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
老秧歌是普遍流行於黃陵及其周遍地區古老的一種舞蹈藝術,據說她是根據原始祭祀舞蹈和當地先民生產生活相融合的產物,在漢代和明代分別諸入宮廷舞蹈原素,使老秧歌日趨走向成熟,後來民間藝人不斷繼承傳統,不斷發展創新,逐步形成了現在的廣場表演的風格。
老秧歌是黃陵民間舞蹈的總稱,她的表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要有:裙子舞(俗稱提裙子)、霸王鞭(俗稱渾身響)、啞鈴舞、竹板舞、蠟燭舞、碟碟舞、跑竹馬等,小節目有:跑旱船、八寶連環燈、小老鼠嫁女、二禿子打架、舞龍燈、耍獅子、耍老虎、鶴蚌相爭等,在表演過程中,伴隨著高亢激昂、氣氛熱烈、扣人心弦的鼓點,各支表演隊伍交相輝映,時而裙子上下翻飛,時而霸王鞭鏗鏘作響,時而小醜孩童嬉笑打鬧,時而馬蹄聲聲,一派歌舞昇平,喜慶歡樂的景象,令觀者無不心情激動,嘆為觀止。
老秧歌演出隊伍之龐大,涉及角色之多,而且各類手工藝製作也盡顯其中,是綜合性的民間文化表現形式。黃陵老秧歌主要以廣場表演為主,尤其以夜間表演效果最佳。
老秧歌是黃陵地區獨有的且具有廣泛民眾基礎的民間藝術,他從不同側面反映和記載了黃陵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感情世界,是黃陵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嚮往美好未來的外在表現,繼承和弘揚黃陵老秧歌必將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歷史淵源
黃陵秧歌舞是流行於黃陵民間的一項古老的舞蹈藝術,由多種舞蹈、雜耍和民歌組成,起源於原始社會,主要是先民們在慶祝戰爭勝利和獲取獵物時, 為表達激動之情,隨意手舞足蹈,用很簡單的形體語言表現喜悅之情,這就是黃陵老秧歌最初的雛形。到了黃帝時代,造文字、做舟車、製衣冠、創醫學、定算數、辨音律、定法制,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伶倫制樂後,人們伴隨在器物、木頭上敲擊出的簡單粗曠的節奏,踏歌起舞,共享歡樂。黃帝馭龍升天后,人們為了感戴黃帝功德,祈求和諧平安,在祭奠黃帝時,百姓舞之,以祭先祖,從而產生了一定意義上的原始祭祀舞蹈。到了漢代黃陵老秧歌不斷發展、變化,並且從祭祀活動中逐漸深入到民間的節慶之中。據《黃陵縣誌》記載,黃陵老秧歌真正形成固定的表演程式是在明朝中期。相傳黃陵縣城東南約十華里的橋溝村劉景,曾供職於宮庭樂府,官拜御史,在朝給宮娥彩女們排練歌舞為職,卸職回鄉後,在原來黃陵祭祀舞蹈和黃陵民間舞蹈的基礎上,又將宮庭舞蹈融匯貫穿其中,使黃陵老秧歌日趨成熟,一直沿襲到“文革”前期,社會發展到現在,消失40多年的黃陵老秧歌又一次被民間文藝人士蒐集整理,編排出來,使人感覺親近自然,耳目一新。基本內容
黃陵作為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所在地,不僅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鄉情勤儉,民風淳樸,而且蘊藏著最古老、最樸素的民間文化藝術,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廣場表演中的秧歌舞,人們稱“老秧歌”,她的表演形式及表演內容特別豐富多彩,主要包括有裙子舞(黃陵俗稱提裙子),啞鈴舞、竹板舞、碟碟舞、蠟燭舞、,霸王鞭(黃陵俗稱渾身響)、跑竹馬。小節目有:跑旱船、八寶連環燈、小老鼠嫁女、二禿子打架、舞龍燈、耍獅子、耍老虎、鶴蚌相爭等等,在表演過程中結合變化的鼓點、優美的樂曲、動聽的唱詞,更增加了她的視覺、感觀的衝擊力,她的表演場面宏大,動作優美,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令在場的觀眾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下面一一介紹:一、裙子舞
