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穴

鼠穴

1.鼠洞。 2.鼠穴,經穴別名。見《針灸逢原》。即承泣,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鼷穴、面髎、谿穴。屬足陽明胃經。陽蹻、任脈、足陽明之會。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布有眶下神經分支,動眼神經下支,面神經肌支,眶下動、靜脈分支及眼動、靜脈分支。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夜盲,色盲,近視,遠視,口眼歪斜,及急、慢性結膜炎,白內障,青光眼,斜視,視神經萎縮等。直刺,囑患者眼向上看,輕輕固定眼球,沿眶下壁緩緩刺入0.5-1寸,不宜過深。勿大幅度捻轉提插,出針後局部壓迫1-2分鐘,以防出血。

注音

鼠穴鼠穴
shǔ xué

注釋

1.鼠洞
2.鼠穴,經穴別名。見《針灸逢原》。即承泣,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鼷穴、面髎、谿穴。屬足陽明胃經。陽蹻、任脈、足陽明之會。在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布有眶下神經分支,動眼神經下支,面神經肌支,眶下動、靜脈分支及眼動、靜脈分支。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夜盲,色盲,近視,遠視,口眼歪斜,及急、慢性結膜炎,白內障,青光眼,斜視,視神經萎縮等。直刺,囑患者眼向上看,輕輕固定眼球,沿眶下壁緩緩刺入0.5-1寸,不宜過深。勿大幅度捻轉提插,出針後局部壓迫1-2分鐘,以防出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