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1895-早期現代化的嘗試-中國近代通史-第三卷

內容介紹

《中國近代通史(第3卷):早期現代化的嘗試(1865-1895)》內容簡介:洋務運動時期可以說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最早嘗試階段。在洋務運動中,中國開始出現了一些現代性因素:在軍事方面,引進和生產新式軍火裝備,開展了新式軍事訓練,建立了新式海軍;在外交方面,開始建立新式的外交制度,派遣駐外公使和領事;在經濟方面,開始創辦包括航運、保險、採礦、通信、紡織、造船、冶煉等行業的新式工廠和企業,並採用了官商合作的“官督商辦”制度和股份制形式;在科學技術方面,開展了一些學習外國先進科技文化的教育和傳播活動,培養了一批新型的科技人才,翻譯出版了一些西方的科技書籍;在爭取民族獨立方面,開展了一定程度的抵抗外國侵略的軍事和外交較量;在政治改革方面,出現了一些早期的維新(改良)思想家,提出了諸如民族主義、民主主義的思想和主張。
從中國早期現代化的三大主體內容來看,洋務運動時期的嘗試主要表現為包括軍事工業在內的工業化方面,其他兩個方面或顯得軟弱無力,或處於思想萌芽階段,無所建樹。因此,洋務運動時期的早期現代化嘗試,主要是早期工業化的嘗試,或稱為早期工業化的開端,而且是一種缺乏前提條件的工業化嘗試,是一種局部的、初步的和畸形的早期現代化嘗試。
洋務運動以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束而告終。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則證明洋務運動的“自強”目的不僅沒有實現,甚至使中國更加貧弱,更加遭到列強的侵略和掠奪。
洋務運動對中國早期現代化具有一定的積累和教訓意義的。洋務運動中所創造和產生的一些現代性因素,為後來的歷史繼承和發展。洋務運動的破產,使先進的中國人認識到,不改變中國的封建制度,不取得民族的獨立,單純靠引進外國先進科學技術,要想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的現代化國家是不可能的。此後,中國進入了以變革政治制度和爭取民族獨立為主流的早期現代化的新時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