黃陵裙子舞的起源和其它舞蹈一樣,也是作為上古祭祀樂舞的“巫”和“武”,是先民敬畏於天地神靈而創造出來的,用於對天地神靈的祭祀活動中,同樣也用於對始祖軒轅黃帝的祭祀活動中。久而久之,隨著歷史的進一步發展,又著重在新春佳節之際用於恭賀新春,予祈豐年,主要活動於城鄉和鄰里、親朋之間。官民同樂,朝野共慶,演義吉祥,粉飾太平。展示技藝與才智,張揚財力和民風,促進交流、推動團結、聯結友誼、綿續歷史,舞步扭動乾坤、歌聲震撼千秋,在延續中完善,在實踐中定式,逐漸形成了既定的程式。傳說至明代時,黃陵縣城東南約十里地的橋溝村劉景,曾供職於宮廷樂府,官拜御史,黃陵人傳說中稱劉公公,在朝以給宮娥彩女們排練歌舞為主。卸職回鄉後,在黃陵祭祀舞蹈的基礎上又將宮庭舞蹈融匯貫穿其中,提高和豐富了演出技巧和曲目唱詞,使其注入了宮廷舞蹈的風彩,黃陵裙子舞有了更完備的飛躍,明顯地區別於其它地方秧歌。故:黃陵的秧歌是舞而不是扭。
至今60歲以上的人還記得,當初引秧歌的秧歌頭在表演中,頭戴用草帽圈褶成前邊低後邊高的帽子,身穿長袍,為了便於表演,將長袍一角提起別與腰際,手執拂塵(蠅甩),那么這不正是宦官劉公公的身影嗎?
古代表演裙子舞其服裝、道具、化妝都很簡樸,女角都是男扮女妝:頭頂一條絲織黑紗代替秀髮直至後腳跟,額前飾以用彩色紙褶成孔雀開屏式的頭花,頭頂一朵用紅綢子褶成的堆花,兩邊剩餘的長條順兩耳後搭肩直下至胸前,上身著新娘的貼身小紅襖,下身著彩裙、彩褲,胸前緊束白色扎裙,前邊兩角縫有小布環套在中指上。該裙子舞的表演技巧主要就在於女角舞動扎裙的技巧,所以又稱“提裙子”。
該女角在“打雜”(男角)的引導下舞動扎裙,碎步緊追,其動之若蟬、舞之如蝶、如水上飄、似雲中游、阿娜逸美、翩躚飛舞、輕塵拂動,纏腰繞膝。夜間表演時,在打雜(男角)左手所執的蓮花燈光下若霧中之仙,忽明忽暗,似夢似幻,謂之曰:
“鳳凰單閃翅”、“鳳凰雙閃翅”、“孔雀三點頭”、“飛蛾撲燈式”等。羞羞答答、嬌嬌滴滴、文靜雅稚、純樸祥和。著實表現出了陝北南部黃土高原女性的嬌柔美,這是裙子舞中的主流。秧歌隊中的幾個頑童,其頭頂扎兩個直立的小辮子,小丑打扮,肩掛一條驢脖子上常掛的串鈴,在場合中無拘無束,活蹦亂跳,直使得驢串鈴叮叮噹噹亂響。秧歌隊中所扮的老太婆,丑角打扮,腳蹬一雙木質假小腳,外穿繡花小腳鞋,寬長褲腿。將真腳蓋著,用爆竹或紅辣椒角作耳墜,用驢安眼作奶罩,手執大棒槌或農家婦女常用之物,紅臉蛋、白眼窩,醜態能出盡出,惹人捧腹大笑。
在佇列表演中,還貫穿有前邊所述的許多雜耍,直捧得場面熱烈歡快、風趣滑稽。
表演隊形變化有白龍馬分鬃、鳳凰戲牡丹、二龍戲明珠、蠍子倒顛尾,並蒂蓮花開等諸多名堂。遊走自如、變化多端,如游龍、似翔鳳、演北斗、布南宮、二議四方、八卦九宮、隱含人文理念,藏寓妙意玄機。
在緊鑼密鼓的鼓樂聲中,經過一輪舞蹈之後,由嗓音嘹亮者演唱一段黃陵秧歌(民歌),立即鼓聲再起,又進入熱烈的表演中。裙子舞表演完畢退場後,激烈的鑼鼓聲又將其它民間舞蹈、旱船、雜耍等送入場地接著表演。
二、渾身響
