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寨村

黑寨村,北京市昌平區流村鎮轄村。土地面積6500畝,總人口1220人。經濟基礎薄弱,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以種植和勞務輸出為主,屬於流村鎮的貧困村之一。據歷史記載該村最早於明朝年間建村,該村基礎設施建設良好。

黑寨村簡介

村落概貌
北京市昌平區流村鎮轄村,位於鎮域西北部,距離昌平區20公里,昌平公交小11路在村內設有站點,交通比較便利。全村現有土地面積6500畝,耕地面積2760畝。 410戶人家,總人口1220人,其中男性621人,女性599人。姓氏以劉、王、黃、谷為主,均為漢族。

歷史沿革

成村於明代。解放前夕,村全稱為河北省昌平州黑寨村。新中國成立後,該村歸河北省昌平縣第八區管轄。1953年,劃歸為北京市昌平縣,為流村鄉轄村。1997年,合鄉並鎮後劃歸流村鎮。全稱改為北京市昌平區流村鎮黑寨村。
自然環境
地處北京西北部燕山腳下,土壤為洪積沖沙石性土地,地下水資源十分欠缺。村山場林木茂盛,全村綠化面積80%以上。在自然村老村村內的明陵寺原址內有兩棵柏樹和一棵槐樹,樹齡距今已有1300多年,經過風吹雨打的洗禮,樹幹有被劈裂的痕跡,但仍枝繁葉茂,為國家二級保護樹木。在老村的村口還有一棵樹齡更久的老槐樹,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此樹樹幹粗大,仍然生機勃勃,此樹為國家一級保護樹木。

文物古蹟

古人傳說先有明陵寺,後有和平寺的說法。明陵寺坐落於黑寨村自然村之一的老村村內的山根處。該寺因在明代修建,故為明陵寺。由於年久失修,明陵寺已毀。

經濟發展

黑寨村曾有過富足的歷史。在80年代,黑寨村村集體經濟實力位居昌平縣前五名,各種農車、農機的數量在流村鄉首屈一指。村民共同奮鬥,團結一心,在當時的人均收入相對薄弱的時期,村內經濟仍名列前茅。後來由於班子不穩定,更換頻繁,逐漸從富足走向了沒落。
近年來,村集體經濟發展仍難有較大起色,沒有經濟收入來源,經濟基礎薄弱,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以種植和勞務輸出為主,屬於流村鎮的貧困村之一。截至2006年底,全村經濟總收入達936萬元,年人均收入4303元。

村政建設

近年來,黑寨村在各方面的大力扶持下,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先後為千畝李子園田間路順暢通行,修建了800米的混凝土水泥板路一條;為預防土石流,修建護坡120米,防洪渠390米;為改善辦公條件,在黑寨村國小舊址翻新修建了400多平米的村委會,明亮了辦公環境。改造自來水管線13000米;村民澆地水管線36000米;修建了“連村路”1500米;為全村120戶搭建了“吊炕”。
為加快公益事業的發展,豐富村民的業餘生活,建設了一個籃球場和兩個桌球場地,配置了多種健身器材;為96戶村民安裝了有線電視;在區科委的支持下,送來了200多冊書籍,成立了科普活動站;組建了“姐妹秧歌隊”。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為村民的文娛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提高了村民的整體素質,為和諧穩定的村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村史榮譽

1949年建立村黨支部,第一任黨支部書記谷永晃。現任黨支部書記黃成華,全村現有黨員45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