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龍池鯽魚二首
【創作年代】20世紀
【作者姓名】張通之
【文學體裁】五言詩
作品原文
龍池鯽魚二首
(一)首小殊常鯽,鱗金類鯉魚。鄉人夸異味,每食必無餘。
(二)龍非池中物,龍去剩此鯽。龍在誰敢屠,鯽在人爭食。
作品譯文
(一)龍池鯽魚和普通的鯽魚不同,頭很小,魚鱗略帶金黃色,類似鯉魚,鄉人都誇讚它的異乎尋常的味道,每次飯桌上龍池鯽魚,必定一無所剩。
(二)在傳說中,龍池過去確實有龍盤踞,但是這小小湖泊哪能容納得了它。後來龍一躍而去,只剩下龍池鯽魚。龍在的時候,大家怕驚動它,連鯽魚也不敢捕撈屠殺。現在龍離開了,大家爭著捕食美味的龍池鯽魚。
作品賞析
這兩首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文史學家、六合鄉賢張通之描寫龍池鯽魚的作品,第一首寫龍池鯽魚的形態和味道,第二首寫龍池鯽魚的傳說故事。仔細品位第二首詩,可能他還包含一個隱喻: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江寧織造府曹雪芹家以龍池鯽魚進貢上餐,受到稱讚,後成為貢品,於是只有身為天子龍種的皇帝才能吃到,普通民眾就很難吃到了。到了民國時期,皇帝下台,實行共和,好比天子“龍”離去了,因此龍池鯽魚又回到民間的餐桌上。
張通之的詩文清新淡雅,不事雕琢。以上兩詩,詩如打油,聊聊數語,詼諧中透出莊重,將龍池鯽魚活現出來。他不僅在詩文書畫上有所建樹,最值得稱道的是其有關南京美食的推介。他撰寫了南京兩大美食名著之一《白門食譜》(另一部為袁枚的《隨園食單》),對南京特產有詳盡的介紹,如聞名遐邇的南京板鴨、美人肝、蘆蒿等。這裡介紹的是六合龍池鯽魚,他在《白門食譜》中還將龍池鯽魚與玄武湖鯽魚進行了比較:“後湖(即玄武湖)之鯽魚大者一尺余,不易得。……其味絕佳,與六合縣龍池鯽魚相似。六合龍池鯽魚頭小而鱗帶金色,土人以為龍種。後湖在古代亦有黑龍飛躍升天,故湖曾雲玄武,此魚豈亦龍種乎?”可見他對食物的仔細觀察和深入研究。書中他還介紹了“三坊巷鄭府燒大鯽魚”和“三鋪兩橋陶府酥魚”兩道菜,以及他們的特色燒法。由此可見,他對鯽魚是情有獨鍾,是當之無愧的美食家。
作者簡介
張通之,名葆亨,字通之,南京六合人。他對龍池周邊的人文、風景了如指掌,還寫有《龍池上聽松濤》等詩,記述了他遊覽龍池的見聞。據民國《六合縣誌續稿》記載,張通之在1909年(清宣統元年)選為拔貢,準備就任河南之職時,正遇母喪,根據清律必須守孝三年,因此未能赴任所。不久,辛亥革命爆發,歷史進入了民國時期,他也無意仕途,於是甘於清貧簡樸的生活,以吟詩作詞和撰書繪畫為樂事。1912年(民國元年)之後,張通之先後執教於金陵女子大學、蠶桑職業專業學校、私立鍾英中學等大中學校,桃李滿園,聲名頗顯。抗戰勝利後,南京成立通志館,他受盧前之聘為《南京文獻》雜誌編纂,並與汪東培、胡小石等南京籍著名文人雅士交遊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