黃陵民間流傳的“霸王鞭”是以有節律的碰打花棍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表演者右手緊握一長約八十公分,直徑約為三公分的空芯竹桿,為了有響聲在兩端垂直方向各打一至三個小眼,用細鐵絲在內腔穿上五六個銅錢或一個小鈴,竹桿表面塗上各種顏色或油漆,再用五顏六色的紙或布條每隔三五公分纏一圈,兩端繫上用麻絲作的紅纓子,其形狀和楚霸王項羽的鋼鞭相像,故民間稱為“霸王鞭”,也稱花棍。演員身著古裝彩服,肩膀、膝蓋、手腕、鞋上都縫有小鈴,表演時按照音樂節奏,手抓花棍中心敲打著自己四肢或他人花棍,不斷地發出嗆啷、嗆啷的聲音,和著民歌,載歌載舞,據說元封元年10月,漢武帝北征朔方歸來在中部(今黃陵縣)祭奠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時,命百餘軍士手執鋼鞭舞之,以祭祀先祖,從此,“霸王鞭”便在民間流傳開來。又因“霸王鞭”兩端有多處空槽,槽內裝有可活動的銅錢片數枚,稍將鞭身晃動擊打,則會發出“刷啦啦”的銅錢聲,節奏明快,鏗鏘有力。舞者時而以手擊鞭,時而以腳踢鞭,時而又以鞭觸身,從上到下,肩、背、腰、腿、腳無處不到,每次碰撞都發出悅耳的聲響,故又稱“渾身響”。
“霸王鞭”在黃陵縣流傳已久,由於其形式自由,道具簡單,舞姿秀美,則民眾喜聞樂見,易於傳播普及。目前在黃陵流傳的"霸王鞭"是在借鑑傳統霸王鞭的基礎上,經通文藝工作者的加工而成的。在舞蹈動感、造型美感上,作了重點渲染,使動作誇張化、動態力度化、細節突出化,布局和調度方式豐富多變,場景大起大落,動靜反差較強,從而形成獨特的地域風格。
“霸王鞭”根據其動作可分為低手鞭、高手鞭和騰空鞭;根據其速度可分為靜止鞭、行進鞭;根據其場地大小可分為廣場鞭、舞台鞭,廣場鞭人數可達百人,舞台鞭可達十幾人,形式靈活,易於變化。
三、跑竹馬
黃陵跑竹馬是表演傳說中古時的某次戰爭場面,將戰馬做成中間有大洞的假馬,即用泥作成模具,外表糊上多層麻紙,脫模後分別塗上紅、白、黑、黃等各種顏色;紮上鬃毛、耳朵、眼睛等。演員上場時,從中間的大洞鑽進去掛在肩膀上,身著古代將軍服裝(戲裝即可),戲劇臉譜化妝,野雞毛作翎子。插上六至八面彩色三角背旗,戰袍將雙腿蓋著,按照各自角色手執長矛或長柄大刀等武器。
人物以具體的故事確定大將人數,每一員大將配一馬牌或稱旗手,著武士服裝,手執大旗,旗中心書有該大將的姓氏,四邊四角有花紋圖案裝飾,行在大將前邊,揮舞大旗;每員大將還配一馬童,要求稍有武功要會打車軲轆(虎跳)、翻跟斗(小翻)、栽立固樁(拿頂)、行在該大將之後,屬牽馬趕馬角色。
表演時有激烈的鑼鼓聲和呼哨聲(口哨)助威助興,其場面熱烈壯觀、氣勢宏偉,表演一段、唱一段。
四、啞鈴舞
啞鈴舞是表演者雙手各執直徑約為八公分,長約三十公分的空芯木棒(啞鈴),表演時演員自己雙手緊握啞鈴,時而在胸前,時而在背後或在頭頂,或叉開雙腿在腿中間,讓兩個啞鈴頂端相互碰擊,按照音樂節奏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同時伴唱著節奏輕快明朗的秧歌(民歌),剛柔合一,可以自身單打,也可以和別人對打。人數不限,男女各半。
五、竹板舞
竹板舞是男角左手拿一表演快板用的竹板,右手拿一根帶鋸齒的竹板,長約三十公分,寬約二公分,女角雙手各執長約四十公分,寬約三公分的兩片竹板,手握有柄的一端,食指夾在兩個竹板之間,男女角按照音樂節奏敲打著各自的竹板。秧歌伴唱,變換位置,作各種舞蹈動作,人數不限,男女各半。
六、碟碟舞
碟碟舞是男女角雙手各執一個瓷質菜碟,用無名指和小指抓著菜碟邊緣,碟底緊貼手掌、拇指、食指和中指夾一雙竹筷子,按照音樂節奏敲擊菜碟正面中心,發出清脆悅耳的滴水聲音。變換位置作各種舞蹈動作,邊舞邊唱秧歌。人數不限,男女各半。形式新穎,場面雅致。
七、蠟燭舞
