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村
呈坎,這個偏徽州大地一隅的小山村,究竟是什麼樣的張力吸引得人們接踵而至?她蘊含了多大多深的謎團,讓人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為何歷來被視為徽州的風水寶地,成為前人探索發現生命玄奧,感悟先哲聖言的神秘地帶?
呈坎原名龍溪,始建於東漢三國時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早在宋朝就被著名理學家朱熹讚譽為:“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現擁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二十一處,被譽為“國寶之鄉”。呈坎整個村落按《易經》、“陰(坎),陽(呈),二氣統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風水理論選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宮。在村落建設上,按先天八卦圖主四卦布局形成:詮釋了水火相剋生萬物,天地容萬物的先哲理論 。同時呈坎村內古老的龍溪河宛如玉帶,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過,形成八卦陰陽魚的分界線;村落周邊矗立著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個方位,共同構成了天然八卦布局。人文八卦與天然八卦融合的巧妙布局,使呈坎成為中國古村落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蹟。這裡歷來被視為徽州的風水寶地。深奧的“易經?八卦風水”之說,與人類生存環境、社會和諧、村落民居建設神秘的維繫在一起。《中國名人大辭典》載徽州呈坎古代名人五百餘人,如:羅汝楫(岳飛案主審官) 、羅小華(徽州明代制墨大師) 、羅聘(揚州八怪之一、大畫家) 、羅願等等。呈坎是全國獨一無二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村落,至今完整保存著宋、元、明等朝代具有很高歷史研究價值的古建築群體。這裡的古建築匯集了徽派不同風格的亭、台、樓、閣、橋、井、祠、社及民居,精湛的工藝及巧奪天工的石雕、磚雕、木雕,把古、大、美、雅的徽派建築藝術體現的淋漓盡致,為古徽之最。中國國畫大師劉海粟曾說過“登黃山不可不去呈坎”。
在呈坎有著千百年來傳承不變的“游呈坎一生無坎”的傳奇過坎文化,這裡仿佛聖地麥加,在諸多人的眼中,呈坎成了一方聖潔之地。對於易經八卦之學的深刻領悟,對地理學、環境學的完美實踐,對徽派古典藝術的高度弘揚,使呈坎成為一種標尺,使呈坎成為一種嚮往。天下熙熙,皆為呈坎而來;天下攘攘,皆為呈坎而往,呈坎有了眾多虔誠的目光和腳步。中國著名的女作家畢淑敏老師來呈坎不禁嘆到“中國最應該去的地方就是呈坎”!
在全國農村旅遊日益上升的趨勢中,呈坎有如一個山中村姑,進入呈坎你可以隨處見到中國古村落里農民的淳樸氣息,農民們日出而做日落而更,他們還是那樣的淳樸那樣的善良。來到這裡你可以放開身心,來到這裡你可以感受自然,來到這裡你可以放飛自我,來到這裡你可以深度體驗古鄉村的濃鬱氣息。
2015年9月1日,湖南衛視《偶像來了》在呈坎開拍。
建築結構
呈坎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為一體,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著不同風格的亭、台、樓、閣、橋、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現保存著明清建築100餘處,其中有羅東舒祠、長春社、羅潤坤宅等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
