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黎城縣
黎城縣,山西長治市轄縣,古稱黎侯國,太行山革命老區,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省“東大門”,素有“三省通衢”之稱。2012年時,面積1101平方公里...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霞莊
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時期,就由余李兩姓共同居住建村,明 初時王姓又從洪洞遷來,後余姓逐漸遷走,僅有李、王兩姓長期居住在此,目前保留下來的村落建築,基本...
名詞解釋 千年古村-霞莊 -
平順縣
、芣蘭岩、中五井、實會、北耽車、石城、陽高、北社、苗莊、東青北、羊井底...。曹魏至北朝時期,隸屬未變。隋代,平順境域分屬黎城縣和潞城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壺關縣,今平順境域南部屬壺關縣,北部屬黎城縣和潞城縣...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長治[山西省地級市]
郡復歸併州。西晉永興元年(304),上黨郡屬前趙,建興中(313—317...。五代後唐莊宗初,置潞州。梁末帝時(913—914),改為匡義軍,歲余,唐...,長治縣撤縣設上黨區。 “天地圖”中的長治市 行政區劃長治市轄4個區...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山西長治[山西省地級市]
郡復歸併州。西晉永興元年(304),上黨郡屬前趙,建興中(313—317...。五代後唐莊宗初,置潞州。梁末帝時(913—914),改為匡義軍,歲余,唐...、屯留區、潞城區、襄垣縣、平順縣、黎城縣、壺關縣、長子縣、武鄉縣、沁縣...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山西長治
郡復歸併州。西晉永興元年(304),上黨郡屬前趙,建興中(313—317...。五代後唐莊宗初,置潞州。梁末帝時(913—914),改為匡義軍,歲余,唐...、屯留區、潞城區、襄垣縣、平順縣、黎城縣、壺關縣、長子縣、武鄉縣、沁縣...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平順
。 曹魏至北朝時期,隸屬未變。隋代,平順境域分屬黎城縣和潞城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壺關縣,今平順境域南部屬壺關縣,北部屬黎城縣和潞城縣。 後周,改屬潞州。宋代至明代中前期,隸屬未變。明嘉靖八年(1529年...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上遙鎮
,黎城縣下轄曹莊、西井、石板三個區。1953年7月,區劃重新調整,劃為...8月,平頭、石板兩鄉組建平頭紅星人民公社。上遙、河南、中莊、柏峪四鄉組建上...、前莊、中莊、行曹、后庄、古寺頭、渠村、新村、石板、楊家莊、前嶺、東坡...
自然資源 歷史沿革 人口數據 交通運輸 工業產業 -
潞城區
貢村 【合室鄉】 合室村┃陽坡村┃中村村┃堡頭村┃北山後村┃姜莊村┃河後...公里處的古城村,後遷今黎城縣古縣鎮。隋開皇十六年(596),黎、潞分設...賈村┃侯家莊村┃山底村┃五里後村┃南莊村┃辛莊村┃王山坪村┃西村村┃北莊...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