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雲山石刻

齊雲山石刻

安徽省休寧縣西齊雲山風景名勝區。齊雲山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其餘為青城山、武當山、龍虎山),古寺觀遺存不多,僅存數座岩穴小廟(唐貞元四年創建石門寺起,宋、明時鼎盛),但山岩峭壁間鐫刻有“最高峰”、“廊岩”、“思恥台”等石刻五百多處,其中有明代唐寅撰文石碑。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齊雲山齊雲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
安徽省
齊雲山石刻VI-825

簡介

齊雲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徽州(今黃山市)休寧縣城西約15公里處,古稱白岳,與黃山南北相望,
雲遮霧繞是此山雲遮霧繞是此山
風景綺麗,素有“黃山白岳甲江南”之譽,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與雲並齊”而得名,乾隆帝稱之為“天下無雙勝景,江南第一名山”。它由齊雲、白岳、歧山、萬壽等9座山峰組成。齊雲山又是道家的“桃源洞天”,為著名道教名山之一。
風景區面積110平方公里,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著稱。共分月華街、雲岩湖、樓上樓三個景區。有奇峰36座,怪岩44處,幽洞18個,飛泉洞27條,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銘石刻537處,石坊3個,石橋5座,庵堂祠廟33處,真是丹岩聳翠,群峰如海,道院禪房為營,碑銘石刻星羅棋布。齊雲山是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供奉真武大帝。齊雲山與武當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有“江南小武當”之美稱。唐代元和年間,道教傳入齊雲山,宋、元元兩朝,基業初奠,明代嘉靖
..
和萬曆間,江西龍虎山嗣天師正一派張真人祖師三代奉旨駐留齊雲山,建醮祈禱、完善道規、修建道院,香火日盛,漸漸成為江南道教活動中心。以嘉靖皇帝敕建的“玄天太素宮”為主體的月華街一帶是道士和香客嚮往聖地。齊雲山齊雲山獨具特色的丹霞地貌使整座齊雲山顯得紫衣赭裳群山如海,丹崖聳翠的景觀相互映襯,美不勝收。 齊雲山自晉朝至今千餘年來,歷代文人墨客、顯官巨賈紛至沓來,李白、朱熹、朱升、唐寅、海瑞、戚繼光、徐霞客、郁達夫等人慕名登山,以一睹齊雲神山秀水為人生一大快事,他們寄情於峰岩之上,或賦詩題詞,或樹碑為記,留下了極為豐富的珍貴文化遺產。除了道教的宮、殿、院、壇、閣等108處外,尚有摩崖石刻和碑刻537處,主要分布於真仙洞府、石橋岩和紫霄崖一帶。其中,紫霄崖下明代江南大才子唐寅所書的《紫霄宮玄帝碑銘》,高二丈四,字跡工整,風格蒼勁,氣勢雄偉,堪稱古碑精品。

歷史

齊雲山古稱“白岳”,是一處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為特色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歷史上有“黃山白岳甲江南”之稱。與黃山、九華山並稱為中國皖南三大名山。齊雲山景區面積110公里,自然保護區面積150公里,1994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
素有“黃山白岳相對峙,綠水丹崖甲江南”之稱。清乾隆皇帝讚譽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齊雲山風光奇麗動人,有各種奇峰、怪岩幽洞,以及諸多湖潭泉瀑。其中形似山峰的香爐峰、巧奪天工的石橋岩、幽幻莫測的仙洞、清秀靜逸的雲岩湖、拋金灑玉的珠簾泉最令人神怡心醉。齊雲山為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舊有“江南小武當”之美稱。唐乾元年間(758-760),道士龔棲霞雲遊至此,隱居山中天門岩。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道士余道元入山修煉,並於齊雲岩創建佑聖真武祠,此後雲遊道士紛紛而來,道教建築規模日益;至明代達到鼎盛,據《齊雲山志》記載時有宮、觀、殿、院、館、樓、閣、亭、台等大小道教建築108處,仿湖北武當山建制,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後因年久失修及兵火不斷,許多建築相繼被毀,現存宮觀殿宇及亭台樓閣十餘處,均為近年重修,為道教名山之一,屬安徽道教主要活動場所及著名風景遊覽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