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時間:齊家文化(距今4200~3500年)
分類:實用藝術,玉石器
材質:和田青白玉
規格:外徑:21.3厘米 孔徑:6.2厘米
收藏地:中國古玉器研究會甘肅省中心
簡介:
整器受沁,土蝕斑痕,綹裂斑痕布滿整器,側邊又幾處斑團狀鈣化斑;孔為單面琢孔,孔成馬蹄形,孔內有明顯螺旋痕,為當初琢孔解玉沙之痕跡;靠孔徑處開有一天窗,可明顯看出本來玉質為青白玉;壁面有一明顯切割痕,因當初開料之痕跡,並不修飾,這也是齊家古玉一明顯特徵,此壁工藝拙撲、端莊大氣。沁色自然,包漿厚實。
鑑定方法
1.切割開料線切割開料痕跡在玉琮,玉璧上時有出現平面上留下一條較直的棱脊,這是由於開料切割即將切透解開所致,棱脊上留下參差不齊、凸凹不等的貝殼狀斷口,斷口內時常有上銹掩蓋,清洗乾淨後細的包漿,沒有包漿則疑為偽作新碴。當地老鄉檢到這些古玉為了漂亮多賣錢,有的用酸將土銹去除,往往破壞了器表的包漿,造成鑑別的疑惑。但開料斷碴內包漿不易破壞,比較好認。當然所謂的現代用布輪磨擦作偽包漿,只能施於光滑面的玉表,這些參差不齊的斷口則無法為之,故線鋸切割開料即將完成時,將玉料冊斷是齊家文化時期的一個特點。
上大下小的梯形馬蹄鑽孔,也是齊家古玉的一個顯著標誌,無論是大孔還是小孔均如此。大孔如鉞、璧等,直徑幾厘米的孔徑內壁上,留下了高低不平、寬窄不等、深淺不一的旋轉磨痕。這是因為非金屬管鑽在磨鑽時逐步磨損,越來越細所致。即將鑽透時玉料斷裂,在孔出口邊緣周邊留下了參差不齊的斷口。旋轉圖形條痕內要有包漿,斷口內要有包漿,這較易觀察。還有些鑽後將這些粗痕打磨掉,進一步加工以使孔徑內壁光滑,邊沿圓潤。這給識別增加了難度,但仔細察看,一般孔內壁修磨得不完奈徹底,依然可見稀落斷續的旋轉痕跡,邊沿圓潤處可見到縱向磨痕。
幾毫米厚,二十幾厘米長度以上的片狀玉器,側看往往不在一直線上,微有弧度或薄厚不均。這是因開較薄較長的料片時,很難把握線鋸沿絕對直線鋸切。凡鋸過木材的人都有體會,即便用墨斗打上直線,用手鋸嚴格按直線鋸開也是很困難的。沒經驗者鋸出線條肯定七扭八歪,幾十厘米長的片形玉器在齊家文化中並不罕見。也有說法因時間久遠玉材內部應力所致稍有彎曲,因未曾查實並計算,玉材應力引起有何變形的實據,不敢臆下結論,故認為大多還是人為切割開料所致。
2.拋光
玉表的磨光工藝在齊家部分玉器中表現極佳,有些玉琮、大玉刀表面磨製十分精細,手在玉表滑動平整光潔猶如鏡面。分析有兩方面原因,除磨製細膩外,與和田玉材質的細膩也有直接關係。和田玉質細膩堅硬,能磨製的如此光潔說明磨砂十分精細,磨擦的材料也必須精心選擇。推測是使用獸皮加磨砂擦磨而成,即便使用現代工具與磨料,磨製成如此程度也非易事。加之包漿效果,玉表呈現溫柔深沉的光澤,不浮不躁,精光內涵,大顯古玉之風。在和田玉料精製的齊家玉器中,這種老玉之寶光尤為顯著。石英材質的精磨玉表,除手感同樣細膩外,光澤略顯明亮反光,這是磨光、包漿及石英料質玻璃光澤特性的綜合因素所致。齊家古玉中精細品種,因細膩的拋光所顯現的潤澤,讓人愛不釋手,把玩鑑賞,令人心曠神怡。
3.鑲嵌、粘接
鑲嵌與粘接,在齊家古玉中也經常出現,碎小的石片用漆膠貼上於玉人身上,十分牢固。漆膠的主要成分就是漆樹流出的生漆,粘合力很強,且耐水和弱酸鹼,粘接縫隙露出的漆膠一般是呈淡黃色。在玉器身上點綴的松石裝飾,則在地子上掏空小槽,松石座臥槽中並粘漆膠,是粘接加鑲嵌,結合的更加牢固,正常碰撞一般不會脫落。玉銅鑲嵌是將銅器留下預設的凹槽,再將琢磨好的玉片粘鑲於銅器凹槽中,鑲玉銅枕。這種方式就是通常所說的銅鑲玉,因古時銅金並稱,又叫金鑲玉。
