於1979年9月15日在北京舉行,原郵電部發行J43郵票4枚和小型張1枚,4枚郵票面值均為8分,以四方連形式印刷,這套郵票採用扁長形票幅,每枚表現四個項目,第一枚為會徽、跑步、排球、舉重,第二枚為足球、羽毛球、跳高、滑冰,第三枚為擊劍、滑雪、體操、跳水,第四枚為機車、桌球、籃球、射箭,小型張郵票圖案為會徽,框線以12項體育運動的器材為圖案四周排列,這套郵票是表現運動項目最多的全運會郵票,發行量1500萬套。小型張面值2元,發行量20萬枚。此小型張規格為57×62毫米,是新中國小型張中面積最小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