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6年,全鎮生產總值完成22400萬元,增長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8%,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18%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9%,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招商引資
引進外資1000多萬元,盤活本地資金近千萬元,建成了天元生物科技保健品,嘉泰麵粉有限公司。
兩民經濟
為新發展個體民營企業33個,個體工商戶85戶。年全年完成對外勞務輸出1.1萬人。
農業生產
全鎮已形成北部白芝麻生產、西南部麥棉套菜套、南部小雜果、西部優質玉米、東北部優質小麥、中部蔬菜的農作物種植格局。新發展年出欄2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300多戶,年出欄50頭以上養殖大戶470多戶。
小城鎮建設
九龍商城內有400多個攤位和80多套經營門面房,集鎮配套設施完善,經營條件優惠,街道整潔,環境優美。
歷史文化
很古的時候,龍口是一片澤國,先民們無法耕種。上天為了拯救這一方人,命龍王派他的九個兒子拱九條溝港排水晾墒。九條龍子領命而來,經過七七四十九天,恰好同時在龍口會首完工。從此,這裡就被叫做“九龍口”。時間一長,人們為了方便,省去了“九”字就叫成“龍口”。九條港至今猶在,它們分布在龍口廣袤的土地上。由南至北分別叫做:韓港、藍港、劉港、王港、徐港、趙港、周港,加上小龍港、龍口大港。其中龍口大港最有名氣,它自西北向東南貫穿鎮域,從平輿縣楊埠鎮流入,途徑後周莊、前周莊、王坦莊、張寨、塔王莊、趙樓、張小寨、龍口、范莊、蘭莊、時寨11個村,總長11千米。
由於龍口溝港密布,旱能澆、澇能排,又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傑地靈,歷史上出了許多文士賢達、能工巧匠。張志遠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張志遠家住龍口北面張老莊,是清朝嘉慶年間人士,書畫皆精,名聲遠播。其先祖挑一個要飯擔子從北方逃荒到張老莊,靠開荒、種地、紡棉花發了家,後來置地築房供子念書。到了張志遠父輩張士行,已發達成擁有24頃地的名門大戶。龍口集以東以西都是他的莊園。相傳張志遠在靈寶縣做過教諭(就是現在的教育局長),家人闢地建湖養魚種蓮。當時接天蓮葉與映日荷花堪稱龍口一景。這蓮花池恰巧與從西北、東北流來的兩條港相鄰,而這兩條港又彎如美人娥眉,交匯一處,所以又有“鳳凰膀”之喻。再加上西邊兩箭之地有高聳入雲的塔王莊善華寺塔隔水相望,構成龍口美好景觀。古人詠“新蔡八景”,首稱“龍口新晴”。可以想像龍口當時的奇妙風光。後來雅俗共傳相互融合,逐漸唱成:“出新蔡,往北走,四十五里九龍口。九龍口對著蓮花池,鳳凰膀對著善華寺,善華寺塔好景致。”
崇德鎮來歷
崇德是清太祖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二個年號,清初為穩定政權,促進滿漢一家親,清政府大力倡導滿人學習漢學,對教育非常重視,在現龍口鎮建立了崇德學堂,傳播崇德尚學之意,主張人要推崇高尚的品格,喜愛和注重學習,體現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指導思想。後人延用此稱建立了崇德鎮。
相傳,龍口集原先塔王莊村。 遠古時期,先民們以漁獵為生。塔王莊溝港縱橫,水系發達,便於捕漁,逐漸興起漁市。後來,集市才逐漸東移至龍口北面。以漁獵為主的先民逐漸發展為以耕種為主,而塔王莊仍是龍口的經濟中心。因為塔王莊地肥土厚,至今仍有“金龍口、銀范莊,趕不上塔王莊一浪蕩”的說法。到了唐朝,有一年大旱,莊稼顆粒不收,到了“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餓的啃磚頭,樹葉樹皮都吃淨、溝里雜草論秤稱”的境地。朝閣里司天監掐指一算,塔王莊有旱魔樁作怪,必須築塔鎮妖。唐王李世民命股肱大將尉遲敬德親往監工築塔。尉遲敬德到了塔王莊,遍征能工巧匠,辟窯燒磚。忽然大霧三天三夜不散,第四天雲開日出,一座驚世巨塔聳入雲端。從此,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萬民歡慶。為感激皇恩浩蕩,百姓又在塔旁築廟祭天,取名善華寺。這善華寺規模宏大,三進三出,前後分為三大殿,有房屋百間。前殿鐘樓鼓樓對峙,石獅把門;中為大雄寶殿,塑巨大活佛全身;後有藏經樓,殿堂雕龍畫棟,繪彩描金寬敞明亮,十分壯觀。朝朝暮暮香菸繚繞,鐘聲悠揚。寺內寺外紅男綠女扶老攜幼進香拜佛,求子還願祈神治病的絡繹不絕,尋勝閒人、遠近客商紛至沓來,他們或登塔遠眺或觀景抒懷。“初一、十五爬爬塔,腰不疼來眼不花”的民謠俚語至今時有所聞。今年68歲的村民王士海說,那時每逢放學就爬爬塔,目的是掏八哥子(鳥)。站在地下,抬頭看塔,戴的帽子就可以掉,足以可見塔的高度。 不幸的是這座塔多次遭到破壞,據縣誌記載,此塔座落於龍口鎮塔王莊村前。塔高43米,塔基圍長37.7米,系唐朝尉遲敬德監工建造。現在還有記載塔廟的石碑散落在塔王莊東北角小橋下面,字跡仍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