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2億元,較上年增長13%,是“十五”末的2.5倍;固定資產投資55億元,增長20%,是“十五”末的3.6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億元,增長17%,是“十五”末的2.3倍;財政收入18.5億元,增長3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5億元,增長43%),是“十五”末的4.4倍。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23.8︰54.9︰21.3。2011年上半年,潁上縣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5億元,增長12%;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4.5億元,同比增長46.1%,實現增加值39.8億元,增長18.7%;1-7月份實現財政收入18.5億元,增長37.3%。
行政區劃
2004年底,潁上縣轄21個鎮、10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城關鎮、謝橋鎮、南照鎮、楊湖鎮、江口鎮、潤河鎮、新集鎮、六十鋪鎮、耿棚鎮、半崗鎮、王崗鎮、夏橋鎮、江店孜鎮、陳橋鎮、黃橋鎮、八里河鎮、湯店鎮、西三十鋪鎮、紅星鎮、十八里舖鎮、魯口鎮、潁河鄉、建潁鄉、五十鋪鄉、盛堂鄉、關屯鄉、垂崗鄉、賽澗回族鄉、劉集鄉、黃壩鄉、古城鄉。
歷史悠久
潁上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春秋時期設“慎邑”,秦漢置“慎縣”,南北朝稱“樓煩”,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定名潁上縣,迄今已1400多年。這裡曾孕育出“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時期傑出政治家管仲,記載其思想的學術典籍《管子》,博大精深,千古不朽,至今閃耀著真理的光輝。“一代名相澤後世”,當代又誕生了學界大師常任俠、文壇大家戴厚英、兩院院士鄭守仁、陳國良等一代名流。淮河水、潁河柳見證了他們的成長足跡。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造就了特色各異的人文自然景觀,其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在整個淮河流域獨樹一幟。有“東方芭蕾”之稱的潁上花鼓燈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管鮑祠,青磚灰瓦,典雅幽靜,傳揚著感人至深的管鮑佳話;頗具蘇式園林風格的尤家花園,“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改革開放以來潁上人民創造的小張莊和八里河兩個生態環保“全球500佳”名揚四海,堪稱奇蹟。享有綠洲仙境美譽的小張莊,首開我國生態環保與旅遊農業先河。八里河風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風景區,迪溝風景區雙雙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八里河南湖公園,景點壯觀,湖光勝景,如詩如畫。迪溝風景區集自然生態、城鎮園林、佛教聖地於一體,讓人流連忘返。2005年潁上被評為安徽省首批旅遊經濟強縣,潁上正在成為中原大地迅速崛起的旅遊觀光勝地。抓住合阜高速公路全線通車的機遇,率先在全市開通“景區直通車”,生態游、農家樂、水鄉游成為新亮點。
潁上地肥水美
物產富饒。這裡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水資源尤為豐富,素有“五河三灣七十二湖”之稱,水域面積2.5萬公頃,全年可供利用水資源總量8.7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95億立方米。國家投巨資建設的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等一批治淮重點工程的相繼竣工、投入使用,終結了潁上千百年來洪患災害頻繁的歷史。潁上盛產糧食、林果、蔬菜和畜禽、水產品等,總產量均居安徽省前列,是全省畜牧水產十強縣、首批安徽省旅遊強縣、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國水利建設先進縣、全國生態農業示範縣、全國勞務輸出示範縣。潁上礦產資源豐富,鐵礦儲量近億噸有待開發。在縣境北部300平方公里範圍內蘊藏著100多億噸優質煤炭。已經投產的國家特大型礦井謝橋煤礦,煤炭年產量800萬噸。劉莊煤礦是國家“十一五”能源建設重點項目,設計年產800萬噸,是國內一流的安全高效、環保型、數位化的特大型礦井。年產300萬噸的羅園煤礦即將動工興建。到2010年,潁上縣原煤年產量將突破2200萬噸。投資5億元的國投新集集團工業輔助中心正在籌建,依託煤炭資源規劃的4×60萬千瓦劉莊電廠項目進入國家發改委評優階段。以煤汽化為龍頭,以合成氨、煤制油為發展方向,總投資630億元的潁上煤化工基地規劃編制工作已全部完成,全縣煤電、煤化工產業鏈即將形成,潁上建設華東乃至全國能源城的前景廣闊。
