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是一家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科學專業出版社,由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實行總社架構(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音像出版社、教育科學電子出版社等)的管理模式。

基本信息

出版社簡介

自1980年成立以來,教育科學出版社始終堅持“為教育決策服務、為教育改革和發展服務、為教育科研服務、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的辦社宗旨和“弘揚教育學術,繁榮教育研究;傳播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促進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出版理念,年出版圖書千餘種,重印率達到70%以上,出版物品種主要包括教育理論圖書、教師教育用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用書、中國小教材、幼兒教育用書和旨在全面提高中國小學生素質的助學讀物以及相關的電子音像產品等。

《外國教育史》 《外國教育史》

出版社發展

近年來,教育科學出版社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進一步加強了與國內外相關組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了一支由眾多知名學者組成的穩定的作者隊伍,出版了一系列具有唯一性和權威性的教育理論品牌圖書和各級各類教育精品教材,得到了學術界和全國教育工作者的廣泛認可與充分肯定,在歷屆國家圖書獎評比中多次獲獎。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物品牌與特色的形成,為推動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提高教育科研人員和實踐工作者的理論素養及實踐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教育科學出版社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民所有制單位,實行社長負責制,社長為法人代表,社長全面負責我社的日常工作、生產經營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社內實行企業化管理,是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濟實體。在內部管理上,設立社務委員會,主任由社長擔任,委員會由社級領導組成。社務委員會負責對三社的發展方向、戰略規劃及重大問題進行決策。

地理位置

教育科學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

機構設定

教育科學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

出版理念

弘揚教育學術,繁榮教育研究,傳播國內先進教育理念,促進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

發展歷史

出版社歷任領導 出版社歷任領導

一、總有一種紀念讓我們無法忘卻,總有一種責任需要我們勇敢擔當。1980年,教育科學出版社懷著希望與夢想起步,走上了一條艱辛的創業之路,濃郁書香,累累碩果,見證著教育科學出版社曲折而光榮的發展史。優秀的教科人以不懈的努力踐履著辦社宗旨,以無悔的辛勞回應著出版人的使命,以創新的行動勾畫著教育出版的瑰麗藍圖。

在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一瞬,然而對教育科學出版社來說,它濃縮了教科人的奮鬥歷史,凝聚著教科人的心血和祈願,因而具有了永恆的意義。25年,留下的不僅僅是榮耀與成就,還包含著創業的激情與夢想;25年,帶給後人的不僅僅是激勵,更多的是出版人的責任和使命。

縱懷華事當春去,再向書海競風流。教科精神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新老教科人必將繼承和發揚教育科學出版社的優良傳統,以書為帆,駛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二、20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百廢待舉、百業待興。1979年,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會議在北京召開,各類教育科研成果不斷湧現,教育理論著作的出版迫在眉睫。 為適應形勢發展需要,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決定申請成立教育科學出版社。

社史介紹-艱難起步(1980~1990) 社史介紹-艱難起步(1980~1990)

1980年4月,經中國出版處理局批准,教育科學出版社正式成立。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教育科學出版社堅持“為教育決策服務,為教育改革和發展服務,為教育科研服務,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的辦社宗旨,明確了出版方向,以出版國內外優秀的教育理論專著和實驗教材為己任。

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深受讀者喜愛的國內外教育經典名著,贏得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

計畫經濟時代的教育科學出版社,雖然步履蹣跚,但還是堅定地邁出了第一步。從1980年成立時年出版圖書8種到1990年88種,圖書生產碼洋從屈指可數到503萬元,這些數字的變化記錄著教育科學出版社努力前行的足跡。

經過全社員工的共同努力,教育科學出版社在建社當年就出版了8種圖書:《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平裝)、《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精裝)、《和教師的談話》、《幼兒教育經驗研究》、《說話寫文章的邏輯》、《日本教育的現代化》、《給教師的建議》、《幼兒英語歌曲和音樂遊戲》。時至今日,《給教師的建議》、《和教師的談話》仍在暢銷。

資訊動態

教育科學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8年7月18日下午,教師教育編輯部代表教育科學出版社前往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校長大廈,向來京參加紀錄片攝製的汶川地震災區的師生代表捐贈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在捐贈儀式之後,教師教育編輯部全體成員還與10位地震災區師生代表進行了真摯友好的交流。

精彩書評

美國作業:令人著迷的遊戲

論語開篇說:“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做學問除了努力求學之外,還要時常加以複習,這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啊!

那么,課外作業是否如孔子所言,是一件快樂的事呢?某市曾作了一次關於全市中學生課業負擔的專項調查,對於“您認為中學生的課業負擔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這一問題,被訪者作了多種回答:27.13%的人認為“上課時間長”,38.25%的人認為“課程設定多”,56.63%的人認為“課外作業多”,36.38%的人認為“考試頻繁”,還有7.75%的人認為“升學壓力和校外補課”。由此可見,課外作業已成為學生最大的負擔。

教育科學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

在我們的印象中,美國學生是快樂的,我們想當然地把他們的快樂歸因於作業少———作業少,所以有時間玩。其實不然,美國學生的作業並不少。根據美國國家睡眠研究協會最近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美國僅有15%的青少年在上學期間每天的睡眠時間超過8.5小時,25%的學生一般只能睡6.5小時或更少的時間,而睡眠時間短和課外作業密切相關。 然而,芝加哥大學教育學院的羅爾·亨特辛格教授在2005年年底對當地高中生進行的調查研究顯示,62%的學生認為他們應該做一定數量的課外作業。最近,另一項全美民意測驗結果也表明了同樣的觀點:大約有2/3的家長認為,他們的孩子能夠接受大量的課外作業。

