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非洲東部地區。北起厄利垂亞,南迄魯伍馬河,東臨印度洋,西至坦噶尼喀湖。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吉布地、索馬里、肯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和印度洋西部島國塞席爾。面積370萬平方公里,占非洲總面積12%,人口1.04億 (1984年),約占全非總人口20.1%,北部以閃含語系的衣索比亞人、索馬里人居多,南部以班圖語系的黑種人為主。信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原始宗教等。地形以高原為主,沿海有狹窄低地。
氣候類型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但垂直地帶性明顯。
製造業以紡織、輕工較重要。
地理
地形以高原為主,大部海拔1,000米以上,是全洲地勢最高部分;沿海有狹窄低地。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谷地深陷,兩邊陡崖壁立,沿線多吉力馬札羅、肯亞等火山和衣索比亞等大小熔岩高原。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但垂直地帶性明顯;高山地區涼爽濕潤;沿海低地南部濕熱,北部乾熱。地處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水系的分水地區,多數河流東流注入印度洋。尼羅河發源於西部山地。湖泊眾多,除維多利亞湖、基奧加湖外,多屬斷層湖,並順裂谷帶呈串珠狀分布,構成著名的東非大湖帶。
東非高原
位於衣索比亞高原以南,剛果盆地以東,贊比西河以北。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平均高度為海拔1200~1500米。北部為東非湖群高原,呈圓形,東、西為兩支裂谷帶,裂谷帶中有湖群,並有被充填熔岩分割成的盆地,中間高原面平坦而遼闊,北段有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維多利亞湖。大裂谷東支地勢高峻,兩側邊坡陡峭,山地氣勢雄偉,裂谷升降所伴隨的火山活動以及巨量熔岩的疊置使高原面抬升,並在大裂谷兩側形成較高的熔岩台地、大火山錐和斷崖及階地;裂谷西支為南北向陷落凹地,邊緣分布有火山和斷塊高地,有許多高過雪線的山峰,南段有世界第二深湖——坦噶尼喀湖。南部為馬拉威高地,是東非大裂谷帶的最南段,在平均高度不足2000米的高原、台地中間縱貫著大裂谷,谷底有馬拉威湖和希雷河谷,兩側為南北向山脈,裂谷以東地勢呈階梯狀下降,直至沿海平原,許多河流自西向東切過陡崖平行入海。
歷史
東非歷史悠久,古代各地先後形成阿克蘇姆、僧祗、阿德爾、阿比西尼亞等國。十六世紀初起,西方殖民者相繼侵入。至十九世紀末,大部淪為英、德、意、法等國的殖民地或保護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只有衣索比亞一個獨立國家。戰後,其餘國家相繼獨立。
大裂谷
東非大裂谷被稱為地球臉上最大的“傷痕”。是地球上最長的裂谷帶,總長6400公里,平均寬度為48.65公里,最寬處達200公里以上,在裂谷斷層的深處形成眾多的湖泊。裂谷兩側懸崖絕壁宛如鬼斧神刀劈成一般。大裂谷綿延不絕,深不見底,沿途湖光山色交匯成趣,其景致為世上絕無僅有。
這裡也是人類這個物種最初的誕生之地,最早的類人動物化石,就是在這裡發現的。
東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是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從衛星照片上看去猶如一道巨大的傷疤。當乘飛機越過浩翰的印度洋,進入東非大陸的赤道上空時,從機窗向下俯視,地面上有一條碩大無朋的“刀痕”呈現在眼前,頓時讓人產生一種驚異而神奇的感覺,這就是著名的“東非大裂谷”,亦稱“東非大峽谷”或“東非大地溝”。