歷史文化
宋代,羅天真、羅天秩堂兄弟從豫章來此地定居,成為羅家一脈的祖先。明代中葉,羅氏先人還對古村和眾川河進行了大規模的工程治理。使古村完全處在“枕山、環水、面屏”的理想空間模式環境裡,具備了合理完善的村落結構。
呈坎歷史上人才輩出,宋代龍圖閣大學士、吏部尚書羅汝楫和其子史志學家羅願(朱熹詩中所提到的“雙賢”),和另外一位響噹噹的人物——“揚州八怪”之一羅兩峰都是出自於這裡。
七十年代,隨著“尚書坊”的倒塌,呈坎就結束了有石牌坊的歷史。牌匾歷經滄桑至今仍保存28塊,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一方面浸透著勞動者的血汗,一方面卻也顯示出呈坎歷史上的一番輝煌。
牌匾多、名人多,是呈坎村的一大特色。為何該村名人歷久不衰,似有三點值得探討、注意:
1.尊師重教,造成人材成長的良好氣氛和環境。呈坎村舊時村民祭灶神中貼著的紅紙上寫的是“天地君親師”五個字,把尊師當作一種美德。呈坎歷來流傳著“三代不讀書,好比是個豬”的俗語,也說明普遍重視讀書。
2.封建文化的薰陶,人材成長有了必要的動力。呈坎人歷史上受封建文化的薰陶,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強烈的宗族觀,舊時呈坎各姓人聚族而居,規章習俗各有一套,但都希望讀書做官,出人頭地,榮宗耀祖。採用掛匾之舉,本身即是各族人運用封建“彝倫”對名人的一種大獎勵行為,這對各族後人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3.徽商的財力是名人成長的基礎與後盾。徽商的雄厚財力,造成了名人輩出的經濟基礎和有力後盾,名人成材有的做官發財,有的經商發財,反過來又辦教育,通過教育又促名人成長,如此良性循環,造成了呈坎名人歷久不衰的歷史。
古村落的風水
皖南古村落是以徽文化和徽商造就的, 具有典型的地方文化特色的古村落。15世紀末至18世紀中葉稱雄於商界近300年的徽商,是皖南古村落發展興盛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他們是村落建設的投資主體。以“程朱理學”為精神核心的徽文化,則對村落的選址、布局、建設、裝飾有著直接的指導和影響。因此,皖南古村落是空間形態與意識形態的完美結合,它們具有以下共同特點:
1.以風水理論指導村落選址布局,枕高山面流水,特別注重對水的活用,符合村落建設的基本條件,而更重視對村落環境的需求;
2.以家族、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同姓同族家庭聚居地;
3.尊儒重教,注重文化設施建設,有祠堂、書院、牌坊、水口園林等建築,文化氛圍濃郁;
4.建築風格、型制規整統一,建築組合豐富多變,木結構為主,以磚瓦、石、木材為主要材料;
5.建築裝飾以磚雕、木雕、石雕三雕為主,雕刻精緻細膩,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廳堂內皆有反映主人情趣、志向的堂名、對聯、陳設等,注重庭院園林的營造;
6.以程朱理學觀念統治、規範人們的思想、行為、道德水準;
7.村落建設資金主要來源於徽幫在外經商、做官取得的巨大財富。
在以上共同特點中,對古村落形成最直接、影響最大的因素首推“風水理論”。“風水理論”,是古代人們在選擇居住地時,對氣候、地質、地貌、生態、景觀等各建築環境因素的綜合評判,以及建築營造中的某些技術和禁忌的總概括。風水理論起源於徽商的甲骨占卜,形成於秦漢,成熟子唐宋,明清時已達到非常完善的風水理論體系了。風水理論大致分為兩個流派,其一為形勢派,著眼於山川形勝和建築外部自然環境的選擇,另一為理氣派,注重於建築方位朝向和布局。唐宋以後,全國的風水文化中心已逐步由山、陝轉移到江、浙、閩、贛一帶,及至元以後,風水文化中心進一步由江西贛州轉移到了皖南徽州一帶。這是由於皖南山區的自然地理環境是形勢派風水理論得以廣泛套用所促成的。在眾多的皖南古村落中,至今仍能形象地說明風水理論和程朱理學對村落選址布局、環境建設所起的作用,當數呈坎古村落。呈坎古村落的風水現象是形勢派與理氣派的綜合與互融,既有山川形勝的組合,又有村落朝向布局的組合。
