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厚群/文
)龜類棲息在地球上已有二億多年歷史,是最古老的動物之一.我國古代人們稱龍、鳳、麟、龜為“四靈”,其中前三者都是人們賃想像而虛構的,唯獨龜才是實實在在的爬行綱、龜鱉目、龜科動物。
早在原始社會,龜就作為部落氏族的圖騰受到至高無上的崇拜,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古人以灼龜甲使其裂變成為五花八門的“龜象”來預測吉凶禍福。自商代始,凡開國慶典、皇帝登基、出征、祭祀等重大活動都先用龜甲裂紋來占卜,並用刀刻其內容傳示後代,形成了我國最早的有形文字――甲骨文。這是中華民族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在漢代,皇帝授給諸侯、丞相、大將有龜形印扭(柄)的金印,調動軍隊的兵符亦稱“龜符”,並鑄“龜鼎”為國家重器。唐朝時,五品以上官員的佩帶都以龜為飾,並用龜甲作通行貨幣。宋、元、明代,凡廟宇和帝王靈堂均雕塑石龜馱碑鎮邪,以示吉祥、
龜是長壽動物。因龜類都耐飢餓,耐缺氧,抗感染,不生病,是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所以壽命一般可達100歲以上,1000年以上的老龜也不鮮見。湖北武昌公園曾收藏一隻來自神農架的黃板金龜,全長為1.4米,體重達30多公斤,據專家測算年齡約3200歲,堪稱動物界目前已知的“老壽星”。因此,人們便以“龜齡”來比喻、頌揚受尊敬的老者,祝壽時常送給“龜鶴齊齡”或“龜齡鶴壽”之類匾牌,比任何其他禮品都珍貴無比
龜有靈性,有感情。龜本身是膽小的動物,但家養的龜能主動接近主人,並能表達高興、求食等感情,當久別重逢時則依戀之情更濃。據報導,被放生的龜連續多年回家“探親”的故事;安徽肥西縣北張鄉圩丁村丁文倉,自他父親7歲時從市場上買回的一隻受傷烏龜放生後,連續77年的每年春天都回家探親一次被傳為佳話;更有天津“奇龜流淚謝放生”、瀋陽“老龜‘揮手’謝恩人”、“海龜百里尋水兵”、“老山龜含淚動手術”、“老龜識途”等傳奇故事。
龜是集觀賞、食用、藥用於一體的有益於人類的珍貴動物。龜肉鮮嫩香酥,營養豐富,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食療佳品;龜甲是傳統的名貴中藥材,且頭、血、臟器等都入藥,具有滋陰補腎、清熱除濕、健胃補骨、強壯補虛等多種功能。對治療哮喘、氣管炎、腫瘤及多種婦科疾病療效顯著。特別是龜血有抑制癌細胞的特殊功效,而構成龜體的特殊長壽細胞能幫助人們延年益壽。我國有龜類5科18屬37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種(四爪陸龜),二級保護動物7種。近年又從海外引進了部分珍稀品種,如大、小鱷龜等.人們通常把烏龜作為30多種龜的代稱,其實烏龜是龜科烏龜屬中的一種,又叫草龜或泥龜。(轉自: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