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T34的研發者是曾設計出T29輪履兩用坦克的米哈伊爾·伊里奇·科什金。1937年,他被指派研發新的輪履兩用中型戰車,設計代號A-20。A-29於該年1月設計完成。A-20可以說是集BT-1至BT-7之大成,並可視為T-34的前身,重18噸。裝備45毫米口徑主炮炮塔由25毫米厚的傾斜裝甲構成因此有“防彈戰車”的稱號。後期型改用76.2毫米主炮,改名A-30。
由於陸軍很少將BT戰車使用輪型模式,同時這種設計會增加本身複雜程度和重量,科什金建議發展純履帶式車型,設計編號A-32(即T-32中型坦克)。1939年初,A-20和A-32在卡爾可夫製造完成。此後,T-32加強了火力和防護,並進一步簡化了生產工序。形成了·T-34中型坦克。
初期的T-34/57坦克剛剛生產出來便投入莫斯科保衛戰,因其強大的反坦克火力,很快獲得了“坦克獵手”的稱號。而影響T-34/57使用的最大因素是彈藥不足問題,使這種威力強大的坦克無法正常作戰。當時蘇軍缺乏無線電設備(一般車輛都沒有配備電台,指揮車才有)也使T -34/57的作戰效能無法完全發揮。另外,部分火炮的生產質量問題也令部隊頭痛不已。
1943年重新開始生產的T-34/57 Model 1943的裝備情況不詳,但由於生產批量小,也分散裝備了一些獨立的部隊或分隊,加強某些方向上對德軍重型坦克的作戰能力。T-34/57 Model 1943第一次投入戰場是在1943年8月,沒能趕上一個 月前進行的庫爾斯克大會戰。T-34/57坦克,在新的T-34/85坦克出現後停產 。
技術特點
該車採用了57毫米口徑*73倍徑的ZIS-4反坦克炮,該炮使用3.14公斤重的BR-271穿甲彈,出口初速高達1000米每秒。可在1000米的距離上穿透90毫米厚的垂直裝甲,1500米的距離上仍可穿透75毫米厚的垂直裝甲。火力按1942年的標準看可謂是無人能敵。單純從技術角度上講T34-57十分成功,重量、尺寸、速度、防護方面與T34-76火力卻大大提高。但由於結構複雜,成本、故障率直線上升。過長的炮管還導致該車重心不穩,極易翻車。而蘇軍更看重武器的性價比。該車於1941年11月第一次停產。1943年因庫爾斯克會戰恢復少量生產。 一切注定T34-57最終只會被拋棄。1944年,該車停產。
總體評價
該車雖然火力出重,但造價高昂、結構複雜、故障率高。注定了它不會成為一種優秀的武器裝備被大量裝備。只能成為被拋棄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