潁上區位優越
交通暢達。地處腹地開闊的黃淮大平原,占有呼南應北、承東接西的地理優勢。阜(陽)淮(南)鐵路橫貫全境,與大京九、津滬線相連,為華東地區第二通道。縣城距大京九鐵路紐樞阜陽站和阜陽飛機場不到60公里。合(肥)淮(南)阜(陽)、阜(陽)六(安)高速公路和規劃建設中的淮北至安慶高速公路縱橫全境,東連京滬高速,西接京珠高速。105國道與102、224、328省道在境內交匯。全縣鄉鄉鎮鎮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淮河、潁河流經潁上200多公里,通江達海,潁河潁上船閘於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全縣境內形成了鐵路、公路、水路三位一體、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並建成了復蓋全縣的光纖傳輸、數字交換、移動通訊等現代化通信網路。
潁上蓄勢勁發,迅速崛起。今天的潁上充滿著生機、活力和希望,展示著精彩、神奇和輝煌。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潁上,正處在千載難逢、前所未有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縣委、縣政府堅持工業化、城鎮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三位一體縣域經濟發展戰略,搶抓新機遇,謀求新突破,實現新跨越。堅持工業強縣戰略,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煤炭、農產品等資源優勢為依託,著力實施工業突破。園區經濟勢頭良好,工業園區8平方公里實現了“五通一平”。溫州產業園發展框架初步形成,縣循環經濟園區總體規劃及控制性詳規已獲批准。
潁城建設日新月異。修編了2008年至2030年《潁上縣城市規劃》,明確城市定位,建設富有皖北特色的濱水園林城、管仲文化城、新型能源城、文明易居城、平原旅遊城。縣城人口到2010年將接近20萬人,達到中等城市人口規模,建設用地將達到20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累計投資3.58億元。污水處理廠正式運行,鋪設管網29.7公里,新城區全面實現雨污分流,城北生態保護與城市綠化建設榮獲“安徽人居環境範例獎”。
小城鎮建設紮實推進。2008年小城鎮基礎設施投資2.2億元,重點實施了中心鎮和小集鎮基礎設施配套和鎮容鎮貌整治,新建房屋35萬平方米,新修水泥路面32萬平方米,鋪設排水管道40公里,新增綠化面積12.6萬平方米,城鎮設施逐步完善,功能不斷增強,面貌明顯改觀。迪溝鎮被命名為“國家發展改革試點鎮”、“國家園林城鎮”,迪溝濕地公園被批准為“國家濕地公園”。八里河鎮被評為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物華天寶、鍾靈毓秀的潁上已經進入歷史發展的最好時期,勤勞勇敢而又務實創新的潁上人民願與八方有識之士攜手擎偉業、協力創輝煌。潁上已成為上下關注、八方看好的投資熱土,客商雲集,商機無限,一個和諧新潁上正在江淮大地迅速崛起。
文化
潁上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這裡曾孕育出“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時期傑出政治家管仲,記載其思想的學術典籍《管子》,博大精深,千古不朽,至今閃耀著真理的光輝。“一代名相澤後世”,當代又誕生了學界大師常任俠、文壇大家戴厚英、兩院院士鄭守仁、陳國良等一代名流。淮河水、潁河柳見證了他們的成長足跡。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造就了特色各異的人文自然景觀,其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在整個淮河文化中獨樹一幟。
潁上花鼓燈
潁上花鼓燈被國務院正式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花鼓燈是安徽省優秀的民間藝術,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作為漢民族舞蹈的代表之一在舞蹈藝術中有著廣泛影響,是安徽省流傳較廣、參與人數較多、較為豐富多彩的一種民間歌舞藝術。花鼓燈主要流行於淮河、潁河地區,歷史悠久,清朝乾隆年間就在民間極為盛行。潁上是花鼓燈的故鄉。據《鳳台縣誌》記載,花鼓燈“歷史悠久,宋代就流傳於淮河流域的鳳台、懷遠一帶”。民間傳說,包公放糧賑濟,百姓為感恩德,以“玩鼓燈”的形式歡慶,相沿至今。
