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鎮[河南省唐河縣龍潭鎮]

龍潭鎮[河南省唐河縣龍潭鎮]

龍潭鎮地處豫鄂兩省結合部,唐河縣城西南32公里,東臨湖陽鎮,西接蒼台鎮,北連郭灘鎮和黑龍鎮,南與湖北省棗陽市毗鄰。龍潭鎮轄區98平方公里,現有9.2萬畝耕地,4.6萬人,21個行政村,118個自然村,282個村民小組,是一個典型的平原農業鎮。全鎮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3.09億元,財政收入完成359.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1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6‰。 龍潭鎮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該鎮中徐村、韓莊、北蓼河支流上,現存留壩基一段和南北水渠溝各一條,為漢代水利工程———漢壋遺址。

鎮名來歷

龍潭鎮,又名漢龍潭,原名黃家莊。據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奶奶廟碑文載:“漢龍潭,唐邑古鎮也,始於黃,興於龍。龍者水也,水患至,唯此地汲水,汲水者是為旱龍,故崇名耳。”沿用至今。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趙河保(今龍潭鎮趙河村)。民國2年(1913年)屬沘源縣。民國10年(1921年)設龍潭鄉,屬湖陽區。民國12年(1923年)屬唐河縣湖陽區·。民國30年(1941年)設龍潭聯保,屬湖陽區。民國36年(1947年)12月解放,屬唐南縣(愛國民主政府駐祁儀)第四區(區公所駐龍潭)。民國38年(1949年)5月,併入唐河縣,屬第九區(駐龍潭)。1955年9月龍潭區撤,屬湖陽區。1956年2月,撤區,其境設龍潭中心鄉。1956年12月恢復區,仍屬湖陽區,中心鄉改為一般鄉。1958年10月屬湖陽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屬湖陽區,境內設龍潭、王槽坊、楊廟3個小公社。1963年5月撤楊廟公社,其境設龍潭、王槽坊2個人民公社,仍屬湖陽區。1968年8月撤區並社,王槽坊公社併入,成立龍潭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龍潭鄉。1997年撤鄉設鎮。。

農副產品

唐河的支流蓼陽河、礓石河從龍潭鎮自東向西穿過,境內修有太山水庫、五七壩水庫等,水利條件較好。龍潭鎮是省農科院重點科技成果轉化實驗示範基地,1997年被中國農科院確定為科技示範基地,2001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科技示範鎮。全鎮農業資源豐富,產品科技含量高,品質優良。是唐南重要的棉花、小麥,花生、無籽西瓜、Bejo甘藍生產基地和高產開發鄉鎮之一,每年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及三年的四萬畝(已完成二萬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總投資1700萬元,)極大的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

龍潭鎮畜牧業發展規劃不斷壯大,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龍潭鎮堅持以專業廠建設為重點,以標準化生產為方向,走專業化的黃牛繁育道路。目前已建成以嚴營村黃牛繁育場為代表的高科技、高標準專業廠4個。畜牧業上形成了以黃牛、生豬、波爾山羊、良種獺兔和蛋雞為主的養殖基地。

工業發展

龍潭鎮工業發展迅速。植物油加工、棉花加工、麵粉加工、食品加工和手袋生產比較發達,形成了比較完備的以農業資源為主的加工業體系。同時,該鎮大力唱響招商強鎮的主旋律,最佳化招商環境,真正做到引得來,留得住,發展的好,2006年共引資1.1億元,新上項目13個,其中工業項目5個。

交通狀況

龍潭鎮交通便利,有至唐河、新野、襄樊、棗陽的二級油路,東接省道49線,交通四通八達。通信事業日新月異,電力事業發展迅速,有35千伏變電站一座,台區81個。21個行政村,村村通電,通電話,通有線電視。

龍潭鎮圍繞“植樹造林,綠化祖國,造福後代”的林業政策,大力開展平原綠化建設,使該鎮成為速生用材林為主、生態林為補充、適度規模經濟林的林業發展態勢。目前該鎮農田林網控制率在90%以上,林木覆蓋率達18%。

村鎮發展

鎮區規劃面積4.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平方公里,有井字型街道8條,呈四縱四橫格線狀分布,交通便利。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三星級城鎮”。全鎮建有專業市場四處,服裝、百貨、布匹、副食、蔬菜、肉蛋、瓜、果、建材、農資、畜禽交易等市場齊全。2006年3月由新時代生活廣場老伴王峰投資800萬元在集鎮建成日常生活用品超市和高檔家電、家具二個超市,運行良好。集鎮從業人員5000多人,日上市流量約2萬人次,年商品零售額達2000多萬元,市場繁榮,經濟活躍,政治穩定,治安良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