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夼村

1978年,糧食畝產280公斤,總產28萬公斤。 1951年,成立村辦國小,教師2名,學生60餘人。 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320公斤。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因建村處低洼,土地多為黃土,附近溝嶺蜿蜒起伏,形若蒼龍,故命村名黃龍夼。 黃龍夼村坐落於海陽市西北部,地處東經120°58′,北緯36°59′。西與萊陽市接壤,南與東、西坊塢村相連。位於309國道南側0.5公里處。隸屬發城鎮。東距鎮政府駐地1.5公里,南距市政府駐地35公里。 全村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6.7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蔬菜、蘋果等。 2002年,全村221戶,602人。有姜、周、張等姓,均為漢族,其中姜姓人口較多,占總人口的95%。

大事記

1941年4月2日(農曆三月初六日夜)一夥身份不明的匪兵進村抓走3人,其中1人在路上被匪兵用刺刀捅死。 同年本村解放。
1942年冬日軍拉網大掃蕩進村,用刺刀挑死村民1人。
1953年本村成立2處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80年全村用上電網供電。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7年冬村集體投資5萬元,建起灌溉面積20公頃的西溝水庫。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20公斤,總產13.2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80公斤,總產28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490公斤,比1978 年畝增21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達到676公斤,總產24.13萬公斤。 1977年,村黨支部帶領社員發展果業,集體栽植國光、香蕉等蘋果4公頃。 1992年,改造舊果園,引進紅富士、新喬納金、四代紅星等優良品種。2000年,全村果園面積達到14.7公頃,產量23萬公斤,收入44萬元。 1996年以來,先後發展個體蔬菜大棚6個,蘑菇棚2個,2戶葡萄園,3戶養雞場,2戶養兔場,4個毛豬育肥場等。 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910萬元,其中農業收入860萬元,畜牧養殖業收入5 0萬元。
第二、三產業建國初,本村建起織布生產合作社,從業人員30多人,收入微薄,僅能自給。1962-1982年,村集體建磚瓦廠,從業人員達40餘人。同時還建起麵粉加工廠,從業人員4人;建冬粉廠4個,從業人員24人。後辦起了4戶石子加工廠,1戶羊毛衫廠,1戶軟骨素廠,2戶麵粉加工廠,2戶小商店,還有8個商販。 2002年,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達158人,收入170萬元,其中工業20萬元,建築業20萬元,運輸業20萬元,商飲業60萬元,服務業50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2年,本村建起私立國小,學生12人。1951年,成立村辦國小,教師2名,學生60餘人。1968年,與東、西坊塢等三個村共同出資3萬元,修建校舍,成立聯辦國中,有教職工16名,學生240人。之後,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育質量穩步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53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百業蕭條,民不聊生,村民終年累月衣不遮體,食不飽腹。建國後,民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32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425公斤,解決了溫飽問題。2002年,人均糧食850公斤,人均存款餘額2410元,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120輛、機車66輛、電話98部、彩電120台、電冰櫃30台、洗衣機3台、VCD(DVD)10台,有線電視用戶120戶。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參差不齊,村民住房破爛不堪,90%的戶住的是破草房,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方米。1980年,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滿足了村民照明和動力用電需要。1982年以來,統一規劃新建房區宅基地和街道,全村建起新式磚瓦房80餘棟,建整齊寬敞的街道4條。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姜志修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2年3月成立村黨支部,時有黨員4人。黨支部成立後,領導村民開展土改鬥爭,並組織參軍、支前活動,參加者達30餘人。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3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3個,黨員23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姜志合、姜廷義、姜志修、姜志堯、姜書考、姜正奎、姜更義、姜瑞安、姜志明、姜瑞來。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3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姜書甲、姜書朋、姜瑞彬、姜書彬、姜書榮、姜更義、姜瑞安、姜瑞錄、姜志堯、姜尊義、姜瑞芹、姜瑞來、周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