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
![雙穗禾](/img/b/ba3/nBnauM3X2YTN3kzNxITOxMzN1ITMykDM5IzMwADMwAzMxAzLyk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據《史記·魯周公世家》中曾記載,周成王十一年(公元前一千零三十二),唐地出現了“異畝同穎”的祥兆,田畝里長出豐滿肥碩的雙穗禾,被稱做“嘉禾”,進獻於周成王,成王將它轉獻周公,並作《饋禾》,周公受禾,又作《嘉禾》表示嘉許。
發現
據萬新才介紹,他於2009年9月20日在東鄉縣虎圩鄉陳橋村的稻田觀察水稻長勢時,意外發現一株長著雙穗的禾苗,該禾苗在劍葉處長出一株稻穗,在倒二葉節上也長出了一株稻穗。28日,他又在附近發現第二株雙穗禾。據了解,此種現象在國內甚至世界都極其罕見。
研究
據萬新才一個多月的觀察,早先發現的一稈雙穗禾生長特性與其他禾苗基本一致,但早熟半個月,植株其他禾苗矮五厘米,雙穗禾共結稻穀305粒,且穀粒黃熟度高,產量較普通水稻高出兩成。另一株雙穗禾則與其他水稻生長期相同,植株更矮,結稻穀僅77粒。為進一步研究,萬新才把兩株雙穗禾的稻穀分為四份,明年春播時將分為四個實驗區播種實驗。
專家看法
江西農業大學科技處處長黃英金教授表示: 一稈雙穗禾現象較為罕見,雙穗的生長有兩個可能:一是由於植株體內生長狀況異常造成腋芽分發;二是有可能受某個突變基因控制。如果2010年實驗稻有遺傳母株一稈雙穗的現象,就可以證明是基因突變,那么培育出雙穗雜交稻進行大面積推廣 ,意義將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