呈坎,位於黃山東南麓,古名龍溪,原為徽州府歙縣轄地,現屬黃山市徽州區管轄。唐末,江西南昌府羅天真、羅天秩堂兄弟倆,舉家遷入歙縣,“擇地得西北四十里,地名龍溪,改名呈坎”,並“築室而居焉”(元張旭《羅氏族譜序》)。呈坎,位於黃山東南麓,作為羅氏家族的聚居之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呈坎羅氏,枝繁葉茂,人才輩出,成為歙縣“八大家”之一(據羅氏族譜載,歙縣“八大家”為槐塘程、呈坎羅、棠樾鮑、長林鄭、山前汪、溪南吳、岩鎮呂和葉有曹)。呈坎現有居民700餘戶,人口近3000人,其中75%仍為羅姓。呈坎古村至今仍保持了村落形態的完整性,尤其是古村落所具備的風水現象在皖南古村落中最具有典型性,其所保存的羅東舒祠和長春社屋在皖南古村落中具有唯一性。呈坎村落的風水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體現了風水理念的村落名稱。
呈坎,與古村名(地名)龍溪相比較,應該是龍溪更為響亮,為什麼改為“呈坎”,完全是風水理念的體現。羅天真兄弟倆原居江西,其時江西風水學說甚為流行,他們遷入歙縣後沒有貿然地定居一地,而是慎重地進行了選擇,在選擇居住地時,以風水理論作指導,擇定了歙縣西北四十里的龍溪,改名呈坎。呈坎村名到底是何含義?元張旭的《羅氏族譜序》說:“蓋地仰露曰呈,窪下曰坎”。實際上,這僅僅是敘其表,未涉其里。《說文解字》中“呈”的本意是“平也”,後引申為“顯”、“表”。“坎”從伏羲先天八卦所定方位看,應屬西方,再從“坎”所對應的自然現象看,應屬水,這樣,很明顯,“水西邊的平地”就是“呈坎”二字的真實內涵。
二、體現了“負陰抱陽”的風水理念。
“負陰抱陽”是建築選址和建築格調的基本形式之一。無論是我國所處北半球的地理位置還是傳統文化的精神意識,決定了建築選址通過“負陰抱陽”形式所體現的方向性和空間感。坐北朝南,是“負陰抱陽”的基本形式,依據地理子午線取向,使用平面日晷定向,而且,完全的南北向只限於皇家建築與衙門建築,這種思想來源於《易經》“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正南正北體現了權力和尊嚴,也是理氣派風水理念的主體內容。在民間,多用磁羅盤相宅,以地理子午線與地磁子午線為依據測向,由於地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存在一個偏角,這就決定了民間建築物雖然大致面南,但完全坐北朝南的並不多,大部分偏東南的轉向。在皖南山區,地形複雜多變,完全以坐北朝南理念來體現“負陰抱陽”不太現實,於是,就有可以適用的背山面水的風水理念作為體現“負陰抱陽”的另一種方式,也就是形勢派的風水理論。這種方式在朝向上沒有作出任何限定性的要求,但是注重了山水自然環境的組合。早在春秋時期的《管子》一書就對營造選址作了總結:“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呈坎村落整體形態是坐西朝東,完全體現了背山面水的“負陰抱陽”形式。村西緊靠葛山、鯉王山,村北有龍山、長春山,村南有龍盤山、下結山,村東緊靠自北向南的眾川河,河之東是數千畝的田園。呈坎村背山依水,山環水抱,地勢平坦,但有一定的坡度,這種優美的自然環境、良好的局部小氣候環境正是通過“負陰抱陽”風水理念的實踐所獲得的。
三、最佳風水模式的村落典範。