花鼓燈藝術熱烈、奔放、優美、細膩,較為充分地體現了漢族民間歌舞的特點,主要由舞、歌、鑼鼓演奏組成,以音樂、舞蹈、燈歌相結合的藝術形式,通過情節和人物來表現生活事件和群體情緒,它把情節性的雙人歌舞與情緒性的集體歌舞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比較完整、系統的民間歌舞藝術,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民俗特徵,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表現。興盛時期,花鼓燈形成了以地域為特點的懷遠、鳳台和潁上三大流派,湧現了《搶板凳》、《搶手絹》、《遊春》等完整的有人物有情節的傳統舞蹈節目,產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民間藝人。
唐佩金、黃西城、王傳仙、曹樹芝等傑出藝人為花鼓燈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潁上花鼓燈來源於生活,創造在民間,主要歌唱政通人和、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的太平盛世,展現淮河兒女的禮儀風情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熱情、奔放、優美、細膩,充分體現了漢民族民間歌舞拙樸、原始的特點和風貌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與嚮往。
飲食文化
八里河魚宴:八里河風景區是皖北重要的魚米之鄉,水產基地,盛產有副產品和四大家魚。八里河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大湖泊,湖中盛產50多種魚類。八里河的魚風味獨特,入口鮮嫩,是皖北的當家品牌,人們以食八里河的魚為榮。八里河能推出二十種做法的全魚宴,大鰱魚頭絲毫不遜色於天目湖魚頭,八里河的大米也是香飄四方,池藕甘甜綿長,八里河銀魚、茭白也別具風味,形成了深厚的八里河飲食文化。
風景名勝
潁上縣擁有的風景名勝主要包括:
八里河風景區
景區介紹八里河風景區位於安徽省潁上縣南部的八里河鎮。南臨淮水,東瀕潁河,北距潁城8公里,西迄阜陽60公里,東南距合肥170公里。其主園區即世界風光、錦繡中華、碧波遊覽區占地面積3600畝。風光秀麗,景色迷人,交通方便,信息快捷,賓館山莊,設施齊全,娛樂休閒,服務一流。恰似桃源聖地,猶如蓬萊仙境。享有天下第一農民公園之美稱。真可謂物華天寶禪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佳聲震歐美之邦。“世界風光”微縮了世界名建築希臘宙斯神廟、法國雄獅凱鏇門、德國柏林眾議院、荷蘭風車、巴黎聖心教堂、北海白塔等。天鵝湖碧波蕩漾,魚歡鳥鳴。九曲橋、玉帶橋、蜿蜓曲折,參差錯落。湖心書畫長廊,雕工精細,玲瓏剔透。柳堤綠柳飄逸,裊娜多姿,一派江南水鄉的旖旎風光。錦繡中華集東方建築藝術之特色;融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蘇式園林,小巧奇絕,古色古香;白雀寺廟殿宇軒綠柳掩映,清蓮濯水。人民豐碑,高聳入雲,氣勢雄偉。張公山上,長城逶迤,曲徑通幽。登頂望遠,景區全貌盡收眼底。
碧波遊覽區占地3000畝,你可過長城,走木橋,登臨湖中群島,觀河馬,鱷魚,逗群猴嬉戲,看神龜蟒蛇,同時還能觀賞到蒙古野驢,新疆野馬、蒙古駱駝、海豹、狗熊、長頸鹿、熊狸、黑天鵝等眾多世界珍稀野生動物。六十多個木屋和鐵皮房別具特色,風格迥異,分布在湖中湖柳堤上,置身其間如有隔世之感,恍入蓬萊仙境。漢民俗文化村,載取漢民族在歷史文化進程中的片段,集中展現了當地漢民族六十年代以前栩栩如生的生產生活畫面,一定會使你驚訝不已。湖中湖北側白塔南面的百米天池浴場是你展示泳技、沐浴陽光的天然樂園。
位於世界風光西側的遊樂場,設施齊全,可以充分品味驚險絕倫、舒適愜意的意境。游泳池深淺各異,跳台高低不一,任你選用。溜冰場光滑如鏡,運動自如,可以提供全天候的服務。驚險世界有太空船、章魚、瘋狂老鼠等數種大型遊樂設施,極具挑戰魅力。兒童樂園裡十多種電動系列玩具,使人樂而忘返。北面的百鳥園堪稱華夏第一鳥語林,百種萬隻鳥類在占地40公頃的自由天地里鼓譟爭鳴,比翼齊飛,蔚為壯觀。
八里河鎮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的環境保護全球500佳。煙波浩淼的湖水,景色錦繡的公園,凌空挺拔的望淮塔,氣勢恢宏的太陽橋,飛檐翹角的振風閣,以及連心橋、度假村、無不如詩如畫。中西建築交相輝映,創意精妙,布局嚴整,美不勝收。八里河風景區不僅是風景園林和遊樂世界,而且盛產武昌魚、桂魚、甲魚、銀魚、鰻魚等三十多種水產品。它既是136種鳥類、水禽棲息地,皖北重要的珍稀魚品生產基地,也是阜陽市水資源保護區,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
