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8月16日


1912年8月14日,武昌起義領導人之一張振武在德昌飯店宴請同盟會和共和黨要人,希望“消除黨見,共維大局”。15日夜,為調和南北感情,他在六國飯店宴請北洋將領薑桂題、段芝貴。10時,酒闌人散,張振武與馮嗣鴻時功玖分乘三輛馬車回旅杜,途經正陽門時,潛伏的軍警突起攔截,將張振武捆綁起來,押解西單牌樓玉皇閣京畿軍政執法處。16日凌晨1時,張振武在執法處被綁於木樁上,身中6槍斃命。臨刑前,他怒說:“不料共和國如此黑暗!”
張振武是武昌起義的著名功臣,後出掌湖北軍政府軍務部,與黎元洪發生矛盾,黎將其解職。此次袁世凱電請張振武進京商議國事。黎元洪贈張路費4000元。
張被捕後,同行的時功玖趕緊與共和黨民社派聯絡。16日凌晨3時,他和孫武等匆匆趕到軍政執法處進行營救。陸建章告訴他們已經行刑,並出示袁世凱捕殺張振武的軍令。該令根據黎元洪密電,由陸軍總長段祺瑞副署。孫武震驚無言,劉成禺愕然說:“我不知竟死得這樣快!”
8月18日,張伯烈領銜向參議院提出了《質問政府槍殺武昌起義首領張振武案》,控袁、黎“口銜刑憲,意為生殺”。翌日,參議院破例討論質問案,劉成禺憤言道:“觀政府殺人之手續,直等於強盜之行為。以冠冕堂皇之民國,而有此以強盜行為戕殺人民之政府,違背約法,破壞共和,吾人亦何不幸而睹此!且推此義也,則凡民國起義之功首,造成共和之巨子,皆可一一捕殺之,任憑其為帝為王矣!”會場氣氛悲憤異常。在連續3天的參議院會上,共和黨、同盟會議員以從未有過的一致態度,共同譴責袁世凱和黎元洪。
21日下午,袁世凱請民社派參議員時功玖、張伯烈、劉成禺等到總統府面談。袁說:“黎副總統來電,指陳一切,非常厲害,仿佛不即殺之,必足以發生大亂,妨害治安者。故不得已,用快刀斷繩辦法。其所行種種不法事項,多在湖北,諸君均屬鄂人,如不治之,亂將如何?”眾人難對。袁又致歉說:“此間知法律者甚少,殺之之手續亦不完全耳。”民社派因此諒袁。
8月28日,張伯烈、劉成禺、時功玖、鄭萬瞻等8人將《彈劾國務總理、陸軍總長案》提交參議院,指責陸徵祥、段祺瑞“輔佐乖謬”,使總統違法,要求袁世凱免他們的職。同時,劉星楠還提出《提議咨請政府查辦參謀總長黎元洪違法案》,指責黎“為破壞約法,背叛民國之元惡大憝”,要求政府查辦。然而兩案因不足法定人數不能開議,張振武案就此不了了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