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號飛彈驅逐艦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114艦在當時實際上是帶有試驗性質的驅逐艦,16單元垂直發射的“K型”防空飛彈是該艦的核心裝備,是我國首次試驗艦載垂髮區域防空飛彈。

114艦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她的失敗完全是因為決策上犯了低級錯誤,是無法拿缺乏經驗來搪塞的,是地地道道的“家醜”,正因如此,114艦極少為人所知,只有《兵器》2000年第2期有一篇文章涉及,所配唯一一張照片還作了處理,將114編號抹掉。

相關內容:

 該型飛彈是由陸基傾斜發射的中程飛彈改進而來,技術指標較毛子“現代”艦上的SA-N-7並無多少優勢。雖然冷射裝置可靠性較好,但飛彈一直無法適應垂直發射,屢試屢敗,遲遲不能定型,此時現代137號艦已經到貨,經過對比權衡,海軍決定放棄,轉而支持繼續採購現代系列以及裝備垂直冷射HHQ-9系統的052C 的失敗是必然的:
1.系統的相控陣雷達制導比較先進,但其飛彈性能不夠理想,其射程,射高等指標較毛子“現代”艦上的SA-N-7並無多少優勢,而低空反導性能遠遠不如,所以不得不保留HHQ-7擔任低空反導的重任,可見其整體效能之低下;區區16單元的“垂髮區域防空飛彈”真是少得可憐,基本上沒有抗飽和攻擊能力;
2.該型飛彈是由陸基傾斜發射的“K型”中程飛彈改進而來,改為垂直發射問題較多,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導致系統的可靠性極差,屢試屢敗;
3.051C是一型先進成熟的好艦,但直接用於試驗我國首部自主研發的相控陣制導、垂直冷射區域防空飛彈極不科學、合理,因為她同時保留HHQ-7擔任低空反導,明顯希望她同時又是一型能擔負作戰任務的在役區域防空驅逐艦,而沒有考慮到試驗的技術風險和經濟性,不考慮一旦失敗會導致什麼後果。好在114失敗後海軍和研製單位正確總結了教訓,專門設計和建造了一批專用試驗艦,如970艦,新研製的系統必須先在試驗艦成熟過關才能上戰鬥艦,從此避免了新系統上戰鬥艦的技術風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