由於這條大裂谷在地理上已經實際超過東非的範圍,一直延伸到死海地區,因此也有人將其稱為“非洲——阿拉伯裂谷系統”。
這條長度相當於地球周長1/6的大裂谷,氣勢宏偉,景色壯觀,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有人形象地將其稱為“地球表皮上的一條大傷痕”,古往今來不知迷住了多少人。
東非石油
東非油田的儲量
已確認擁有可觀油氣儲量的東非國家包括肯亞、莫三比克、坦尚尼亞和烏干達等國。其中,莫三比克和坦尚尼亞最被業界看好。今年3月26日,肯亞宣布,在其北部圖爾卡納地區發現油層厚度達20米的大型油田。9月,肯亞天然氣勘探也取得重大突破,在近海姆巴瓦海域水下2553米處發現了厚達52米的天然氣層。坦尚尼亞今年也因發現豐富的天然氣資源而受到關注,目前確認的天然氣儲量為43萬億立方英尺,價值超過4300億美元。5月,美國阿納達科石油公司和義大利埃尼石油公司相繼在莫三比克靠近印度洋的區域發現儲氣量達30萬億立方英尺和10萬億立方英尺的大型氣田,總價值超過8000億美元,是莫三比克當前國內生產總值的36倍。根據最新調查數據,整個東非地區海岸線的天然氣儲量有望達到441萬億立方英尺,這一數字同今年3月時相比再次翻倍。在非洲內陸國家烏干達,繼2006年確認發現25億桶石油之後,近期再次發現3個新油田,儲量超過10億桶。
東非地區的能源新發現將深刻影響該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給地區經濟結構、能源格局帶來新影響,推動地區能源產業的起步和發展,進而對地區整體經濟起到促進作用。
東非油田產生影響
首先,能源新發現將使東非地區徹底扭轉能源緊張局面,使地區各國財政能夠享受能源收入紅利。長期以來,這一地區國家的能源消費大都依賴進口,成為各國政府最大的財政開支項目之一。以肯亞為例,2010年該國石油進口額為27億美元,占進口產品總額的22%。實現能源自給甚至出口之後,該地區國家的國際收支賬戶將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並為其政府調整公共財政支出帶來更為充足的空間。
其次,東非地區的能源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軌道。在未來數十年時間內,將吸引大量國內外資金投入,帶動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產業發展,從而為該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持續動力。在坦尚尼亞,該國政府提出了儘快成為全球主要天然氣出口國的目標,希望由此改變本國經濟結構,實現從傳統農業經濟模式向工業化的根本性轉變。
在烏干達,新油田的發現更加堅定了政府在西部霍伊瑪地區建設煉油廠的決心。目前,烏干達政府已經決定投資1.3億美元建設新的煉油廠,以便對該地區開採的原油進行直接加工。烏干達政府認為,在石油產地建設煉油廠既有利於節省管道運輸費用,又有助於滿足國內需求,還可覆蓋周邊國家市場,進而帶來更多收益。
能源的影響
當然,能源新發現對地區經濟的影響也將是多層次的,也可能導致地區經濟結構失衡、影響地區生態環境、惡化地區安全環境等。一是能源產業的高利潤和快速發展是否會吸納甚至占用其他產業發展資源,進而導致國家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結構失衡等問題;二是大量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否會對地區生態環境和旅遊資源產生不良影響;三是本已存在的地區國家間諸多邊界爭端會否激化,引發地區新一輪的安全局勢動盪。
裂谷分支
概況
這條裂谷帶位於非洲東部,南起贊比西河口以南,向北經希雷河谷至馬拉威湖(尼亞薩湖)北部後分為東西兩支:
東支裂谷帶:是主裂谷,沿維多利亞湖東側,向北經坦尚尼亞、肯亞中部,穿過衣索比亞高原入紅海,再由紅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約旦谷地,全長近6000千米。這裡的裂谷頻寬約幾十至200公里,谷底大多比較平坦。裂谷兩側是陡峭的斷崖,谷底與斷崖頂部的高差從幾百米到2000米不等。
西支裂谷帶:大致沿維多利亞湖西側由南向北穿過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等一串湖泊,向北逐漸消失,規模比較小,全長1700多公里。東非裂谷帶兩側的高原上分布有眾多的火山,如吉力馬札羅山、肯亞山、尼拉貢戈火山等,谷底則有呈串珠狀的湖泊約30多個。這些湖泊多狹長水深,其中坦噶尼喀湖南北長670千米,東西寬40千米~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狹長的湖泊,平均水深達1130米,僅次於北亞的貝加爾湖,為世界第二深湖。
形成原因
在1000多萬年前,地殼的斷裂作用形成了這一巨大的陷落帶。板塊構造學說認為,這裡是陸塊分離的地方,即非洲東部正好處於地幔物質上升流動強烈的地帶。在上升流作用下,東非地殼抬升形成高原,上升流向兩側相反方向的分散作用使地殼脆弱部分張裂、斷陷而成為裂谷帶。張裂的平均速度為每年2厘米~4厘米,這一作用至今一直持續不斷地進行著,裂谷帶仍在不斷地向兩側擴展著。由於這裡是地殼運動活躍的地帶,因而多火山多地震。
東非大裂谷是縱貫東部非洲的地理奇觀,是世界上最大的斷層陷落帶,有地球的傷疤之稱。據說由於約三千萬年前的地殼板塊運動,非洲東部地層斷裂而形成。有關地理學家預言,未來非洲大陸將沿裂谷斷裂成兩個大陸板塊。
東非大裂谷是怎樣形成的呢?據地質學家們考察研究認為,大約3000萬年以前,由於強烈的地殼斷裂運動,使得同阿拉伯古陸塊相分離的大陸漂移運動而形成這個裂谷。那時候,這一地區的地殼處在大運動時期,整個區域出現抬升現象,地殼下面的地幔物質上升分流,產生巨大的張力,正是在這種張力的作用之下,地殼發生大斷裂,從而形成裂谷。由於抬升運動不斷的進行,地殼的斷裂不斷產生,地下熔岩不斷的湧出,漸漸形成了高大的熔岩高原。高原上的火山則變成眾多的山峰,而斷裂的下陷地帶則成為大裂谷的谷底。
據地球物理勘探資料分析,得出結論認為,東非裂谷帶存在著許多活火山,抬升現象迄今仍然在不停地向兩翼擴張,雖然速度非常緩慢,近200萬年來,平均每年的擴張速度僅僅為2至4厘米,但如果依此不停地發展下去,未來的某一天,東非大裂谷終會將它東面的陸地從非洲大陸分離出去,從而產生一片新的海洋以及眾多的島嶼。
人類起源
東非大裂谷還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50年代末期,在東非大裂谷東支的西側、坦尚尼亞北部的奧杜韋谷地,發現了具史前人的頭骨化石,據測定分析,生存年代距今足有200萬年,這具頭骨化石被命名東非勇士為“東非人”。1972年,在裂谷北段的圖爾卡納湖畔,發掘出一具生存年代已經有290萬年的頭骨,其牲與現代人十分近似,被認為是已經完成從猿到人過渡階段的典型的“能人”。1975年,在坦尚尼亞與肯亞交界處的裂谷地帶,發現了距今已經有350萬年的"能人"遺骨,並在硬化的火山灰燼層中發現了一段延續22米的“能人”足印。這說明,早在350萬年以前,大裂谷地區已經出現能夠直立行走的人,屬於人類最早的成員。
東非大裂谷地區的這一系列考古發現證明,昔日被西方殖民主義者說成的"野蠻、貧窮、落後的非洲",實際上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之一,是一塊擁有光輝燦爛古代文明的土地。
風光景色
裂谷底部是一片開闊的原野,20多個狹長的湖泊,有如一串串晶瑩的藍寶石,散落在谷地。中部的納瓦沙湖和納庫魯湖是鳥類等動物的棲息之地,也是肯重要的遊覽區和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的納瓦沙湖湖面海拔1900米,是裂谷內最高的湖。南部馬加迪湖產天然鹼,是肯重要礦產資源。北部圖爾卡納湖,是人類發祥地之一,曾在此發現過260萬年前古人類頭蓋骨化石。
