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惠興

龔惠興

龔惠興,1940年7月19日出生於上海,航天遙感、光電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 龔惠興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是紅外光電技術的空間套用。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龔惠興 龔惠興

1940年7月19日,龔惠興出生於上海市浦東新區。

1958年7月,龔惠興畢業於上海市東昌中學,9月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自動控制理論專業學習。

1963年7月,龔惠興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9月進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就讀自動控制專業研究生。

1967年年底,龔惠興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生畢業。

1968年1月,龔惠興分配到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航天遙感室主任、副所長、總工程師、研究員(1986年晉升)、博士生導師(1991年被批准)。

1991年3月,龔惠興在海外國語學院英語培訓班(至1991年6月)。

1992年1月,龔惠興擔任“神舟”號載人飛船套用系統總設計師(至1994年1月)。

1994年1月,龔惠興擔任國防科工委(現總裝備部)衛星有效載荷及套用專家組專家。

1995年,龔惠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遙感技術)。

1997年1月,龔惠興擔任國家863高技術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

1998年1月,龔惠興擔任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學部副主任。

1998年5月,龔惠興參加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三期黨外知名人士研討班(至1998年6月)。

1999年1月,龔惠興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兼職院長。同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2000年1月,龔惠興擔任任總裝備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兼職委員。

2001年12月,龔惠興擔任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至2006年4月)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龔惠興早期從事紅外地平儀研製,用於中國通訊衛星飛行姿態測量。70年代中期起,在國內首先進行航天紅外遙感儀器--可見紅外掃描輻射計的研製,解決了系統設計、性能檢驗和輻射定標方法,提出增加海洋觀測通道,為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的成功、衛星海洋遙感提前起步和使中國航天遙感從膠片攝影發展到光電傳輸探測作出了貢獻。提出並完成了風雲一號-03、-04星的十通道掃描輻射計的研製,該衛星2000年起被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列為國際業務衛星。1992年~1994年初任國家載人飛船工程套用系統總設計師,推進了中國航天遙感和空間科學實驗技術的發展。提出並研製了“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在神舟三號飛船上運行試驗成功。成功地進行了多次生物材料的空間微重力長晶試驗。

  • 承擔項目
龔惠興擔任國家863計畫航天航空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顧問,973某航天光學遙感項目專家組長。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87年增加2個探測通道用於海洋水色觀測的建議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9年低溫面源黑體成為中國在200—320K溫度範圍的黑體輻射標準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1年中國科協首屆優秀科技建議一等獎第一名
1991年關於我國風雲一號氣象衛星一星多用的建議省部級一等獎
1992年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可見紅外掃描輻射計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
1993年風雲一號甚高解析度掃描輻射儀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1994年空間蛋白質晶體生長裝置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5年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原理性樣機及航空校飛省部級一等獎
1998年風雲二號地球同步氣象衛星專通道掃描輻射儀省部級特等獎
2000年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十通道掃描輻射儀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4年S2-3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榮譽表彰

時間項目名稱
2000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2004年3月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2004年6月第五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88年04月至1993年02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上海市)委員
1993年02月至1998年01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上海市)委員
1997年國家863高技術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
1998年03月至2003年0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03年03月至2008年0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08年03月至2013年0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