按照我國傳統的風水理論,無論城市、村落還是住宅的選址,最理想的模式是:基址後面有主峰來龍山,亦稱靠背山,且來龍山後要有龍脈,即與大山形勢相連通,基址左右有略次於來龍山的山崗或土丘,俗稱為扶手,即左輔、右弼山,也稱青龍、白虎砂山,青龍在左,白虎在右,基址前有月牙形池塘或彎曲的水流,水流的對面有一座對景山,也稱案山。我們將呈坎古村落的選址與最佳風水模式進行對照,發現兩者之間竟然是如此一致的吻合。請看,村落背後緊靠的來龍山為葛山和鯉王山,高大的葛山與西北方向的黃山山脈連成一氣,黃山即是呈坎村的龍脈;村落左邊有龍山、長春山為青龍、為輔;村落右邊有龍盤山、下結山為白虎、為弼;村落前眾川河依村而過;眾川河前是工闊的平畈,遙遙相對的對景山是靈金山。呈坎古村所處的位置,正好處於風水理論所認為藏風聚氣的最佳位置一穴中。另外,特別要指出的是,呈坎的水形勢非常優秀出色,風水理論認為“吉地不可無水”,眾川河是主幹流,此外,還有數條小溪從各方匯入眾川河,“眾”者,水多之義也。《說文解字》釋分“眾”為“小水入大水”,實為眾水匯合。《詩經大雅》有“鳧■在■,公屍來燕來宗”之句,意思是“野鴨和小鳥停留在港汊之處,尊敬的祖先來這兒赴宴”。鳥瞰眾川河水系與呈坎村的關係,風水學上稱為“九龍戲珠”,也屬於風水書《水龍經》中所列的“舞鳳”型吉水格局,認為這種“舞鳳”水格局是“群流飛舞入垣緘,風舞鸞翔羽翮輕,更得穴中真氣結,不為仙客也公卿”。如果把呈坎的山勢比作一條起伏的龍(實際上,早已形象地稱為龍山、龍盤山了),那么眾川河水系就象一隻飄逸起舞的彩鳳,真可稱得上是龍翔鳳舞、龍鳳呈樣。
旅遊文化
呈坎位於黃山市徽州區北部,距2O5國道僅5公里,為呈坎鄉政府所在地、現有人口2700餘人,呈坎古名龍溪,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隱、文昌羅氏二兄弟舉家遷此“擇地築是而居”。易名呈坎以來,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歷史,是我國當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呈坎人傑地靈、人文薈萃、名人輩出,歷史文化沉澱深厚,至今仍保留著董其昌、林則徐等歷代名人題寫的牌匾30餘塊。
1995年5月,呈坎村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呈坎村的古建築群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村整體已被列為第五批國家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推薦目錄。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4A級旅遊區 。
2015年百度基於地理信息的網民搜尋及相關的大數據技術,最終“計算”出中國最美的十大小鎮,呈坎上榜。擁有1800多年的歷史、被成為“中華八卦村”的安徽呈坎古鎮,就是其中的十大小鎮之一。
田園八卦
呈坎依山傍河而建,座西朝東、背靠大山、地勢高爽、選址完全符合“枕山、環水、面屏”的古代風水理論;兩條水圳引眾川河水穿街走巷,現仍發揮著消防、排水、泄洪、灌溉等功能。
呈坎八面環山“恰似易經八卦圖”,村中溪水繞村而過,形成了類似陰陽魚的圖形,易經中陽為“呈”,陰為“坎”,於是得名。街巷曲曲彎彎,分不清東西南北,如迷宮一般。
眾種河繞村而過,故而呈坎村橋多,其中著名的有元朝修建造型優美的環秀橋、明代修建的江南單孔跨度最大的石拱橋----隆興橋;十字路口與丁字路口至今仍保留著3座打更防盜和節日懸燈照明的明代更樓,由於選址審慎、布局合理,精心設計、施工,古村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以山為本,以水為魂的山水田園特色顯著。
老宅密布