八里河是大自然的恩賜,八里河風景區是八里河人民的智慧結晶。占地3600畝的主園區是在一片沼澤地上建成的,如今荒灘變綠洲,窪地成公園。潁邑山水巧繪錦繡中華;南湖景致盡收世界風光。她所展示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遊客無不震撼,視為神奇。在錦繡中華園裡,人民豐碑巍然聳峙,不僅記錄了南湖公園的成就,而且銘刻著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八里河人民的深切厚望。李鵬、胡錦濤、田紀雲、鄒家華等曾視察八里河鎮,遊覽了風景區。李鵬總理題詞大災促大變,奮發建家園。田紀雲副委員長為早期景區開發題寫了南湖公園的園名。原省委書記盧榮景稱讚八里河不是江南,勝似江南。原安徽省省長回良玉指出:我們在八里河所看到的旅遊農業別具一格。它沒有好個優勢,但它創造了那個優勢,創造了新的景觀,為農業的發展開拓了一個新的值得研究的命題。這種新的人造優勢,使我們不得不更加堅信,哪裡有強人,哪裡就會創造奇蹟。
八里河風景區無處不風光,無景不迷人。是阜陽市乃至全省的一個旅遊勝地,是人們會議、旅遊、休閒、娛樂的最佳樂園。
八里河風景區門票:門票50元
八里河風景區最佳旅遊季節:八里河風景區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氣候適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鳥語花香,芳香撲鼻,夏季荷塘月色,生機勃勃,秋天碩果纍纍,楊柳輕曳,冬日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最佳旅遊季節在每年的春季,3月-5月。
八里河風景區交通:八里河風景區旅遊路線圖及里程表
1、上海—511—合肥—184—八里河風景區計695公里
2、南京—162—合肥—100—壽縣—76—八里河風景區計338公里
3、商丘—67—毫州—124—阜陽—60—八里河風景區計251公里
4、周口—78—項城市—80—界首—58—阜陽—八里河風景區計276公里
5、南陽—203—信陽—97—潢川—70—固始—82—八里河風景區計267公里
6、徐州—30—蕭縣—33—淮北—72—渦陽—43—蒙城—41—利辛—21—闕疃—75—八里河風景區計315公里
7、安慶—177—六安—97—霍邱—70—八里河風景區計344公里
8、蚌埠—54—淮南—60—鳳台—55—八里河風景區計169公里
9、銅陵—193—合肥—106—淮南—115—八里河風景區計414公里
10、蕪湖—123—合肥—77—六安—167—八里河風景區計367公里
11、黃山—220—蕪湖—123—合肥—77—六安—167—八里河風景區計587公里
12、梁河—85—駐馬店—123—平輿—96—阜陽—60—八里河風景區計364公里
八里河風景區住宿:八里河皖西賓館座落在景色秀美的八里河畔,景區停車場北側,沐浴在“環保全球500佳”的燦爛光輝,掩映在“全國4A級風景區”的藍天碧水之中。
八里河風景區美食:八里河風景區是皖北重要的魚米之鄉,水產基地,盛產有副產品和四大家魚。八里河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大湖泊,湖中盛產50多種魚類,是阜陽市水產狀元。八里河大米、水產、池藕已被國家農業部評為綠色食品,這是2002年底公布的全市17個席位中,八里河名列3席。八里河環境美、水質好,所生產的大米、水產池藕聞名遐邇,暢銷四方。八里河的魚風味獨特,入口鮮嫩,是皖北的當家品牌,人們以食八里河的魚為榮。商家、酒店以八里河的魚為名招攬食家。八里河能推出二十種做法的全魚宴,大鰱魚頭絲毫不遜色於天目湖魚頭,八里河的大米也是香飄四方,池藕甘甜綿長,八里河銀魚、茭白也別具風味,形成了深厚的八里河飲食文化。
魚類:八里河魚類區系以中國平原複合體為基礎,加上近年引進的新品種共50餘種。人工投放養殖魚類青、草、鰱、鱅、為湖內優勢種群。
八里河主要魚類名錄如下:鯉魚、鯽魚、鰱魚、鱅魚、草魚、青魚、赤眼鱒、馬口魚、長春鯿、團頭魴、紅鰭、三角魴、蒙古紅、銀鰾、翹嘴、青稍紅、細鱗斜頜錮、黃尾鰓、銀錮、大鰭刺、斑條刺、寡鱗刺、麥穗魚、棒花魚、黑鰭、似刺鯿、泥鰍、鯰魚、鬍子鯰、黃顙魚、長尾吻、鰻鱺、針魚、旗魚、斑鱖魚、烏鱧、湖鱭、大銀魚、銀魚。
尤家花園