東非大裂谷還是一座巨型天然畜水池,非洲大部分湖泊都集中在這裡,大大小小約有30來個,例如阿貝湖、沙拉湖、圖爾卡納湖、馬加迪湖、(位於東、西兩支裂谷帶之間高原面上)維多利亞湖、基奧加湖等,屬陸地局部拗陷而成的湖泊,湖水較淺,前者為非洲第一大湖。馬拉威湖(長度相當於其最大寬度7倍,最深達706米,為世界第四深湖)、坦噶尼喀湖(長度相當於其最大寬度的10.3倍,最深處達1470米,為世界第二深湖)等。這些湖泊呈長條狀展開,順裂谷帶宮成串珠狀,成為東非高原上的一大美景。
這些裂谷帶的湖泊,水色湛藍,遼闊浩蕩,千變萬化,不僅是旅遊觀光的勝地,而且湖區水量豐富,湖濱土地肥活,植被茂盛,野生動物眾多,大象、河馬、非洲獅、犀牛、羚羊、狐狼、紅鶴、禿鷲等都在這裡棲息。坦尚尼亞、肯亞等國政府,已將這些地方闢為野生動物園或者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比如,位於肯亞峽谷省省會納庫魯近郊的納庫魯湖,是一個鳥類資源豐富的湖泊,共有鳥類400多種,是肯亞重保護的國家公園。在結眾多的鳥類之中,有一種名叫弗拉明哥的鳥,被稱為世界上最漂亮的鳥,一般情況下,有5萬多隻火烈鳥聚集在湖區,最多時可達到15萬多隻。當成千上萬隻鳥兒在湖面上飛翔或者在湖畔棲息時,遠遠望去,一片紅霞,十分好看。
有許多人在沒有見東非大裂谷之前,憑他們的想像認為,那裡一定是一條狹長、黑暗、陰森、恐怖的斷澗深,其間荒草漫漫,怪石嶙峋,涉無人煙。其實,當你來到裂谷之處,展現在眼前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遠處,茂密的原始森林覆蓋著宮綿的群峰,山坡上長滿了盛開著的紫紅色、淡黃色花朵的仙人濱、仙人球,近處,草原廣袤,翠綠的灌木叢散落其間,野草青青,花香陣陣,草原深處的幾處湖水波光閃,山水之間,白去飄蕩。裂谷底部,平平整整,坦坦蕩蕩,牧草豐美,林木蔥蘢,生機盎然。
東非大裂谷帶湖區
裂谷地帶由於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肯亞主要的農業區。 東非大裂谷帶湖區,河流從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區雨量充沛,河網稠密, 馬隆貝湖,馬拉威南部湖泊。北距馬拉威湖南口僅19公里。長29公里,寬14.5公里,面積420平方公里。水深10-13米。地處東非大裂谷南段,希雷河流貫。原為馬拉威湖一部分,因水面下降而分出。富水產,漁業發達。有通航之利 非洲起源說是目前的主流學說。科學家在東非大裂谷地帶發現了大量的早期古人類化石,尤其“露西”的骨架化石同時呈現了人、猿的形態結構特點。 東非大裂谷帶也是非洲地震最頻繁、最強烈的地區。
在肯亞境內,裂谷的輪廓非常清晰,它縱貫南北,將這個國家劈為兩半,恰好與橫穿全國的赤道相交叉,因此,肯亞獲得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稱號:“東非十字架”。裂谷兩側,斷壁懸崖,山巒起伏,猶如高聳的兩垛牆,首都奈洛比就坐落在裂谷南端的東“牆”上方。登上懸崖,放眼望去,只見裂谷底部松柏疊翠、深不可測,那一座座死火山就像拋擲在溝壑中的彈丸,串串湖泊宛如閃閃發光的寶石。裂谷樂側的肯亞山,海拔5199米,是非洲第二高峰。
大平原
概述
這一帶是東非大平原,也是非洲地勢最高的地區,氣候溫和涼爽,雨量充沛,山清水秀,物產豐富,盛產茶葉、咖啡、水果、除蟲菊、俞麻等。在這裡,咖啡豆一年可以採摘兩次,茶葉一年內有9個多月可以每半個月採摘一次,除蟲菊全年中可以每10天至14天採摘一次,而俞麻成熟後天天可以收割。
未來預測
2005年年9月,衣索比亞北部某地的地面突然下沉10英尺,迅速向兩側裂開,裂開的大洞足以將數頭駱駝和數隻山羊吞沒。在接下來三周時間,這個地方發生了160次地震,形成一個寬25英尺、長約0.34英里的大裂縫。
英格蘭利茲大學地球物理學家蒂姆·賴特使用衛星雷達數據,將這一裂縫的形成過程準確地拼合起來。當非洲和阿拉伯構造板塊向兩側漂移時,兩個板塊之間的地殼會變弱。賴特說:“在地殼底部形成的岩漿會定期向下面滴,就向‘熔岩燈’一樣,形成一個腔狀‘氣球’,‘氣球’逐漸膨脹。當這個‘氣球’達到臨界壓力時,它就會爆炸。”
