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型45mm反坦克炮

1937年型45mm反坦克炮

在1930(1-K)反坦克炮製造的同時,蘇聯從本國設計坦克經驗中發現37毫米的穿甲力無法有效應付現有坦克,更無法有效面對日後的反坦克任務;因此蘇聯以1930年型的炮架換裝45毫米反坦克炮,45毫米炮除了增加口徑外,炮栓款式也從側開的水平滑楔式改為垂直滑楔式,雖然同樣是滑楔式炮栓,垂直式可以利用重力位能鎖閉,節省炮手體力消耗。最早的原型仍然沿用木質輪圈,使得最快拖曳速度只能維持在10-15公裡間,在1934年設計小組將gaz汽車的輪胎轉用在炮架上,雖然重量略增加到425公斤,但是反坦克炮可以使用汽車拖曳,在反坦克部隊建置上蘇聯可說是最早完成摩托化的軍隊;這項改版在1936年1月至4月間測試,新炮通過了300公里的拖曳測試;同年11月7日,蘇聯勞動國防委員會決定將GAZ-A汽車的輪胎用於45毫米反坦克炮上,並在1937年投產。 研發與生產工作同樣為第八火炮工廠之任務,由於有了1-K的生產以及失敗經驗,相關研發於1931年底即結束,量產於1932年開始進行,而後大量配發於第一線部隊成為第一代蘇聯反坦克炮 。 除了拖曳式以外,蘇聯也將這款火炮裝備在當時新服役的BT系列坦克以及T-26坦克上,坦克炮型稱為(20-K),基本數據與拖曳式相同,蘇聯在此裝備大量服役之後於1937年推出加強版53-K,45毫米款式反坦克炮並成蘇德戰爭時蘇聯部隊第一線團級後膛支援火炮,面對德軍的三號與四號坦克僅能在300米距離才能有效貫穿,嚴格來說無法滿足前線要求,但是面對輕裝甲車輛與步兵單位時仍十分有效。

基本信息

規格

1932年型45毫米(19-K)反坦克炮
類型反坦克炮
原產國蘇聯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32 - 1960
用戶蘇聯
中華民國
芬蘭
參與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日戰爭
生產歷史
研發者蘇聯第八火炮工廠
研發日期1931 - 1932
生產商蘇聯第八火炮工廠
生產日期1932 - 1937
製造數量8000門以上
基本規格
總重669公斤(拖運)
425公斤(放列)
全長4.11米
槍管長度1.97米(43.8倍徑)
寬度1.37米
全高1.25米
炮彈穿甲彈、榴彈、霰彈
口徑45x310毫米
后座緩衝系統液體彈簧后座系統,后座長度78厘米
最大射擊仰角+25 / -08 度
最大迴旋角度60度
發射速率7 - 12發/每分鐘
槍口初速360 m/s(榴彈)
757 m/s(穿甲彈)
最大射程4500米
裝藥量榴彈2.91公斤、穿甲彈2.45公斤

歷史

在M1930型37mm炮定型不久後,蘇軍方立即指示第8號工廠針對增加威力和便於量產對其進行改進。該炮保留有M1930型的炮架和防盾,換裝了45毫米口徑炮管以及簡易瞄準裝置,外觀上非常接近德國Pak 36型。1932年3月,該炮通過了測試並被定型為M1932型。

M1932型剛交付部隊,就暴露出許多問題。比如為節約成本而採用的木質炮輪的道路通過性差,加上輪軸沒有懸掛裝置,牽引行駛時速度較低;改動瞄準裝置後移動的擊發裝置位置不合理,不便於炮手開炮閉鎖機構未能實現半自動,射速較低。

1936年起,第8號工廠針對炮兵部隊反映的情況開始對其進行改進。主要是改用了金屬質炮輪並在輪軸問加裝懸掛裝置,由此使火炮整體寬度增至24厘米並將擊發裝置移至高低機邊;炮閂改為直立楔式,能夠實現半自動閉鎖,射速顯著提高。此外,水平迴轉機等其他部件也得到相應改善。

1937年,改進後的樣炮被定型為M1937型,並投入量產。次年,為解決維護和後勤供給問題,M1937型的某些配件被更換,改稱M1938型。但實際在蘇軍的裝備記錄中,仍將其當作M1937型。

蘇芬戰爭中,蘇軍投入大批M1937型。由於芬軍坦克數量極少,該炮主要被用於支援步兵作戰,拿來摧毀工事和碉堡。大約有125門該炮被芬軍繳獲並使用,擊毀了不少蘇軍輕型坦克。

1932年型(19-K)45毫米反坦克炮(俄文:45-мм 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ая пушка образца 1932 года (19-К))為蘇聯製造的反坦克炮。

使用彈種

彈種
彈藥種類型號重量(公斤)彈頭重量(克)炮口初速(米/秒)射程(米)
榴彈
榴彈UO-2402.9121403604100
穿甲彈
披帽穿甲彈UBR-243SP2.451430757
鋼芯穿甲彈UBR-243P1.84850
榴霰彈
霰彈USh-2432.36
穿甲能力
UBR-243SP披帽穿甲彈
距離(米)裝甲板傾斜角30度,穿甲單位毫米裝甲板傾斜角0度,穿甲單位毫米
1004351
5003643
10003138
15002835
此數據為蘇聯裝甲測試結果(滲碳量75%),與西方國家反坦克炮貫穿力有異,無法與西方戰防炮數據並列相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