景區介紹尤家花園位於潁上城西五里湖畔,解放前為一處私家園林,始建於清末,占地80多畝,花園四面環水,以“奇花、異草、型松、怪石”著稱,園內小橋流水、亭台軒榭、奇花異草、型松怪石、絢麗多姿;蒼松翠柏、綠蔭疊障、假山長廊、曲徑通幽,整體布局小巧玲瓏,移步換景,具有典型的蘇式園林風格,素有“皖北豫園”的美稱;它既是“天然標本植物園”,也是中原地區的天然植物園。尤家花園(尤家大院)是潁上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被載入《中國旅遊名勝辭典》及《中國旅遊交通圖》。尤家花園由清代兗台府鎮守使(諡號“建威將軍”)尤成章所建;1923年,其子尤蔭軒(尤司令)在完善老園的基礎上,興建第二、三園區,花園始具規模,尤蔭軒為花園起名“遊園”,當地誤以姓“尤”代“游”,一直稱“尤家花園”;1949年解放後,尤家花園被收歸國有,更名“人民公園”,後改為“淮上公園”。尤家花園前後隸屬縣農工組、人武部、計畫委、農委、建委、十八里舖鄉等多家單位管理,其間幾經興衰;2004年,縣委、縣政府決定對尤家花園進行保護性修復,並把花園經營、管理權歸屬劃給縣旅遊局,為尊重歷史,將園名恢復為“尤家花園”,並於2004年9月28日,重新對外開放。
第一園區
第一園區:進門迎面是“青龍盤石”,其後為“三環套月”,剛建園時,“三環”即紅、黃、白三色梅花,共72棵梅花樹樁,按照玄學、八卦之術排列的,類似金庸小說中桃花島的桃花陣,像個迷宮,進入三環之內,邊行走邊觀賞,走對了可以出去,錯了半天走不出來。原來的梅花樹樁已長大成樹,現在三環以麥冬代替,裡面點綴有百年繡球、魚眼梅、紅葉李、桂花、櫻花和紫薇等花木。“三環套月”南面有一太湖石——“玲瓏石”;“三環套月”以東有“梅嶺”,取“十月先開嶺上梅”,見於唐代詩人樊晃的《南中感懷》:“南路蹉跎客未回,常嗟物候暗相催。四時不變江頭草,十月先開嶺上梅”。嶺東南有“風波亭”。在“三環套月”西面有百年“龍鬚棗”,向西為盆景園。
盆景園
盆景園門兩邊為兩棵凌霄,園內有對結白蠟、榕樹樁、三角楓、山茶花、五針松、羅漢松、石榴、酒瓶蘭、梅花、橘子、海棠、瑞香、迎春花等各種盆景200多盆。進盆景園南面為牡丹池,裡面有白芍、牡丹,池南部栽有金桂、季桂和臘梅;池北面為一排古樹,有百年銀杏、柿樹、梨樹、棗樹等,古樹北側為花房;池西為磨盤山。
風波亭
風波亭:原是南宋時杭州大理寺(最高審判機關)獄中的亭名。當年,宋高宗趙構聽信奸相秦檜讒言,誣陷岳飛謀反,一代名將岳飛及其兒子岳雲、部將張憲在風波亭內被殺害。岳飛被害前,在風波亭中寫下絕筆8個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意思是老天爺明白我岳飛精忠報國,一片忠心。岳飛沉冤21年後,宋孝宗昭雪了岳飛的冤案,並將岳飛遺骸遷葬到棲霞嶺下,又將西湖顯明寺改為祭祀岳飛的祠宇,也就是“岳王廟”。風波亭由於歷次戰火而被焚毀。在恢復杭州西湖湖濱景區的人文景觀時,按照宋代樣式和風格在錢塘門附近重建了風波亭和風波橋,並在風波亭旁恢復紀念岳飛之女岳銀瓶的孝女井。園主人尤蔭軒崇拜岳飛,在這裡建風波亭以此表達對岳飛的敬仰之情。
第二園區
過江心亭到第二園區,亭東面溪水中有模仿杭州西湖三潭映月的微縮景觀,這裡取其一潭,為漢白玉質,上面刻有:“如石之白,如玉之潔,不磷不淄,石勵吾節(註:丁丑夏日遊園主人蔭軒題)”。迎面是水榭曲廊,在曲廊東面有讀書堂、松桂亭、白玉塔、向桂樓、靜坐堂、一步兩橋;過曲廊迎面是“摸石、納福”和“洞天佛地”,西面為“童子拜觀音”,在曲廊的西面為“九老扶松”,西南為葛花長廊。園區從東向西蜿蜒的山脈為“九嶺十八峰”,其間點綴著欒樹、木瓜、銀杏、五角楓、皂角、橡栗、朴樹、紫檀、白檀、龍柏、側柏、水杉、柏木、紫藤等幾十棵名貴的古樹以及紫竹、羅漢竹、冷箭竹、八月竹、斑竹、水竹、慈竹等數十種竹子(後來一些品種絕跡了)。東面連線一、三園的蘇堤和二園隔水向望;這裡的假山秀水、亭台軒榭、綠蔭疊障、曲徑通幽、玲瓏剔透,誰為人造,宛若天成。
讀書堂
讀書堂:主體建築3間,為青磚黛瓦,房屋四周十二根石柱,東西兩端的屋脊上各有一隻鴟吻,廊前檐後、橫樑石柱,精工細雕。前後的八根石柱上鐫刻四副楹聯,其中正門兩邊的一副:“漫掃落花且作庭前錦繡,莫驚啼鳥聊為園裡笙簧”(註:丁丑端陽前日,遊園主人蔭軒題)。關於這副對子在當地有一段廣為流傳的的佳話,當年端午節前一天早晨,尤司令從對面住所過了吊橋來到花園內,看到滿地落花宛若置身仙境,一位勤勞的花匠在遠處掃地,落花掃去的部分成了殘缺敗筆。就忙叫花匠停下,他看著看著,突然雅興大發,吟出一句:“漫掃落花且作庭前錦繡”。非常得意,但苦想了半天,對不出下聯。於是就請潁城及阜陽的一些文人雅士在讀書堂前喝茶吟對,到黃昏時分仍沒有對出。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人少鳥多,此時正值百鳥歸巢,鳥兒在旁邊的樹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花匠心想:主人和朋友正在對對子,你們在這個吵什麼!抬手撿起一小瓦塊就要去砸正在鳴叫的小鳥。這時尤司令趕說了聲:“停”!下聯有了:“莫驚啼鳥聊為園裡笙簧”。上下兩句對仗工整,意境深遠,楹聯充分顯示了一種和諧的生態理念。另一副楹聯為:“蓮葉東南臨水檻,柳條西北看山樓”;北面一副:“曲徑通幽紅雨半村飛燕路,迴廊臨水綠楊四面讀書堂”(此兩副都註:蔭軒司令雅鑒西樵褚紀雯敬撰並書,為尤蔭軒好友河南書畫家褚紀雯撰寫並書贈給遊園主人的);另一副:“湖上快尋春到處園林皆書稿,檐前欣覓句無邊風月盡詩材”(註:蔭軒司令雅鑒坤生孫盛林敬撰並書此聯為尤蔭軒好友孫盛林(字坤生)撰寫並書贈給遊園主人的)。
白玉塔