呈坎五街大體平行眾川河延展,呈南北走向,小巷與大街垂直,呈東西走向。街巷全部由花崗條石鋪築,兩側民宅鱗次櫛比、縱橫相接、排列有序、青牆黛瓦、高低錯落、黑白相間、淡雅清秀、長街短巷、犬牙交錯、宛如迷宮、漫步街頭、一步一景、步移景異、無處不景、人在畫中、其樂無窮;呈坎現有宋、元建築各一幢,其一是長春社,宋建明修是徽州僅存的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公共建築;其二是羅會泰宅(俗稱老虎潤)為元代建築,呈正方形、高大精美、宛如古堡。呈坎明清建築不僅數量大,而且祠堂、民居、更樓、石橋類型多樣,僅三層樓民居現仍保存7幢,尤其是羅會炯宅(羅應鶴官邸)石牌樓門罩;羅會炳宅(俗稱石柱廳)木牌樓門罩、須彌座、高大客廳和獨柱旋轉樓梯;羅長銘宅天井魚池;羅季穎宅雕甍鏤棟;羅來龍宅豬食槽天井;敬老院支祠暗壁樓梯;汪閨秀宅陶瓷水梘;環秀橋水構亭;靈山嶺石構亭以及民宅的斜門、鐵皮門、樓廳美人靠、窗戶遮羞板、石雕、木雕、磚雕以及月梁、梭往、彩繪等,特色顯著;呈坎古村保存至今的明代建築,雖遭大量破壞,但仍占黃山市首位,而且類型豐富,風格之獨特,在全國都屬獨一無二,故有“呈坎民居甲天下”之譽;
人才輩出
呈坎歷史上科甲不斷、英才輩出、人文會萃,呈坎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文人才子、高官、隱士、高僧、巨賈、詩人、畫家、史學家、制墨家、自然科學家;蘇東坡在《羅氏族譜》題辭中有“文德武功名留簡竹,理學真儒後先繼續”評說,如宋代吏部尚書羅汝楫、安徽省第一部地方《新安志》作者羅願、元代國子監祭酒羅綺、明代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羅應鶴、制墨大家羅龍文、地理學家羅洪先,清代朝議大夫羅宏化、奉直大夫翰林羅廷梅、揚州八怪後起之秀羅聘、近現代欽點內閣中書孫中山秘書羅會坦、文物鑑賞家羅長銘、當代物理學家羅遼復等;其中,羅汝楫、羅願、羅龍文、羅洪先、羅聘5人《中國名人大辭典》有載。
呈坎自宋代以後徽商興起,賈而好儒,賈德結合,儒政相通,文化教育事業興旺發達,在徽州文化歷史發展中獨樹一幟、獨領風騷。正如朱熹在《羅氏族譜》序中贊曰“以進士發科嗣世家業赫,為歙文獻稱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呈坎鍾靈毓秀、英才輩出、興旺發達、經久不衰,是當之無愧的文化村和江南第一村。
文物保護
國保單位:羅東舒祠(明代、1996年公布)
國保單位:呈坎古民居建築群(2001年公布)
1.羅嗣海宅(明代)
2.環秀橋(元代)
3.羅永祈宅(明代)
4.鍾英樓(明代)
5.羅純夫宅(清代)
6、羅家坤宅(明代)
7.燕翼堂(明代)
8.羅會錚宅(明代)
9.羅潤坤宅(明代,省保單位,1961年公布)
10.羅會泰宅(元代)
11.長春社(宋代.省保單位,l998年公布)
12.隆興橋(明代)
13.羅子琴宅(明代)
14.汪閨秀宅(明代)
15.金漢龍宅(明代)
16.羅重光宅(明代)
17.章金標宅(明代)
18.羅來林筆(清代)
19.杜歡喜筆(明代)
2O.文獻祠(明代)
21.羅光榮宅(明代.市保單位.1998年公布)
22.羅來濱宅(明代)
旅遊線路
旅遊線路:景區入口(購票)—— 水口(推薦拍照點,可賞荷花,必看)——下屋(有個易經館,不過沒什麼意思)—— 燕翼堂(明代老宅,必看)——羅純夫宅——鍾英樓(容易迷路,此處應右拐,往環秀橋方向)—— 環秀橋(推薦拍照點,也是村中最古老的建築。橋頭的百年老店 環秀軒收藏了大量徽州老木雕、瓷器刺繡之類,必看)——潨川國小堂(不對外開放了)——長春社(導遊不走的,不過非常值得一看,是古代的社屋。看完之後可原路走迴環秀橋)—— 羅東舒祠(推薦拍照點,被稱為“江南第一祠”,呈坎的精華,必看)——景區出口。
線路外值得探訪的地點:望峰台(在景區入口附近)、隆興橋(江南最大的單孔石橋,在長春社沿河往下不遠處)、溪東街等。
合肥到呈坎自駕線路:合肥—G40滬陝高速—下G3/G4212/銅陵/福州/安慶出口—G3京台高速—徽州區/歙縣/新四軍軍部舊址出口—045鄉道—205國道—040鄉道—呈坎。
自駕線路二:從合肥走合銅黃高速在徽州區岩寺路口下,往左朝潛口方向到呈坎景區7.5公里。
交通信息
黃山市汽車客運總站(黃山市屯溪區齊雲大道31號,也叫屯溪汽車站)坐直達呈坎的汽車,該車也經過潛口民宅,每天8:00、10:00、14:00、16:00發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