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重慶巫山,境內峰巒起伏,林木蔥鬱,峽江秀麗,風光如畫。自古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素有“渝東門戶”之稱。既是國家級旅遊勝地,又是著名的“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在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巫山人民世代勤勞耕作、繁衍生息。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高唱號子,由此孕育產生了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瑰寶——龍骨坡抬工號子。
由來
龍骨坡抬工號子發源地廟宇鎮是重慶巫山、奉節、湖北建始三縣的交匯中心,四周山巒起伏,中間為平壩,著名的龍骨坡古人類遺址在其境內。此處目前已知最早的人類遺存可上溯到距今204萬年前的“巫山人”,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先民們無論在狩獵或田野勞作、修造洞穴時都需要搬運、需要群體合作。從刀耕火種的遠古到現代社會,在生產生活中,不論是建造房屋、架橋鋪路都要抬運石料或建材。千百年來在這繁重的體力勞動過程中逐漸唱起了號子,以釋放緩解疲勞。抬工們通過吼唱號子,抒發內心感情,使集體步力合一,輕鬆協調,振作精神,加強勞動紀律性。龍骨坡抬工號子又叫抬幫號子,是由數名或數十名身強力壯的男性青壯年組合而成。
龍骨坡抬工號子旋律優美、節奏明快、唱詞樸實、韻轍嚴謹、內容豐富、風趣幽默,給人以一種極為和諧的美感,其中蘊含了巫山人民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識。龍骨坡抬工號子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是具有巴渝文化特色的民間藝術。
龍骨坡抬工號子根據音樂速度分為兩大類:快腿號子和慢腿號子。路面平、寬的採用快腿號子,歌詞內容豐富,風趣幽默,曲調歡快、高亢。如《啄啄號子》、《倒採茶》等。崎嶇山路,上陡下滑,採用慢腿號子,歌詞內容靈活,無固定歌詞,多以報途中遇到的路況為主,(稱之為“報靠”)採用問答方式,前後統一。如《喲嗬號子》等。龍骨坡抬工號子旋律的特點是:節奏規整,領和對稱,速度平穩,曲詞風格較簡單、樸實。除領唱者在每句的開頭稍有變化外,和者均採用同樣的曲調以襯詞伴和,只是終止時才把節奏拉長,突然停頓,表示一段唱完又起一段或宣布休息。
龍骨坡抬工是根據所抬物體的大小、重量來確定抬杠人數。分為2槓、4槓、6槓、8槓、12槓、16槓、32槓等,第一槓的前槓叫“尖子”,最後一槓的後把叫“把子”,中間槓的叫“窩子”。“尖子”是靈魂人物,負責領唱,指揮整個抬工隊伍,控制行進速度,協調步伐,並負責通報行進途中的路況如“前面有坳靠”(難走的路)、“右邊一個包”(右邊有石頭或土堆)。後槓根據“尖子”的通報,用號子回應,表明已知路況,好在行進途中加以克服。“把子”是整個抬工隊伍的舵手,負責隊伍的方向。前後相互配合,達到步伐整齊統一。
龍骨坡抬工所用的工具為:槓:“槓子”分為長槓和短槓兩種,一般用結實的雜木做成。長、短槓是根據物體的大小、重量來分。中間略粗,兩端略細。槓的兩端在肩抬處各有一小圓弧,便於固定肩抬位置,達到力量平衡對稱。榴:“榴”為一種分力工具,有4榴、6榴、8榴、12榴、16榴、32榴等。用結實的雜木製作,從4榴到32榴,由細到粗由短到長。故加長榴用以分力(當地稱“通城”或“通榴”)。杵:“杵”又叫打杵子,是抬工用於杵路以幫助維持身體平衡或在路途中換肩歇氣和分力的工具。上細下略粗,頂端成凹狀,用於“杵”與“槓”的支點。絛:用於物體與“榴”的連線,一般用竹篾編織而成,現也有改用鐵絲或鐵鏈(稱“鐵虹”)代替。扣:“扣”分大扣、中扣、小扣,用竹篾編織而成,現也可改用粗麻繩代替。用於“榴”與“榴”、“榴”與“槓”的連線。
歷史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經歷了從勞動產生了音樂並演變成為可以獨立存在的民間音樂形式,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地域文化現象。以龍骨坡抬工號子為基本素材的音樂作品男聲四重唱《三峽抬工號子》搬上舞台極受歡迎,參加了重慶市文藝調演並獲獎;《三峽抬石歌》也是以龍骨坡抬工號子為素材創作的男聲小合唱,在全國“群星獎”比賽中獲得銀獎。我縣自推出“問郎幾時來”大型文藝晚會以來,堅持為“陽光三峽游”的中外遊客每天演出。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原生態“龍骨坡抬工號子”。
傳承意義
由於時代的飛躍發展和社會生存力的快速進步,先進的生產工具特別是大型運輸機械的出現改變了原有繁重的體力勞動方式,人們思想意識的轉變使眾多古老的民俗現象逐漸消失。“龍骨坡抬工號子”傳承都是靠上輩口傳心授,這對於資料整理工作極為不利。加上老一代抬工相繼去世或年邁體衰不能再抬再唱,“龍骨坡抬工號子”瀕臨滅絕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