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贅型

治法:清泄肺胃積熱。 治法:涼血清熱解毒。 治法:活血化瘀散結。

鼻贅型臨床少見,多為病期長久者,鼻部結締組織增殖,皮脂腺異常增大,致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結節狀隆起,稱為鼻贅,且皮膚增厚,表面凹凸不平,毛細血管擴張更加明顯。

鑑別診斷

一、粉刺多發於青春期男女,常見於顏面、上胸、背部,皮損為散在性紅色丘疹,可伴有黑頭粉刺,鼻部常不侵犯。

二、面游風分布部位較為廣泛,不只局限於面部,有油膩性鱗屑,不發生毛細血管擴張,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治療

一、內治法

(一)肺胃熱盛紅斑多發於鼻尖或兩翼,壓之褪色;常嗜酒,便秘,飲食不節,口乾口渴;舌紅,苔薄黃,脈弦滑。多見於紅斑型。

辨證分析:肺開竅於鼻,足陽明胃經起於鼻旁,肺胃熱盛上蒸,故紅斑多發於鼻尖或兩翼,壓之褪色;飲食不節,嗜酒炙博,皆能助火化熱,熱盛津傷則口乾、口渴;肺與大腸相表里,肺氣不宣,腸腑傳導失司則便秘;舌紅、苔薄黃、脈弦滑為肺胃熱盛之象。

治法:清泄肺胃積熱。

方藥:枇杷清肺飲加減。

(二)熱毒蘊膚在紅斑上出現痤瘡樣丘疹、膿皰,毛細血管擴張明顯,局部灼熱;伴口乾,便秘;舌紅絳,苔黃。多見於丘疹型。

辨證分析:熱毒熾盛,充斥絡脈,蘊結肌膚,故局部灼熱,在紅斑上出現痤瘡樣丘疹、膿皰,毛細血管擴張明顯;熱毒耗損陰津,故口乾、便秘;舌紅絳、苔黃為熱毒蘊膚之象。

治法:涼血清熱解毒

方藥:涼血四物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三)氣滯血瘀鼻部組織增生,呈結節狀,毛孔擴大;舌略紅,脈沉緩。多見於鼻贅型。

辨證分析:肺胃積熱不解,上沖薰蒸鼻面日久,故見毛孔擴大;復感外邪,瘀結於肌膚,致經絡阻隔,氣血瘀滯,故鼻部組織增生呈結節狀;舌略紅、脈沉緩為氣滯血瘀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散結。

方藥:通竅活血湯加減。

二、外治法

(一)鼻部有紅斑、丘疹者,可選用一掃光或顛倒散洗劑外搽,每天3次。

(二)鼻部有膿皰者,可選用四黃膏或皮癬靈外塗,每天2—3次。

(三)鼻贅形成者,可先用三棱針刺破放血,顛倒散外敷。

[其他療法]

針刺療法取印堂、迎香、地倉、承漿、顴穋,配禾穋、大迎、合谷、曲池,取坐位,輕度捻轉,留針20—30分鐘,每天1次。

預防與調攝

1.避免過冷、過熱刺激及精神緊張。

2.忌食辛辣、類等刺激性食物。

3.保持大便通暢。

4.平時洗臉水溫要適宜,避免冷、熱水及不沽物等刺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