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洞遺址

經專家初步鑑定,和縣猿人頭蓋骨系三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屬中更新世。 1981年9月8日,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將龍潭洞“和縣猿人”遺址,定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元月,經國務院批准,“和縣猿人”遺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潭洞遺址
又名和縣猿人遺址,或龍潭洞和縣猿人遺址.在安徽巢湖和縣境內.
在縣城西北45公里的陶店鄉汪家山北坡。地居長江下游,位於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之間中間地帶。構成洞穴的地層系寒武系白雲岩,洞穴高出海平面23米。1973年冬,陶店鄉農民興修水利時,發現龍潭洞內埋藏著豐富的脊椎動物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省、縣考古工作者聯合考查,於1980年11月4日掘出一具完整的猿人頭蓋骨,一塊左下側下頜骨碎片和三個零星的牙齒。這個頭蓋骨,中等大小,腦殼厚,額骨低平,眉骨粗隆,從冠狀縫、矢狀縫、人字縫尚未癒合推測,和縣猿人頭蓋骨為20歲左右的青年個體。並發現有粗陋的石器、骨器和火燒的骨片、灰燼等遺蹟。在同一洞穴堆積層中,還發現哺乳類動物化石25種,加上鳥類、爬行動物化石共有50多種。其中有北方生長的腫骨鹿、劍齒虎、巨河狸;南方生長的劍齒象、中國狨、鬣狗等。龍潭洞遺址的動物化石,種類多,分布密集,是一個南北之間過渡性的動物組合,這為研究古代氣候、古動物群等提供了新的重要線索,也為研究地質、水文等學科提供了實物資料。經專家初步鑑定,和縣猿人頭蓋骨系三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屬中更新世。它的發現,為研究人類起源與發展,研究南方和北方古人類的共性和差異,以及探索中華文化淵源和長江階地的發育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1981年9月8日,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將龍潭洞“和縣猿人”遺址,定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元月,經國務院批准,“和縣猿人”遺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