白玉塔:為漢白玉雕成七級佛塔,塔上題:“余性好石,丙子冬,偶謁鳳陽明陵,見此石晶瑩可愛,舟載而歸,命工製成七級浮屠,置諸園中,以資點綴,並賦絕句於後。另孫盛林題詩一首:“縹緲七級勢凌空,白玉晶瑩如此工,省識之人泉石性,巍然常此鎮園中”(註:丁丑端陽節前二日孫坤生題)。另有園主尤蔭軒題詩二首:一為“堅質由來壽世宜,半生珍愛有誰知,為君不惜舟車力,跋涉迢迢費轉移”。二是“潔白晶瑩品質良,更加雕鑿勝尋常,巍然高潔人瞻仰,冀與園亭萬代長”(註:遊園主人題)。另首為:“七級勢巍峨,晶瑩玉無比,白塔在揚州,何時飛來此”(註:丁丑夏五禇西樵題)。據說尤蔭軒慧眼識寶,當年路經鳳陽明皇陵,發現一塊石頭:晶瑩剔透,非常可愛,就重金買回,請能工巧匠,鑑定石質優良,為上等漢白玉石,遂命工匠雕琢成七級佛塔,放置園中,供人觀賞。
葛花長廊
葛花:屬豆科落葉攀援灌木,羽狀複葉卵狀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幼時密生平貼白色細毛,成熟時無毛。總狀花序長15—20厘米,花藍紫;莢果;種子扁圓形,數顆。花期3—4月;花、莖皮藥用,能解毒驅蟲,止吐瀉;莖皮堅韌,可縛物或編織用;花芳香,可供提取芳香油,花含揮髮油;種子含金雀花鹼;莖皮含甙類。這裡在長廊兩邊栽有葛花數十棵;在長廊的東側有百年古藤(葛花又稱紫藤),通常說“藤纏樹,樹纏藤”,在這裡得到完美的體現,園內栽培紫藤,既可觀賞,花又可以食用。
第三園區
第三園區為型松園,以大量的刺柏為依託,修剪成或人、或龍、或獅、或猴、或樓、或廊、或塔、或亭、或傘、或鼓、或扇等各種造型,應有盡有,這種大規模的園林造景藝術手法,在國內罕見。現在許多樹木由於年久失修,遭到破壞,有些景觀只能依稀看到痕跡。進園迎面是遐想石,東面有木香長廊,渡海神龜,聖水井,南面是62棵松樹植成的松廊,西面為鹿苑。
木香長廊
木香花:別名木香藤,薔薇科,常綠或半綠攀援灌木,枝綠色,羽狀複葉,小葉3—7枚,卵狀披針形;傘房花序頂生,花白色,濃香;花期夏初;果紅色。木香是很好的攀援植物,在長廊旁邊種植木香,其葉翠花繁,濃香四溢,深受人們喜愛。宋代張舜民詩句:“廣寒宮闕玉樓台,露里移根月里栽。品格雖同香氣俗,如何卻共牡丹開。”詩中正面讚賞木香潔白如玉,顏如明雪的仙姿,襯托出其高雅淨潔之美,形容此花只應天上有,又反述木香雖花素色不艷,但以其獨特的潔淨嫻雅的自然美,敢與富麗堂皇的牡丹來一爭上下。這裡建木香長廊顯示出身處亂世的園主人的高雅氣節。
聖水井
據說:此井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的一天雨後,從井中不斷冒水氣,最後和天空另外的地方形成一道彩虹(也就是通常說的虹jiang),從那以後,此井嚴寒不凍,酷旱不乾,冬溫夏涼,甘冽爽口,用之不竭,“村人有疾,飲而愈之”,常飲能延年益壽,當地人稱之為“聖水井”。常言:“吃水不忘挖井人”,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需要水,井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了井,從很深的井裡打上來水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古人在井上建轆轤,打水時比較省力,使得老少皆易。
第四園區
第四園區原來為花園的苗木繁殖基地,後來擴建而成,東部有玫瑰園,走過鵝卵石路迎面是清授建威將軍的神道碑,在西南面為清代兗台鎮守使尤成章(諡號“建威將軍”)的墓碑和其夫人的一品夫人墓碑。園區東、西、南三面翠竹環抱,有情人島供遊人休憩。
將軍碑亭
神道碑:高3.6米、寬0.85米、厚0.28米,分正碑、底坐、碑頭三部分;碑頭正面雕有“二龍戲珠”圖案,正中刻有“流芳”二字,正碑刻“清授建威將軍遇缺題奏提督(瑚松額巴圖魯)尤公成章神道碑”(“巴圖魯”乃滿語baturu的譯音。《五體清文鑒》譯為“勇”,《清文匯書》譯為勇強之勇,勇冠三軍之勇,勇為之勇。作為賜號之巴圖魯,乃為勇將,能幹之意。可譯為“英雄”。巴圖魯作為一種賞賜手段,大量賜封將士,則在清朝。賜巴圖魯有兩種:一種只稱巴圖魯;另一種在巴圖魯上尚加有字樣,分為清字勇號如達桑巴圖魯;漢字勇號如勁勇巴圖魯兩種。清初,賜巴圖魯名號並不多,而且賜號者多同時賜謚。從天命迄鹹豐二百餘年賜號僅三十三人,而且獲贈勇號者均為滿人,且均為武將,嘉道間始及漢人。鹹豐時期有文臣,後來文員增至十二人。而同治朝以後,賜巴圖魯名號有幾十人,並且絕大多數賞賜給漢人;瑚松額為嘉慶時期甘陝提督);碑頭背面雕有“鳳凰戲牡丹”圖案,中間刻“山高水長”四字;正碑背面刻有記載尤成章一生功績的文字,碑文在文革期間被破壞,正碑、碑頭、底坐分別流落民間,後來被陸續被從三個地方發現並找回,其中碑頭是在幾十里外找到。現在碑的上方建一亭,對碑加以保護。
將軍墓碑一品夫人墓碑
右邊為清代兗台府鎮守使(諡號“建威將軍”)尤成章的墓碑,正面刻有:“清封建威將軍遇缺題奏提督(瑚松額巴圖魯)尤公行三諱成章字之墓”。左邊為將軍夫人魯太君一品夫人的墓碑,正面刻有:“清封一品夫人先妣尤夫人魯太君之墓”。此兩碑為園主人尤蔭軒在民國二十四年為父親尤成章和母魯老太君立的墓碑,碑前兩邊有兩個蠟台,供祭祀用.
