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寺廟]

龍山寺[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寺廟]

小龍山,原稱主簿山、響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黎陽鎮西南。舊傳宋初有位主簿,羨此溪山之勝,居此而得名。抗日戰爭期間,山前古剎重修時,又以丫狀石峰似龍首,山后土山山勢如長龍盤臥,改名為“小龍山”。主峰海拔150.8米,懸岩壁立,拔地而起,有“二童講經”、“螺螄脫殼”等怪石奇景,是屯溪西部遊覽勝地。山下則為龍山寺,始建於唐,原名“仁壽尼寺”、三簿庵,明清時重建。古人有詩云:“山陰道上人如織,唯一禪林是小龍”,有“江南小九華”之稱。

龍山寺在台灣台北市西南,臨淡水河。清乾隆三年(1738年)創建,至五年建成。其地原名“艋舺”(今萬華),為台北市區的發軔點。所供神像甚多,主神觀音佛祖,亦稱安海觀音。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神誕,有盛大祭典。原建築於嘉慶、同治間先後被地震和風雨破壞,現存建築多為1920—1926年改建,1953—1965年擴建。正門石階兩側保全的二銅柱是早期遺物,為重要的藝術品。

小龍山,原稱主簿山、響山,位於屯溪區黎陽鎮西南。舊傳宋初有位主簿,羨此溪山之勝,居此而得名。抗日戰爭期間,山前古剎重修時,又以丫狀石峰似龍首,山后土山山勢如長龍盤臥,改名為“小龍山”。主峰海拔150.8米,懸岩壁立,拔地而起,有“二童講經”、“螺螄脫殼”等怪石奇景,是屯溪西部遊覽勝地。山下則為龍山寺,始建於唐,原名“仁壽尼寺”、三簿庵,明清時重建。古人有詩云:“山陰道上人如織,唯一禪林是小龍”,有“江南小九華”之稱。

龍山寺位於屯溪小龍山景區內,該寺始建於唐,原名“仁壽寺”,歷來為佛教活動聖地,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6)、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1)和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三次重修。1986年,古廟再次得到修復。龍山寺是徽州的風水寶地,龍脈所在地,也是黃山屯溪佛教最早期的發源地。龍山寺主殿供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西邊是地藏王菩薩殿,東邊是彌勒殿和南海觀音殿。據傳龍山寺的菩薩頗為靈驗,所以香火甚旺。寺院的規模不大,但是小巧精緻,主殿背倚的小龍山,也是大自然的造化,自然的造化仿若假山一般,別具觀賞性。寺院依小龍山而建,背倚龍頭,主殿供千手觀音菩薩,據說是比較靈驗的寺院,香火很旺,當地人每逢初一、十五來寺院燒香拜佛求佛祖保佑。主殿前有一口大鐘,據講為武則天所建,壓制龍脈,保住自己的權位,現存的大鐘是當地人捐款仿製的 。

西晉末,全椒縣廢,僑置南譙州。南朝齊時,蕭懿任南譙太守,他的弟弟蕭衍跟隨他在南譙讀書。據《全椒縣誌》記載,南譙城在全椒縣城北二里尹村,有古城堡,俗稱“梁王城”。

蕭衍在全椒時,常出入於寺廟,猶喜在寺廟內讀書。一日,他來到龍山角下一尼姑庵,群山環抱,樹木蔥蘢,翠竹婆娑,雲煙繚繞,是一個清雅宜人,適於讀書養性的好地方。蕭衍就此住下讀書。庵中有一個年輕美貌的尼姑,叫惠姑,常給蕭衍送茶遞水,一來二去,兩人就產生了愛情。一天,惠姑說蕭衍將來有“人王之份”,蕭衍說:如果將來當了皇帝,一定娶惠姑做娘娘。

後來蕭衍做了南齊的雍州刺史。因齊王殺其兄蕭懿,蕭衍起兵反齊,由襄陽率水、陸師沿江而下,一舉攻克建康(今南京),滅齊稱帝,改國號梁。梁武帝登基後,一直忙於國務,忘記了曾對惠姑的承諾。而惠姑因思念進而心灰意冷,鬱郁而亡。後來,梁武帝想起了惠姑,便派人來龍山探訪,才知斯人去兮,梁武帝十分悲痛,命寶志和尚住持龍山,撥給重金,托他在龍山最高峰建一座娘娘廟,廟內塑一尊娘娘塑像,遙望江南(廟毀於抗日戰爭時期)以作寄託。

寶志公在山下建一寺,原名寶公庵,後改為龍山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