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哲學

黑暗哲學,是一種唯心的,形而上的哲學分類,是一種脫離實際的猜想推理,沒有任何實際依據。它闡述的核心思想是——可否製造出不可能存在的東西。

概述

黑暗哲學,是一種唯心的,形而上的哲學分類,是一種脫離實際的猜想推理,沒有任何實際依據。它闡述的核心思想是——可否製造出不可能存在的東西。

例證

一對修行的師徒下山化緣,夜幕降臨,他們求住在鄉間一戶農家小院。入夜,剛好有一群打家劫舍的強盜把農舍團團圍住,徒弟驚惶失措地跑去告訴正在坐禪的師傅說:“不好了,師傅,強盜來了,我們快要沒命了。”說完,拿起包裹就要往外沖,師傅卻微笑著攔住了徒弟:“為什麼要走呢,會有幾個人能被我們度人教化啊。”

思索

面對突發的事件和困境,師傅和徒弟的表現卻大相逕庭,人性本身所具有的恐懼和求生的欲望讓徒弟首先選擇了規避險境;師傅卻在險象叢生的背後最初看到了可以教化度人的契機。徒弟的表現合乎倫常,師傅的人生智慧和樸素哲學讓他看到了事物內外因的轉化,讓我們大家有了希望與期待。二者相較,人生的境界和覺悟不言而喻。拋開信仰修行中捨身求義、功德圓滿的原義不說,單就這份面對人生“黑暗”時運用的簡單哲學就可以讓我們好好琢磨琢磨。

毫無疑問的是,我們一般都確信作為個體的人有好和壞的特質,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對於這一點,西方的思想家們直接用“潘多拉的盒子”就把自私、殘忍、嫉妒等撒在了人類的身上,而東方的先哲們用“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這個亘古的命題貫穿在了文明發展史的長河中,而恰恰是這個看似對立和含糊的命題卻真實反映出了他們對於自身另一面的困惑和不解。

作為生存的個體,我們需要周圍環境的接納和保護,這種群體生存的需要性從遠古時代起就一直沒有消失,當然毫無疑問的是我們自己首先得學習怎樣融入這個集體。我們在批評和表揚中懵懂地接受了是非道德,從沒有標準到建立標準。我們眼睛裡的黑色在漸漸減少,畏懼和順從卻越來越多。我們同周圍人一樣,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同,骨子裡的貪婪、自私、欲望卻被我們毫無原則、不加批判壓在心底,他們被當作橫亘在我們成長道路中的絆腳石,如同狼來了的故事一樣經典地壓制著我們,卻不能阻止我們在漆黑的深夜蒙頭在被窩裡放浪形骸,漫無邊際的想像,如同春日裡散布在空曠的田野、流動的空氣、四處跳動的動物包括你我身體裡的那不可名狀卻無法避免的騷動。令人擔憂的是,我們越是抗拒和彈壓,它們越是能夠清晰地透過在我們的態度和行為在生活情境中呈現。

黛比·福特所寫的《黑暗,也是一種力量》恰如其分地給了我另一種詮釋。作者黛比·福特從一個曾經過著吸毒以及複雜生活的頹廢青年到成長為加州喬帕學院的講師,源於作者面對人生的黑暗和困境,沒有自暴自棄,積極認識並揭露了個人內心深處的陰影,內因帶動外因的轉化,最終成就了一個完整的人生。大多數時候我們可能沒有像作者那樣的複雜生活,但什麼時候我們有過觸動自己靈魂黑暗面的勇氣,你有多久不曾跟自己談心了呢?

單純的個體理性生存尚且如此,由此而推廣到人類對未知世界的認識也是一樣。柏拉圖用“洞穴說”的比喻來具體說明了人認識世界的這種過程。他說,人的認識現狀就如同人被綁在一個深深的洞穴中。人像囚徒一樣一直就處在這樣的洞穴中,從來沒有見過外面的世界,而且他們的頭和手腳都被捆綁著,也不能回頭看從洞外照射進來的陽光,只能向前看洞穴的後壁。在他們身後有一堆火,燃燒著發出光。在火光和囚徒之間有一堵矮牆,矮牆後面有些傀儡戲演員拿著木偶在表演,木偶的影子照射到了洞穴的後壁上,囚徒只能看到這樣的影子。你有可能老死洞中,一輩子在影像中活著,也有機會衝出洞穴,觸摸到真實的世界。因此,你要想探求真知就必須掙脫鎖鏈,走出洞穴,親自去看看洞穴外面的世界。儘管這個過程是痛苦的折磨,如蛇脫殼,但卻是美麗的新生,如蛹化蝶。

有著實踐精神的中國的先哲們已經開始身體力行了。公元1508年的春天,被貶官到貴州當驛丞的王守仁在龍場驛站的破房子裡,挖了一處洞穴,把自己襤褸的衣衫和疲憊落魄的神情一起埋藏在了裡面。就是在那個黑暗得讓人恐懼的後人俗稱為“玩易窩”的泥土洞穴里,王守仁用生死去參悟,穿透榮辱,攤破生死,玩味出《易經》中的“精華糟粕一致,內心外在合一”的精粹思想。《玩易窩記》中說陽明先生函六合,入無微以後,把自己37年間的生平和多年的哲學修為揉和起來,不是單一地指向一人一事,而是從中抽筋剝骨一般,超越個人經驗,最終直達了他所說的“古之君子”的境界。黑暗中的三天三夜,應該是死過一次又活轉回來的三天三夜。這個人生和軀體上的大黑暗,沒有埋藏住王守仁頭腦中的大智慧,大哲學,反而給了他一種超乎尋常的解脫,那個陰冷無比的黑暗給了他光芒萬丈的燦爛。而作為黑暗載體的“玩易窩”作為王守仁命運的轉折之地與其後的陽明洞、龍崗書院一同成為建構陽明學說的哲學思想體系永恆的勝地。

總結

黑暗孕育著無知和痛苦,卻也昭示著黎明和光亮,我們就像是黑暗中摸著石頭在過河的一群孩子,需要的不僅是勇氣和膽量,還要有“風物長宜放眼量”的智慧與哲學,如果說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周易太極、陰陽八卦太過深奧的話,那么德國的這一句“暗透了便望得見星光”的諺語我相信會給你更多直接的啟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