為什麼大量的課外作業沒有壓垮美國學生呢?唯一的解釋是,這些作業能帶給孩子們快樂,只有樂於此道才不會覺得疲倦。

比這些調查數據更為生動的論據是《中國青年報》2001年2月9日刊登的那篇轟動一時的文章——《美國作業難倒中國老爸》。父女倆對國內某些課外作業的共同感受,是一句口頭禪:“吐了,我要吐了”。高三時,女兒有機會去了美國。第一次“美國式作業”就讓父女倆大跌眼鏡——根據美國歷史上四位黑人政治家有關“黑色美國”的觀點,寫一篇關於“公民權利”的研究論文。緊接著,南北戰爭、菲律賓問題、製作家譜……女兒的求援郵件每一次都讓中國老爸先“暈”半小時。大洋彼岸的女兒通常一夜只睡三四個小時,有一次竟只睡了一個小時。然而,父女倆不但沒有抱怨,反而形容美國的課外作業為“令人著迷的遊戲”。

新聞評論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袁振國教授在二十多年的執著追求中,發起並引領了中國的教育政策研究。由他主編的《中國教育政策評論》,以“探索決策理論,分析政策熱點,積累歷史資料”為宗旨,內容涉及教育公平、科研政策、中外合作辦學等決策者和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這套書不僅彰顯了教育政策研究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而且對中國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和執行的有效性發揮了重要影響。

1、沒有研究的教育政策不可能成為好的政策,不關心政策的教育研究也難以成為有價值的研究。

2、政策研究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判斷。在敏感問題的處理上,研究者要有政治敏感性、全局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3、要進行可行性研究,也要進行不可行性研究。每一個反對理由對工作都有所幫助,能夠使決策更加科學、完善。決策研究應該是一個科學的過程。

4、民眾關心的問題從來就是決策者關注的問題。決策者要善於協調不同觀點和利益,一步一步地把工作推向前進。

業務探討

王守仁500多年前的和諧教育思想

王守仁認為過去那種“師道尊嚴”、“師權為上”的思想只會將學生培養成唯唯諾諾、只知服從書本和權威,毫無創見的書呆子,而要真正促進學生個性全面、自由地發展,這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我們把師生之間要民主、平等的口號喊了那么久,可是真正身體力行的教師和學校領導又有多少呢?

王守仁是中國明代中葉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自號陽明子、陽明山人,又曾創建陽明書院于越城,故世稱陽明先生,堪稱當時思想界泰斗,心學的傑出代表。其學上承孟子,中繼陸九淵,集中國心學之大成,由他創立的陽明學派,與朱子學派分庭抗禮,成為明代中後期一個體系龐大、門徒眾多、思想活躍、影響深遠的新儒家學派,在中國儒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守仁一生對教育十分關注,他將自己的哲學思想貫穿於他的教育研究之中,以非常獨特的視角對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與主張,這在整個封建統治時代都是非常大膽和有創見的。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地方,例如,他強調立志、勤學、改過和責善。他認為“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衡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此外,他還重視獨立的治學精神和能力,強調教師教學的身體力行等。這些教育思想對今天的教師和學生有很好的借鑑意義。我認為王守仁的教育觀中有一個非常重要但也是容易被後人所忽略的特點,那就是蘊含著很深刻的和諧教育思想。這種思想與我們當今所提倡的素質教育有著非常相似的內涵,素質教育從本質上說,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注重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促使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為基本特徵。因此研究與理解王守仁的和諧教育思想對我們今天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啟發與借鑑作用。本文將從王守仁的和諧教育思想產生的理論根源及其在具體教育觀念中的體現來進行簡要闡述。

黨群活動

中共教育科學出版社總支委員會成立

經中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委員會批准,教育科學出版社黨總支委員會成立,2006年11月21日,經全體黨員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共教育科學出版社第一屆總支委員會。2006年12月1日,經所黨委研究對教育科學出版社黨總支委員分工批覆如下:所廣一同志任黨總支書記,葛都同志任黨總支副書記;張傑夫、鄭慶賢兩位同志任黨總支組織委員,李東、楊曉琳兩位同志任黨總支宣傳委員,鄭豪傑同志任黨總支青年委員。

精品書籍

《課程:走向新的身份》 《課程:走向新的身份》

《課程:走向新的身份》

作者:[美]威廉·派納 主編

譯者:陳時見 潘康明 等譯

叢書名: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課程的身份問題,收錄了威廉·多爾、彼得·麥克拉倫等知名後現代教育學者的17篇開創性論文,為我們展示並界定了這一新的研究範疇,同時對當代課程理論及實踐作出了透徹評析。作者們試圖通過性別、身份、敘事、自傳等理論,勾勒課程研究的當前面貌和未來願景;藉助政治學、神學、文學、民族理論以及女性主義等領域的最新理論研究成果,重構課程研究的方法論,為21世紀的課程研究創造新的範式。

《外國教育史》

作者:張斌賢 主編

叢書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