據賴特估計,在未來100萬年左右,裂縫將繼續擴大,屆時非洲之角將從非洲大陸完全脫離,形成地球上第八大洲——東非洲。賴特說,這種地質過程始終都在發生,不過,地面裂開通常只發生在海底,那個區域人們很難看到。他說:“這是我們首次利用現代儀器直接觀察這一極其重要的地質過程。”
這一發現轟動了科學界。2006年,來自英國、法國、義大利和美國的考察隊紛紛前來阿法爾。經過分析和研究,他們預言一個新的大陸將會在100萬年間形成,東非大裂谷將會比現在長10倍,東非的好望角將從非洲大陸上分離出去。對此,美國地質學家辛迪-艾賓格表示:“許多人認為劇烈的地質現象只發生遙遠的古代,但是我們現在可以看見它們正在發生。”
中國科考
應衣索比亞亞貝斯亞貝巴大學等邀請,由中科院地質與地球所、地理與資源所、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等科學家組成的科學考察團已於2007年12月8日啟程,前往衣索比亞和肯亞進行為期20天的東非大裂谷科學考察。此次科學考察活動主要目的包括探索東非大裂谷形成與演變的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地質構造和地質作用;地表低凹形成的構造理論;東非大裂谷未來變化可能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如火山爆發土石流、洪水等自然災害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大裂谷地區生態環境的變化對全球的影響;人類起源和進一步探討與非洲地區的合作。
科學考察行程
- 8月2日 抵達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 8月3日 駕車至海拔2500 米的臣查山,探訪多澤族人以及他們傳統的編織文化和用竹子建造的房屋。從這裡可觀察到大裂谷兩邊山地的各種植物和山地生態。
- 8月4日 早晨到達尼科野生公園,近距離觀察斑馬、韋恩大羚羊、瞪羚以及多種低地鳥類。下午乘船到查莫湖,那裡有長達6米的野生鱷魚、河馬和鵜鶘,是觀察和研究湖區野生動物的好地方。
- 8月5日 考察阿瓦薩地區,在那裡可以看到阿瓦薩湖全景,大裂谷湖區生態一目了然。
- 8月6日 進入熱帶雨林區,主要考察熱帶雨林的生態結構。
- 8月7日 繼續考察雨林無人區的鳥類和植物。
- 8月8日 進入巴里山國家公園,研究衣索比亞特有的植物、鳥類和各種哺乳類動物,尤其是中國沒有的野生狒狒。了解原住民奧羅姆人的文化。
- 8月9日 攀登衣索比亞第三高山——圖魯山和哈熱納森林,開始最艱苦的一段行程。
- 8月10日 穿越索夫奧瑪山洞和威比河,考察大裂谷底部地質變化。
- 8月11日 繞過蘭伽諾湖來到奧哈拉野生公園,參觀鴕鳥農場、瞪羚、疣豬、火烈鳥、鵜鶘和其他鳥類。
- 8月12日 橫穿大裂谷到達納扎里斯,觀察火山活動情況。
- 8月13日 駕車至更遠的火山活動更頻繁的阿法區,考察火山噴發情況。
- 8月14日 在阿瓦什探訪當地遊牧民,了解非洲部落文化。
- 8月15日 在亞的斯亞貝巴大學與衣索比亞科學家交流科考成果。
科考內容摘錄
“我這次帶去的項目是東非大裂谷樹輪研究。”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劉曉宏博士仔細地給記者解釋他的課題:“樹木生長過程很容易受到降水、溫度、濕度等氣候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就像‘氣候密碼’,悄悄地‘寫’在樹木的年輪里。我們通過研究樹輪里的各種信息,就可以還原幾百、幾千年前的氣候情況。東非大裂谷是地球上僅有的原始樹種保留完好的地區,這次科考活動應能獲得重要的樹輪資料。”
目前國際上研究古氣候的方法主要有4種,除了樹輪,還有黃土、湖泊和冰芯。這些方法的共同原理是,自然氣候變化作用在當時的樹木、黃土、湖泊里的生物以及冰川上,不同時代的氣候形成不同的堆積層,一層覆蓋一層,結果都被完好地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