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簡介
品種認定編號:蒙認稻2007001號
品種名稱:龍粳13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興安盟農研所
審定情況:2004年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黑審稻2004006。
品種來源:由黑龍江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採用花葯離體培養方法育成。
性狀描述
植株:緊湊型,主莖11片葉,株高74.5cm。
葉:出苗至拔節前葉色深綠,葉鞘綠色。
穗:長14.5cm,單穗粒數平均70粒左右。
籽粒:橢圓型,無芒,穎尖淺褐色。
品質:2003年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糙米率83.5%,精米率75.1%,粒長5.4mm,粒寬3.1mm,堊白米率1.0%,堊白度0.1%,直鏈澱粉17.77%,膠稠度69.8mm,鹼消值7.0級,粗蛋白質8.31%。
品種來源
龍粳13號由黑龍江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2004年審定推廣。2002年黑龍江省農業良種化工程中標品種。2004年獲品種保護權,品種權號CNA20020262.6。2005年在省黑龍江省農業良種化工程成果轉化中再次中標。
特徵特性
主莖11片葉,插秧栽培125~130天,需活動積溫2280~2330℃。株高90.0厘米左右,穗長17.5厘米,每穗粒數70粒左右,不實率低,千粒重26.0克,無芒,穎尖淺褐色。株型收斂,劍葉較短且開張角度小,整齊一致,分櫱力強,抗稻瘟病性強,耐寒。省生產試驗產量較對照平均增產11.3%,一般產量水平7500~8500公斤/公頃。米粒細長,清亮透明,口感好,食味評分83.0分。米質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優質食用稻米二級標準。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水稻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產量469.88kg/畝,比對照合江19增產15.6%。
平均生育期136天,比對照晚1天。
栽培要點
1.採用旱育苗移栽技術。中等肥力地塊參考施肥量:畝施磷酸二銨10kg,尿素20~24kg,硫酸鉀7kg。
2.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10℃活動積溫2300℃以上的種植區種植。
3.旱育稀植插秧栽培。一般4月15~25日播種,5月15~25日插秧,插植規格30×13厘米,每穴3~4株。插秧後保持淺水層,7月初曬田,復水後間歇灌溉。中等肥力地塊,參考施肥量二銨100公斤/公頃、尿素250~300公斤/公頃、硫酸鉀75~100公斤/公頃。2.5葉前注意控制苗床溫度,以防早穗發生。
適宜區域
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下限、第三積溫帶及第四積溫帶上限。
水稻品種(二)
水稻,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約1.2米,葉長而扁,圓錐花序由許多小穗組成。所結子實即稻穀,去殼後稱大米或米。不定根發達,穗為圓錐花序,自花授粉。稻的主要生產國是中國、印度、日本、孟加拉、印度尼西亞、泰國和緬甸。其他重要生產國有越南、巴西、韓國、菲律賓和美國。上個世紀晚期世界稻米年產量平均為4000億公斤左右,種植面積約1.45億公頃。世界上所產稻米的95%為人類所食用。 |
禾本科 |
鬚根系 |
延粳21號 | 8優682 | 中粳69優8號 | 延引一號 | 早桂1號 | 延粳25 | 特優216 | 協優贛26號 | 延粳22 | 延粳20號 | 贛早秈50號 | 龍糯2號 | 龍粳13號 | 粵香占 | 天優998 | 綏粳6號 | 延引5號 | 延組培1號 | 延粳19號 | 延引6號 | 延粳26 | 延粳24 | 延粳23 | 松粳5號 | 淮稻7號 | K優88 | 津粳雜4號 | 津優29 | 晶甜3號 | 南粳41 | 淮稻8號 | 常優1號 | 贛早秈51號 | 威優111 | 甬秈57 | 華優廣抗占 | 中優752 | 蘇香粳2號 | 徐稻3號 | 博優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