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斷

龍斷

龍斷,是漢語詞語,拼音lóng duàn,是指獨立的高地。引申為獨占其利。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龍斷龍斷
龍:龍舟、龍船、龍膽、龍膽紫、龍燈、龍骨為中藥名。別名花龍骨。為古代大形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骼化石。
說文》。徐鉉注:“象宛轉飛動之貌。”饒炯注:“龍之為物,變化無端,說解因著其靈異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靈。
斷: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斷裂。斷層。斷面。截斷。斷腸。斷魂。斷線風箏。斷子絕孫。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宋·蘇軾《石鐘山記》。
又如:斷配(判決發配);斷決(判決);斷冤(審理冤獄);斷遣(斷決,處理);斷沒(判斷沒收歸公)。

引證解釋

孟子·公孫丑下》:“人亦孰不欲富貴,而獨於富貴之中有私龍斷焉……有賤丈夫焉,必求龍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趙岐註:“龍斷,謂堁斷而高者也;左右占視,望見市中有利,罔羅而取之。”清夏燮《中西紀事·通番之始》:“大西洋人,後至而思龍斷焉。”清黃遵憲《番客篇》:“龍斷兼贋鼎,巧奪等劫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