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紅粒病

鼻紅粒病

鼻紅粒病,(Granulosis rubra nasi),始於幼兒,主要發生在兒童鼻部的限局性紅斑及粒狀小丘疹,同時伴有鼻部多汗。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本病始於幼兒,從出生6個月~10歲兒童,常為家族性。目前沒有其他相關內容描述

病因

病因不明,常有家族史,但遺傳機制不清。

發病機制

有人認為系末梢循環不良或情緒緊張所致的血管舒縮功能失調及局部多汗的結果。也有人認為是小汗腺囊性病變。

臨床表現

1.本病始於幼兒,從出生6個月~10歲兒童,常為家族性。
2.在鼻端、鼻翼部發生多數密集紅色粒狀丘疹及瀰漫性潮紅,表面無鱗屑,偶見有小皰及小膿皰。可有輕微的癢感偶發生在頰、額部者。

3.經過緩慢,通常至青春期自愈。
4.患兒一般營養欠佳,常有手足發紺手足多汗,冬季易發生凍瘡

診斷

根據發病年齡,女童多見及臨床表現,一般易於診斷。

鑑別診斷:

但需與下列疾病鑑別:
1.酒渣鼻 多見於中年人顏面中部皮膚潮紅,毛細血管擴張,伴有丘疹和膿皰等損害。
2.汗腺囊瘤 多見於中年婦女,以針刺囊瘤可有汗液流出,局部無潮紅。
3.皮脂腺瘤 皮損呈紅褐色,對稱發生,常有癲癇發作及智力低下。

檢查

組織病理:真皮內血管擴張,汗管周圍有單核細胞、漿細胞等炎症細胞浸潤,汗腺管擴張呈囊狀。

治療

本病到青春期可自行消退,可不用治療
1.原則為改善末梢血液循環避免情緒緊張,改善營養,可酌服魚肝油、複合維生素B、含鐵劑等。
2.局部可用收斂性泥膏如硫黃魚石脂泥膏。
3.中醫治療參照酒渣鼻。

預後

經過緩慢,通常至青春期自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