迪溝生態旅遊風景
位於潁上縣東北部的湯店鎮,地處濟河.西肥河交匯處,東臨鳳台,北與利辛相接壤,204省道縱穿南北。94年以前,這裡還是一條荒涼的灣地,後來因勢利導,結合旅遊業發展的趨勢在600畝58年遺留下來的小農場的基礎,邊規劃,邊實施,建成了生態旅遊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整個風景區由竹音寺,五百羅漢堂和生態園組成。
竹音寺:原為觀音廟。潁州府志載,道光二年(1822年)水患疫情嚴重,普陀山兩比丘尼來迪溝一帶行醫,播法施善,世人感其德,聚資始建“觀音廟”,光緒末年(1901年)遭火災被焚。清末鄉紳集資重修,頗具規模。解放後,住持僧妙善當家,有廟殿11間,佛像數十尊,一日清風之夜,寺廟周圍佛光忽現,竹聲不絕於耳,甚是神奇,因而更名為“竹音寺”。“文革”中廟宇均毀。1999年,十幾位佛家子弟數年募化之後在原址重修竹音寺。
五百羅漢堂:五百羅漢堂位於“大雄寶殿”下面。五百羅漢:為五百阿羅漢的略稱,意為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位的五百聲聞(也就是羅漢)。五百羅漢的由來:羅漢,為梵語譯音阿羅漢略稱,原指小乘佛教修行所達到的最高果位。竹音寺大雄寶殿供奉的五百羅漢堂非常完整,且全部由香樟木雕而成。這組大型木雕作品擺脫了佛教傳統泥雕千佛一面的模式,把佛教文化和現代藝術相交融,兼顧社會生活。這裡的五百羅漢堂堪稱“中國雕塑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迪溝生態園:為潁上縣湯店鎮興建的集動植物養殖繁育、觀賞為一體的生態園林。內有數百隻孔雀、上千隻水鳥以及天鵝、鷹鷲、鴕鳥、鸚鵡、大象、老虎、獅子、矮馬、猴子、狗熊等飛禽走獸和數百種珍貴稀有的植物。
歷史名人
管仲
前723一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諡號敬,因以敬仲稱之。潁上人(今縣北10公里管谷村)。春秋時傑出的政治家。出身貧寒,早年與鮑叔牙游,合夥經商,因母老家貧,常受鮑叔牙資助,成為摯交。齊襄公亂政時,助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位,失敗後,經鮑叔牙推薦,被齊桓公任為上卿,尊稱“仲父”。他治齊40年,對內政、經濟、軍事都進行了全面改革,制訂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方略。提出“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的論點,把禮、義、廉、恥看做國之四維,認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牧民》)。他還特許在庶民中選拔人才,予以破格提升,重視獎勤罰惰。併合理劃分行政區域,把行政組織同軍事編制相結合,統一軍政領導,增強國防力量。從此,國力大振。對外以“尊王攘夷”相號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著有《管子》一書,共86篇,今存76篇。
釋永信
釋永信法師,俗姓劉,名應成,法名永信,1965年出生,安徽潁上人,自號皖潁上人。現為少林寺方丈,少林寺第30代方丈,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武打小明星釋小龍的師傅。
1986年,即組織人力物業,開展挖掘、整理、出版少林武術典籍工作,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會,任副會長;第二年,又發起少林寺武術隊,後發展為武僧團,任團長。
1987年8月,行正長老圓寂,得師衣缽,接任少林寺管理委員會主任,全面主持寺院工作。期間除了繁重的日常寺務、接待和外訪,還親自主持了法堂、鐘樓、鼓樓等重建工作,從查找原始資料,到籌集資金,廢寢忘食,勞苦功高。10月,被選為河南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
1988年2月,為解除寺院周邊地區民眾病痛,成立少林寺紅十字會。10月,創立少林書畫研究院。
1989年6月,帶領少林寺武僧團在全國巡迴表演,宣揚少林文化,並為黃河瀏覽區炎黃二帝巨型塑像簡訊資金義演。
1993年3月,當選為河南省政協委員。5月,成立“中華禪詩研究會”,每年編輯出版《中華禪詩》年集。6月,應台灣中華文化大學邀請,率少林寺佛教文化團訪問台灣,這是海峽兩岸宗教界隔絕四十多年以來,第一個訪問台灣寶島的佛教團體,訪問的效果和意義都特別重大;訪問期間,與台灣佛教界著名高僧悟明等法師共同主持法事,並受到俞大維、蔣經國、郝柏村等名士接見,成為島內一大盛事。
10月,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理事。
1994年2月,創立少林寺慈善福利基金會,任會長。基金會成立以來,積極開展扶貧助殘救災活動,包括為“希望工程”募捐義演,定期幫貧困學生就學,為缺水村莊打深井,為少數民族貧困村發放救濟糧,向貧困鄉村衛生院捐贈藥品,組織義診團在省內巡迴義診,資助學術團體,向洪水災區民眾捐錢捐物等,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高度讚揚和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1995年9月,少林寺喜逢建寺1500周年大慶。策劃、籌備並主持“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慶典法會”大型活動,盛況空前。為全面深入宣傳少林寺文化作出了傑出貢獻。
1996年1月,朝拜印度、尼泊爾佛教聖跡,包括佛陀誕生地蘭毗尼、開悟地菩提伽耶、初轉法輪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屍那羅,以及靈鷲山、竹林精舍、好爛陀等。
5月創辦《禪露》雜誌。
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7月,當選為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
1999年8月,榮升少林寺方丈。
11月,應英國白金漢宮邀請,率少林寺武僧團參加“99英國皇家綜藝晚會”,受到英國女工接見,為中國文化進入歐美主流社會邁出重要一步。
2001年開始,為嵩山少林寺景區申報人類文化遺產項目,積極協助地方政府對少林寺周圍進行拆遷工作。
2003年3月,率少林寺武僧團隨李鵬委員會親自帶隊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赴日參加中日建交慶典表演。
9月,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10月,訪問西班牙,拜會前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促進中華武術列入奧運會運動項目進程。
