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通過這台計算機的研製,創造了我國自主開發的條件。 培養出從研究設計、生產製造、系統調試到技術保證的配套隊伍。北京有線電廠生產了7台,定名為DJS-2型計算機。
研製歷史
1956年,夏培肅完成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運算器和控制器的設計工作,同時編寫了中國第一本電子計算機原理講義。
195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台模擬式電子計算機。
1958年,中國第一台計算機--103型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運行速度每秒1500次。
1959年,中國研製成功104型電子計算機,運算速度每秒1萬次。
1960年,中國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107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3年,中國第一台大型電晶體電子計算機--109機研製成功。
1964年,441B全電晶體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5年,中國第一台百萬次積體電路計算機"DJS-Ⅱ"型作業系統編制完成。
1967年,新型電晶體大型通用數字計算機誕生。
1969年,北京大學承接研製百萬次積體電路數字電子計算機 --150機。
1970年,中國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式分時作業系統和標準彙編語言的計算機--441B-Ⅲ型全電晶體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2年,每秒運算11萬次的大型積體電路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3年,中國第一台百萬次積體電路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個機型先後研製成功。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機研製成功。
1977年,中國第一台微型計算機DJS-050機研製成功。
1977年4月,清華大學、安徽無線電廠和電子部6所組成聯合設計組,研製成功DJS-050微型計算機。這是國內最早研製生產的8位微型計算機。清華大學負責15種40片一整套中小規模積體電路的研製。其他兩個單位負責外設與整機研製。該機字長8位,基本指令76條,直接定址範圍64K位元組,最短指令執行時間2μs(微秒)。該機與Intel公司8080系列微型計算機完全兼容,也是國內使用較多的機型。
1979年,中國研製成功每秒運算500萬次的積體電路計算機--HDS-9,王選用中國第一台雷射照排機排出樣書。
1981年,中國研製成功的260機平均運算速度達到每秒100萬次。
1983年,"銀河Ⅰ號"巨型計算機研製成功,運算速度達每秒1億次。
1984年,聯想集團的前身--新技術發展公司成立,中國出現第一次微機熱。
1985年,華光Ⅱ型漢字雷射照排系統投入生產性使用。
1986年,中華學習機投入生產。
1987年,第一台國產的286微機--長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台國產386微機--長城386推出,中國發現首例計算機病毒。
1990年,中國首台高智慧型計算機--EST/IS4260智慧型工作站誕生,長城486計算機問世。
1991年,新華社、科技日報、經濟日報正式啟用漢字雷射照排系統。
1992年,中國最大的漢字字元集--6萬電腦漢字字型檔正式建立。
1993年,中國第一台10億次巨型銀河計算機Ⅱ型通過鑑定。
1994年,銀河計算機Ⅱ型在國家氣象局投入正式運行,用於天氣中期預報。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機通過鑑定,其峰值可達每秒25億次。
1996年,國產聯想電腦在國內微機市場銷售量第一。
1997年,銀河-Ⅲ並行巨型計算機研製成功。
1998年,中國微機銷量達408萬台,國產占有率高達71.9%。
1999年,銀河四代巨型機研製成功。
2000年,我國自行研製成功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其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研製高性能計算機能力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