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德井

龍德井

龍德井相傳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慕名遊覽寶澗莊,品嘗井水,嘖嘖稱奇,故而賜名。

簡介

賜名

龍德井石碑龍德井石碑

宋代以前莆田城裡楊梅山麓有一個村落叫寶澗莊,因泉水遍布,水質清純而聞名。其中,村莊南面的一口大井,井水長年不竭,即使是大旱之年依然清泉豐沛。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慕名遊覽寶澗莊,品嘗井水,嘖嘖稱奇,賜名“龍德井”。

到了道光元年,官府為“龍德井”修葺,加建井台。井旁還立一石碑,雕上“寶澗莊”三個大字,與井台上的“龍德井”三個字相對應,碑上有“道光元年春立”的落款。

重修

1984年,城廂區政府撥款重修古井。

2000年,龍德井社區居委會再次重修古井,對古井進行清淤、重砌內壁、修補過濾層時在井底發現了兩條長約1.5米的石龍,古井修建完成後又將石龍安放回井底原位。龍德井的水深只有4、5米,但水源卻異常充沛。井水抽乾往往幾個小時又會滿溢開來,故重修時在離井口約1米處增加了排水孔,控制井水水位。

井水

“井水泡茶甘甜清香,井水做飯隔夜不餿。”這句聽起來像廣告詞一般的讚詞是龍德井附近居民對該井水的共識。八十年代龍德井莆田第一個套房式住宅小區的繁榮景象已逐漸消失,龍德井已不像過去那么有名,但 “龍德井”卻越來越受到關注,附近居民都還喜歡用這甘泉煮飯、洗衣、洗菜等。

傳奇

龍德井,位於莆田城裡西邊的楊梅山麓,宋代以前就有一個村落叫寶澗莊,居住著莆陽最早的興化人。這裡山清水秀,又毗鄰城鎮,村邊還有一個香火鼎盛的萬壽庵。因此,古時遊人香客,達官士紳也常來此地吟詩作畫,遊覽飲茶。據說,這裡的水質特別清純,寶澗莊的泉水是從石脈中冒出的,上西邊山上張望南北,有條石脈自北而南,象條龍要飛上天,山的頂尖上有石脊隱約蜿蜒而上,越來越高。龍脊山公園就因此而命名的。這裡的水都匯聚到寶澗莊,故此泉水很多。

龍德井龍德井

據說這個小村曾出過一名狀元,並在京城做了官。他喜歡家鄉寶澗莊的泉水,每年都要派人到莊上取水,用特製的瓷瓮裝好,用紅泥封口蓋上他的印章,一路過關走驛,送京城供他及在京的莆陽同鄉官員飲用,備受在京官員推崇。寶澗莊村民聞訊,就視本村澗水為“神水”,“狀元水”,紛紛挖井儲水,使小小村落遍布井台,遊覽到此的士農工商都要帶罐裝上此地的井水回去。一時間,小小的寶澗莊在興化大地出了名。

不知是哪朝哪代,出了名的寶澗村每逢民間節日都大放鞭炮,為這“狀元水”慶賀一番,不想炮火危及一處木房,釀成火患,燒盡了這個村落,人們也紛紛搬遷。為了吸取火災的教訓,一些未搬的村民在山下重建家園,並在山上遍植楊梅,那火紅的果子每年都供遊人品嘗,這山就被後人稱為楊梅山了。

村莊漸漸恢復生機後,原先的好幾十口井只剩下幾口飲用,尤其是村莊南面一口大井,井水長年不竭,即使是大旱之年,這口井依然清粼粼地吸引無數遊人前來汲取。‍

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慕名遊覽寶澗莊,看到山上楊梅樹茂盛蓊鬱,在萬壽庵拈香卜卦後,就在當地官員陪同下觀賞這口永不枯竭的大井,並品嘗了井水,嘖嘖稱奇,就賜名“龍德井”。

到了道光元年,官府為“龍德井”修葺,加上井台,井旁還立一石碑,雕上“寶澗莊”三個大字,與井台上的“龍德井”三字相得益彰,碑上有“道光元年春立”的落款。

如今,這龍德井周圍近四百畝的山地上,住有四千多居民。1984年,城廂區政府撥款重修此古井;1989年,市政府批准成立“龍德井”居委會。這口井成為居民們常年飲用水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