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船[天子所乘的船]

龍船[天子所乘的船]
龍船[天子所乘的船]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天子所乘的船。《剪燈新話·滕穆醉游聚景園記》:“煙銷鳳蓋,波浸龍船。” 2.刻有或畫有龍形的大船。 元 柯丹丘 《題趙子昂詩卷三十韻》:“ 江漢龍船下,東南王氣收。”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二次大失敗》:“‘龍驤’是 西晉 龍驤將軍 王濬 ,他以 晉武帝 鹹寧 五年(279)十一月率龍船下 益州 ,大舉伐 吳 。”參閱《晉書·王濬傳》。 3.端午節用為競渡的龍形船。 宋 孔武仲 《宮詞》之一:“十頃西池碧近天,春深調馬教龍船。” 清 褚人獲 《堅瓠廣集·禁放炮》:“《耳剽集》載: 明 制:朝廷每端午日,迎母后幸內治看劃龍船。” 葉聖陶 《多收了三五斗》:“剛才出力搖船猶如賽龍船似的一股勁兒,現在在每個人的身體裡鬆懈下來了。”

基本信息

天子所乘船

古代龍船文物圖片 古代龍船文物圖片

1.天子所乘的船。《剪燈新話·滕穆醉游聚景園記》:“煙銷鳳蓋,波浸龍船。”

2.刻有或畫有龍形的大船。 元 柯丹丘 《題趙子昂詩卷三十韻》:“江漢龍船下,東南王氣收。”郭沫若《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二次大失敗》:“‘龍驤’是 西晉龍驤將軍王濬,他以晉武帝鹹寧五年(279)十一月率龍船下益州,大舉伐 吳 。”參閱《晉書·王濬傳》

端午龍形船

博斯騰湖金沙灘景區-大型龍舟賽 博斯騰湖金沙灘景區-大型龍舟賽
端午賽龍舟場景 端午賽龍舟場景

端午節用為競渡的龍形船。 宋 孔武仲 《宮詞》之一:“十頃西池碧近天,春深調馬教龍船。” 清 褚人獲 《堅瓠廣集·禁放炮》:“《耳剽集》載: 明 制:朝廷每端午日,迎母后幸內治看劃龍船。” 葉聖陶 《多收了三五斗》:“剛才出力搖船猶如賽龍船似的一股勁兒,現在在每個人的身體裡鬆懈下來了。”

琵琶曲調

龍船,原是民間所流行的一個琵琶曲調。

樂曲描寫人們在端午節龍船競渡時的歡樂情景。阿炳為表現歡樂紛繁的節日場面,選用了民間吹打音樂中常用的循環體結構,“打”一段,“吹”一段,吹打相間進行。

樂曲共有八段。

一開始用琵琶模仿“三通鼓”,在每通鼓之後墊以鑼鼓點。“三通鼓”用於古代戰爭中以擊鼓催征。《龍船》選用了“三通鼓”顯然是為了表現一個“競”字。阿炳還把《流水》等民眾熟悉的鑼鼓點移植到琵琶上組成為段落,以渲染節日氣氛。

第二段引用了無錫民歌《下盤棋》的曲調,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鄉土氣息。

第一段出現的鑼鼓聲在第三、五、七段中循環再現。

第四段同第二段近似,但加用了新的民歌素材,在音調上也有所變化。

第六段用掃弦奏法烘托出歡騰跳躍的曲調,使樂隊曲情緒更為熱烈,把節日氣氛推向高潮。

第八段是全曲的尾聲,速度由慢漸快,主要用掃弦技法來渲染氣氛,全曲在熱烈歡騰中結束。

樂曲中出現的四次曲調,前三次取材於民歌,最後一次是器樂曲《鑼鼓四合》中之《玉娥郎》片段。為表現樂曲內容需要,對歌調不是發揚其優美抒情的特點與熱烈的鑼鼓聲相對比,而是採用“彈”與“分”的技法演奏均勻的八分音符,後半拍為雙音,以加強鏇律進行的動力,猶如划船的人們同心協力,動作一致,破浪前進。琵琶還用長輪技法模擬嗩吶循環換氣以增強鏇律的氣勢。

【一】船會

【二】樂聲

【三】鑼鼓(甲)

【四】歌聲(湘江浪)

【五】鑼鼓(乙)

【七】鑼鼓(丙)

【八】吹打(百花園)

【九】歸舟(行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