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沖繩蛛

胸板淺黃褐色,具黑色素,邊緣顏色較深。 步足淺黃褐色,脛節、後跗節和跗節具黑色素。 腹部腹面中央有一近圓形的淺黑色斑。

形態描述

雄蛛體長2.38:頭胸部長1.09,寬0.92;腹部長1.33,寬0.99。背甲淺褐色,邊緣淺黑褐色,眼域至中窩之間具1個三角形的淺黑色斑。頸溝黃褐色。放射溝和中窩不明顯。兩眼列均後凹,各眼均具黑色眼斑。前中眼間距等於前中側眼間距(0.04:0.04);後中側眼間距大於後中眼間距(0.08:0.05);前、後側眼相接。中眼域長0.24,前邊寬0.20,後邊寬0.23。前側眼>前中眼=後中眼>後側眼(0.10:0.09:0.09:0.08)。
額高0.13。螯肢淺黃褐色,後面有8條脊紋;前齒堤有3齒,後齒堤4齒。下唇和顎葉淺黑褐色。胸板淺黃褐色,具黑色素,邊緣顏色較深。步足淺黃褐色,脛節、後跗節和跗節具黑色素。所有腿節均無聽毛,脛節有聽毛,後跗節和跗節也無聽毛。跗節器位於跗節近中部。觸肢步足測量:觸肢1.29(0.65+0.17+0.20+0.27);步足I 6.57(1.80+2.14+’1.97+0.66),Ⅱ4.92(1.43十1.56+1.39+0.54),Ⅲ2.44(0.82+0.75+0.59+0.28),Ⅳ3.51(1.16+1.05+0.95+0.35)。足式:1,2,4,3。
腹部卵圓形,土黃色。背面中央具一前窄後寬的淺黑色縱帶。腹部側面具2條黑色斜條斑,其下緣達腹部的腹面。腹部腹面中央有一近圓形的淺黑色斑。觸肢的脛節具長的羽狀聽毛;引導器筒狀,背側的暗色導片呈“S”形。

鑑別特徵

本新種腹部背面後半部中央具一大的黑斑,近似於O.sasakii,Tanikawa,2001(2001:19,figs.2~8),但其腹部的黑色斑近方形;雄蛛螯肢的後齒堤具4齒;引導器背側的暗色導片呈“S”形,盾板寬,而不同於後者。

地理描述

廣西(田林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