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嶺鄉

鼓嶺鄉位於福州城東面叢山中,東與亭江鎮白眉村交界,南與鼓山風景區相連,西與台江鎮登雲村、鼓山鎮的樟林、橫嶼村接壤,北與宦溪鎮毗鄰,面積24平方公里,人口2563人。全鄉地勢南高北低。南面鳳池山,海拔867.3米,逶迤向北經青洋座(727.2米)、長坑頂(746.8米)而下,到牛頭寨(606.4米),止於北面的筆架山(571.3米)。鼓嶺年平均氣溫為14.6~15.6℃。

基本信息


歷史

宋代,該鄉南部屬於閩縣鳳池東鄉鼓山里,北部屬於晉安西鄉。清代後期,屬閩縣東三區(東山區)。民國時屬閩侯縣2區(閩安鎮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曾屬雙岳鄉、鱔樟鄉,合作化時,由兩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成兩個高級社,1957年10月成立鼓嶺桑園,1958年5月,鼓嶺桑園與南洋林場合併,成立國營鼓嶺蠶桑綜合農場,屬市人委領導,1966年更名東風農場,1970年農場解散,成立東風人民公社,屬赤衛區。1975年4月劃屬郊區,1978年復名鼓嶺公社,1984年撤社建鄉,轄宜夏、過 、南洋3個村。鄉政府駐宜夏村梁厝。
該鄉經濟以農業為主,有耕地2189畝(其中水田967畝,旱地1222畝),林地4000餘畝。鼓嶺番茹、夏蘿蔔、菱菜、佛手瓜均為特產,聞名遐邇。糧食生產以單季稻為主,1958~1969年,則以種桑、養蠶、產絲為主業,以種菜、種茶、養禽畜為副業,年產值約為30萬元。1976年始,在山麓建立鄉、村兩級企業,其中:鄉辦企業1家,職工55人,總產值5.4萬元;村辦企業3家,職工60多人,年產值5萬元。1984年,企業有較大發展,達到10多家,職工497人,產值突破百萬元,鄉財政收入2萬元。到1994年,工農業總產值達655萬元,其中,工業產值445萬元,鄉財政收入達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20元。
該鄉山高林密,風景優美,著名景點有白雲洞、海音洞、浴鳳池、風動烏龜石、美人照鏡等20餘處。古蹟以牛頭寨最著名,為古福州十大旱寨之一,是明代為防倭而設的,地扼南洋古道,寨旁崖壁如削,無徑可登,山腰有一瀑布直瀉而下,瀑布下方有一洞,名“小姐洞”,可聚百人。
民國前該鄉有古道4條:其一是從閩安鎮經南洋、北壠、嶺頭門,出橫嶼,入東門,是古福州城接閩江口的最短路徑,稱官道,長10公里;其二是由南洋經長長樓、上青洋座,翻下磨溪,出快安,長15公里;其三是自南洋至鱔溪,長10公里;其四是自梁厝至埠興,長10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建2條4級公路:從梁厝到湧泉寺,接福馬路,長11公里;從嘉湖到南洋,長11.4公里。
該鄉的衛生醫療,發源頗早,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由“萬國公益社”辦了一所僑民醫院。民國初年,有醫生倪柝聲在下乖村辦了一所私人診所。1958年建鼓嶺衛生院,1983年改建成3層的醫療大樓。
早在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鼓嶺鄉即被開闢為避暑勝地,當時住在福州城內的美國醫生伍丁在嘉湖建第一座避暑別墅。次年,又在嘉湖建兩座避暑小屋,同時俄國人在雙貴頂也建了4座。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任尼在宜夏建避暑別墅,自此,避暑別墅的建築逐年增多,至民國24年(1935年),別墅累計共362座,游泳池19處,其他諸如郵政電報所、商店、保全設施、娛樂場所等,均能配套。盛暑時,日客流量達3000多人次。國內名人在該處建別墅的有蔡廷鍇、李世甲等。到抗戰時期鼓嶺經濟漸趨衰敗。1949年鼓嶺有外國人300多,後陸續回國,因無人管理房屋倒塌。1979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避暑休閒業復甦。1984年,鄉引進首家市內單位來鼓嶺投資辦招待所,設床位266張,恢復避暑旅遊業。1986年,重建鼓嶺避暑山莊。1992年,成立鼓嶺避暑山莊投資區,進行土地成片開發,基礎設施投資近2500萬元,鋪設鼓山——鼓嶺——過 長11公里的水泥路面,並拓寬改造;開通嘉湖至南洋全長11.4公里的嘉南公路;電力增容至137.5千伏安;建立500門鼓嶺程控電話模組局;建日供千噸水的水廠1座。1994年,有38個單位在鼓嶺投資建別墅,15家農民自辦招待所,總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床位達4000多位。
鼓嶺鄉有2所完全國小、2所初級國小,1993年始,實施國小免費教育,凡農民子弟上國小,費用由鄉財政開支。國小畢業生均可就近進城入學。
改革開放後,鼓嶺村民生活提高很快,1991年開始實施村民養老制度,凡男60歲、女55歲退休者,月可領用養老金15元。1994年統計,擁有7輛小型麵包車、9輛自動裝卸貨車、30多部拖拉機,私人安裝電話50部,彩色電視、電冰櫃等家用電器的普及率為6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