4.刻制紋飾
直接在玉表刻制紋飾,良渚文化古玉中量較人,齊家古玉中雖有,所占數量比例很少,玉刀與玉琮的細陰線紋均為直接刻制,能否直接刻紋于堅硬的玉石上,日本一位學者曾用自製的一把金剛石刻刀,手力刻劃玉石,可留下較深的痕跡。這個實驗可以證明比玉石硬度高的器具刻劃玉表的可行,我們知道玉石中最硬的品種硬度為7,而金剛石硬度為10。摩氏硬度每提高一檔不是簡單的提高一倍,由1至10的實際硬度的提高是呈指數曲線上升的,摩氏硬度越高,其每一檔相差的比例越大。用金剛石刀具刻劃玉石可行,並不等同證明史前文化古玉的陰刻線就是用金剛石刻劃的。因硬度大於7的自然界物質不只金剛石一種,還有鋼玉、炭化矽,某些隕石材料等等。史前古玉的直刻陰線紋到底是用什麼材料刻制,較多的推測是金剛石或隕石,因沒有實物的證實,只有實物的結果體現,又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想像的空間。至於漢代以後的“昆吾刀”刻玉如泥之說,恐也有文人的修飾誇張,因誰也沒有見過“昆吾刀”到底為何物。刻劃的陰線紋比較好識別,紋痕較細,有的細如髮絲,且沒有砣具或拉磨工具的磨痕,而是硬物直刻的崩裂留於線槽的兩側,細線槽內有包漿。令人驚訝的是幾十厘米長的細如髮絲的刻紋筆直如線,實屬不易。是用什麼方法保障刻線直度的精準,又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猜想。不解與疑惑問題多多,但現實結果又擺在你面前,這也是古玩所具有的精妙之一。
5.銅、玉合鑄與粘接
銅、玉合鑄之法,在近代基本無人採用。銅與玉的街接不用鑲嵌,不用膠粘接,而是合鑄在一起,這種構思與實施方法確實出奇,雖發現極少,但又有憑證。遼寧旅順博物館的一件商代銅柄玉鏚,經X光射線透視測定,銅柄與玉鏚是通過鑄造的辦法結合在一起的,十分牢固。齊家文化的一套玉編鐘,七個編鐘懸掛在一個玉橫桿上,編鐘重量三十多斤,玉桿要能承載,不能彎曲斷裂。120厘米長的玉桿選料是極困難的,如此長度的大料中間無一絲綹裂,細查才發現這根玉桿不是整體切成,而是分三段拼接。令人驚訝的是玉桿的的結合處十分牢固、受力,猶如整塊氏料製成。拼接之處縫隙有銅液狀物質擠出,高倍數放大鏡下觀察擠出物有銅粉和樹膠成份。是用什麼方法將三段玉桿銜接成一根的呢?推測是短玉桿接頭處有榫,插接時處理的辦法有兩種。
一是裡面澆鑄銅液,連線十分牢固,利於承重而不變形。這種連線辦法操作起來難度很大需將玉桿加溫預熱,以避免銅液碰到涼玉立即凝固,而玉加熱溫度控制在銅液不能迅速凝固又不能破壞玉質。
二是榫卯處澆有樹膠與銅粉的混合物,銅粉成為膠的添加劑,以增加粘合後的承載牢固度。這兩種辦法都是而對實物的推測。究競是哪種,因無法切開銜接斷面驗證,有待進一步研究。這種具有很人受力,將玉桿分段街接的方法、材料與工藝,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待解之迷。我們知道齊家文化晚期的辛店文化已進入青銅時代,前文已述辛店文化考古發掘有銅器出現,這根玉桿的街接及與銅的運用關係令人大開眼界,即便現今模仿,也有極大難度。整根玉桿略有向上彎曲的弧度,呈微微的拱形,增加了承載力.史前文化便有對力學知識的認知與運用,堪稱又一奇蹟。
伴隨齊家古玉更多品種的出現探知、思索其製作工藝特點,可能會有更多新發現。讓我們摒棄人為的條條框框,去除固有的思維定式,在客觀的實踐中去研究、品味齊家古玉,無疑是一種極大的樂趣和典雅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