1990年以來,永信法師利用少林寺佛教文化這一特殊途徑和優勢,先後訪問香港、台灣、日本、韓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西班牙、澳大利亞、加拿大、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阿聯等國家地區,為傳播中國傳播文化、增進中外友誼和理解、促進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
永信法師精力充沛,勤奮好學,每日只睡五六小時,不論日常寺務多忙,每日總要抽出時間閱讀,還勤於著作。近年已陸續出版專著《禪露集》(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主編和全編著作《少林寺》(大型畫冊,共四冊)、《禪林意趣詩》、《國際禪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少林文化研究論文集》等。
甘羅
生卒年月無考,戰國末期下蔡(今潁上甘羅鄉)人。秦左丞相甘茂之孫。年12做秦相呂不韋家臣。當時燕、趙關係緊張,秦王贏政派剛成君蔡澤在燕3年,燕王把太子丹送到秦國做人質。秦使張唐去燕國為相,企圖跟燕國聯合攻打趙國,以擴大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北)一帶封地。而張唐曾經替秦昭王討伐過趙國,怕路過趙國時趙王挾恨報復。呂不韋親自去請張唐,唐仍不肯出使。甘羅別出奇計,先以利害說服張唐,又自願為秦國大使赴趙,說服趙王,先割5城與秦,以廣河間,再聯秦攻燕,掠地以償。趙王許約,發兵攻燕,取得上谷(今河北懷來東南)30城,獻11城給秦。甘羅僅出使一趟,沒用一兵一卒,取得5個城的地盤,還報秦王,深受嘉許,被封為上卿,並把從前封給甘茂的田宅賞賜給他。甘羅高才不壽,死後葬於潁上城東35華里的潁水河畔。明萬曆年間,潁上知縣何豸為其墓立碑。後因河水衝擊,墓塌於河內。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安徽巡撫陳彝,在墓左二十丈的河岸上(今穆崗子南側)堆土為墳,並立“秦上卿甘羅碑”於其前。
鮑叔牙
潁上人(晉張處度《列子·力命》註:“管仲、鮑叔牙並潁上人”),生卒年月無考,是春秋初期齊國德高望重的大夫,晚年被封為相國,以知人著稱。青年時與管仲是同鄉好友,深知管仲的為人和才能,始終以禮相待,處處照顧,成為莫逆之交。後因齊國內亂,鮑叔牙隨公子小白奔莒,管仲隨公子糾奔魯。及襄公被殺,小白得內援回國,被立為齊君(即齊桓公),擬任鮑叔牙為相,鮑叔牙從大局出發,卻而不受,並力勸桓公釋管仲之囚,任管仲為相,自己甘居其下。管仲也很尊重鮑叔牙,他常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公元前645年,管仲、隰朋相繼去世,齊桓公再三請他為相,他才受任,在治理國政中,仍繼續施行管仲的政策,使齊國保持霸主的地位。後來人稱頌高尚而親密的友誼為“管鮑之交”。他分金、讓賢的美德傳為千古風範。
王克勤
當全軍著名的愛兵愛民模範和殺敵英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6縱隊某部排長王克勤英勇犧牲的訊息傳到野戰軍總部後,劉伯承司令員激動地說:“蔣介石一個旅也換不來我一個王克勤!”隨即他以自己和政委鄧小平的名義,親筆給王克勤所在部隊發去了唁電,稱讚他是“戰鬥與訓練,技術與勇敢結合的,為我全軍所學習的新的進步的範例”。
王克勤,1920年生,安徽阜陽縣人。1939年7月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1945年10月,在邯鄲戰役中被解放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和人民軍隊的培養下,迅速成長為具有高度政治覺悟、英勇善戰的優秀戰士。9次立功,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模範共產黨員”。當班長後,繼承發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善於做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班裡每補充新戰士,他總是現身說法,啟發新戰士的無產階級覺悟。他用“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的格言,教育大家搞好團結,並組織起兩個互助小組,開展思想、技術、生活三大互助活動,這對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起到很大作用。1946年10月6日,在山東巨野縣徐莊阻擊戰中,他帶領全班發揮戰鬥互助作用,與國民黨軍激戰一天,打退敵數次進攻,殲滅大量敵人,全班無一傷亡,圓滿完成任務。戰後,全班榮立集體一等功,3人被評為戰鬥英雄,他被提升為排長。同年12月,延安《解放日報》發表社論,稱讚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創造了新的光榮的範例”,號召全軍部隊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他的“三大互助”帶兵經驗迅速在全軍推廣,對人民軍隊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1947年7月10日,在魯西南戰役中,他率領全排奮勇登城,負傷後仍堅持指揮戰鬥,因流血過多,於11日凌晨英勇犧牲。為紀念他,他生前所在排被命名為“王克勤排”。
陳國良擇網路、Benes網路選路算法、VLSI平面嵌入算法和網路最大流算法等;改進了某些圖靈獎獲主的研究工作,包括改進Yao的選擇網路時間界、並行化Knuth的順序串匹配算法和修正Karp的隨機串匹配為確定串匹配算法;在國際上首次分析了(0,d]均勻分布調和裝箱算法和二維條形裝箱NFDH算法的平均性能。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評價。
90年代初在國內早期開展了神經網路組合最佳化和遺傳算法的研究,促進了交叉學科的研究與發展;與國際同期研製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並行神經信息處理系統,為我國神經網路的教學、研究與套用提供了良好的工具與環境。
90年代中期開展了高性能計算及其套用的研究,率先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推進了我國該領域的發展;開發了自主著作權的國產曙光並行機“用戶開發環境”商用軟體,為推廣國產並行機套用做出了重要貢獻;研製了基於曙光1000的安徽省防災減災決策支持系統,在安徽省災害性天氣預報和汛期淮河流域群庫最佳化調度中起了重要作用,產生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他承擔了國家級項目15項,已完成11項。發表論文170多篇(他和學生第一作者110多篇),著作8冊,他引540餘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共12項,11項排名第一。培養了一批從事算法研究的高級人才,已畢業博士生26名。學風正派,為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