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年

1124年

1124年是農曆甲辰年(龍年);遼保大四年;北宋宣和六年;西夏元德六年;金天會二年;西遼延慶元年;越南天符睿武五年;日本保全五年,天治元年。

大事記

(圖)亞歷山大一世亞歷山大一世

4月27日——大衛一世刺殺亞歷山大一世,成為蘇格蘭國王
遼國金國在中京決戰,遼敗。
耶律大石稱王,率部西遷,建立西遼。 1124年,耶律大石到達可敦城,在這裡他召集了契丹十八個部落的首領集會,號召重建遼朝,受到各部的支持。他在這裡創立了簡單的政府,並建立根據地進行休養。1130年拔師西進,途中受到了回鶻王的接待和效忠。1132年到達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稱帝,並稱“菊兒汗(古兒汗 意思是世界的汗,似可譯為‘共汗’)”。西遼帝國正式成立。比他早來臨中亞的契丹人有一萬六千帳。
金國在上京建立首都。
雷定二世被推舉為敵對教皇。敵對教皇或稱對立教宗、偽教宗、反教皇,指由具爭議的教宗選舉而得到可以成為教宗的名譽之人。由於天主教樞機團自歐洲中世紀開始負責選舉教宗,這些對立教宗通常與已被樞機團選出的人對立。一些來自較少的教會而自稱教宗之領導也可以稱為對立教宗。
完顏斜也被封為金朝皇太弟。女真貴族,金世祖完顏劾里缽第五子,也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和金太宗完顏吳乞買之同母弟弟。斜也一生追隨其父兄活躍於抗遼的戰場上,在鬥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為女真族民族解放事業和金朝社會的發展建立了卓越功勳,是女真族一位傑出的軍事將領。同時,作為輔政大臣,曾協助金太宗進行官制改革,加快了女真族封建化進程,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女真族政治家。
正月——西夏崇宗表示降金,金割陰山以南、吐祿泊以西地面給夏。
三月——夏向金稱臣。金為拉攏西夏聯合攻宋,把原來許歸宋朝的山後諸州(當今山西河北兩省內外長城之間地區),割讓給夏為誘餌,於是夏向金稱臣(1124),派兵攻打武(山西五寨)、朔(山西朔縣)二州,陷朔州,又進攻豐、麟二州。
12月21日——霍諾留斯二世當選為教宗。教宗何諾二世(?-1130年2月13日),原名Lamberto da Fiagnano detto Scannabecchi,於1124年2月21日至1130年2月13日在位。

出生

西夏仁宗李仁孝(1124年-1193年),夏崇宗長子,母為漢人,不知名;於1139年即位,時年十六歲。在位期間結好金
(圖)李仁孝李仁孝
國,以穩定外部環境;重用文化程度較高的党項和漢族大臣主持國政;設立各級學校,以推廣教育;實行科舉,以選拔人才;尊崇儒學,大修孔廟及尊奉孔子為文宣帝;建立翰林學士院,編纂歷朝實錄;重視禮樂,修樂書《新律》;天盛年間,頒行法典《天盛年改新定律令》;尊尚佛教,供奉西藏喇嘛教僧人為國師,並刻印佛經多種。乾祐元年(1170年),得金之助,處死權相任得敬,粉碎其分國陰謀。仁孝能專心料理國家內政。各汗國羨慕西夏之強盛,紛紛朝貢。文化臻於鼎盛,為党項文化寫下光輝燦爛的一頁。1193年崩,年七十,謚聖德皇帝,廟號仁宗。

逝世

4月23日——亞歷山大一世蘇格蘭國王(約出生於1078年)亞歷山大一世(蘇格蘭蓋爾語:Alaxandair mac Maíl Coluim,意為馬爾科姆之子亞歷山大;(約1078年-1124年4月23日)蘇格蘭國王(1107年—1124年在位)。馬爾科姆三世的第四子,在兄長埃德加國王去世後繼承王位。他由於對蘇格蘭北部的一次起義的無情鎮壓,而得到外號“猛烈的”。亞歷山大一世致力於蘇格蘭教會的獨立和本地化。他建立了一些新的主教轄區,並在珀思郡(蘇格蘭原郡名)和英奇科姆修建了修道院。
12月13日——卡利克斯特二世,教宗(出生年月不明)原名Guido of Vienne,1119年2月2日至1124年12月13日在位。
金徽宗(?-1124年)漢名完顏宗峻,女真名繩果,是金太祖嫡長子、金熙宗生父。 在取中京和救西京的戰爭中受傷,後在天會二年七月死去。金熙宗即位後,追上諡號為景宣皇帝,廟號為徽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