蠟燭舞是男女角雙手各執一很小的菜碟,小碟內中心栽一根高約八公分點亮的蠟燭,揮舞雙臂,因蠟燭只可直立,不可傾斜,所以表演時其動作美似在打太極拳。並且有抒情悠揚的秧歌伴唱。人數不限,男女各半。
八、雜耍
1、八寶連環燈:是用兩個大蓮花燈籠,其中間和下部都有木輪,下邊的木輪著地驅動蓮花燈,跟在秧歌隊後邊一個正轉一個反轉助興。
2、小老鼠嫁女:由迎親的、送親的、吹嗩吶的、敲鑼打鼓的、打旗的儀仗隊、抬轎的、坐轎的新娘、騎假馬的新郎等人扮演的老鼠組成的秧歌隊,其風趣滑稽幽默。
3、二禿子打架:就是將兩個葫蘆作成兩個光頭人頭,由表演者背著,雙臂穿一條褲子,手上穿著鞋爬在地上,兩個葫蘆頭正好朝上像兩個人頭,作兩個假臂和假手,相互抱在一起,表演者雙臂雙腿前後左右做著不同的動作。看起來好象兩個禿子在打架,也可多人表演。
4、鶴蚌相爭:鶴是男角扮的,其頭戴一頂極高的帽子,帽頂作成鶴頭形,中部細長,下部作成鶴脖子戴在演員頭上,身穿鶴毛衣,雙臂穿鶴翅,雙腿作成鶴腿。越細越好,腳作成鶴爪。蚌是由演員妝扮成俊俏秀氣的古妝少女。背著兩個能包住人的大蚌殼。表演時蚌一張一合不停地閃動雙殼,前後左右舞動著,引誘挑逗遠方的鶴。當鶴要叨蚌時,蚌又立即將殼合攏企圖夾住鶴嘴,鶴又立即倒退躲避。如此反覆多變地戲鬧,風趣幽默,滑稽感人,直至鶴叨住蚌,蚌夾住鶴嘴,誰也無法擺脫時結束。此乃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典故。
5、跑旱船:黃陵的跑旱船與外地的大不相同。外地人所做的旱船僅用四條紅綢子扎在船頂四角,分別吊上一朵綢子作的大紅花。而黃陵人所做的旱船是很講究的。分別將剪紙、紙紮、繪畫等民間工藝美術品很細緻地裝扮在旱船的各個部位,使其雅致華麗。外地人跑旱船僅是用兩手提著旱船扭秧歌,而黃陵人跑旱船才是真正地表演。要求船身真的像是在水上漂著,還要把遇到風浪、漩渦、急流、淺灘時的情景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據現在八、九十歲的老人們講:黃陵老秧歌主要是在元霄節(正月十五)晚上進行演出,縣城分為下城、東窪、西窪三個自發組成的秧歌社,各社都有秧歌隊和秧歌服裝、道具、樂器等設備,每年的組織者稱為“慌頭,”在春節前由慌頭去各家募集費用,排練成熟後,初八、九就開始演出。十五晚更熱鬧,演出時還有來自店頭、隆坊、田莊等鄉鎮下屬的十里八鄉的秧歌隊,秧歌隊有的年頭元宵夜能多達100多支,從元宵節晚上直到第二天天亮,可以想像地當時的條件下,如此龐大眾多的隊伍,如此寵大的場面,如此高漲的熱情,而且都是自發、自覺、自願的,可想而知當時黃陵老秧歌的廣泛性和普遍性。
基本特徵
黃陵老秧歌自形成以來,在不斷發展演化的過程中,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徵:
(一)在老一輩黃陵人心目中,對老秧歌有著深厚的感情,因為從他們記事起就和老秧歌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是老秧歌的參與者和親歷者,老秧歌對於他們具有本鄉本土的親切性特徵。
(二)老秧歌在演化的過程中,既有屬於自己本源的東西,也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具有多元性文化特徵。
(三)老秧歌是土生土長在黃陵這塊土地上的舞蹈表演形式,其表演形式不同於陝北秧歌,不同於關中社火,更不同於其它各省,屬全國獨有,具有獨特性特徵。
(四)老秧歌在黃陵有普遍的民眾基礎,深入人心,已成為黃陵地區城鎮農村廣大民眾生產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深深的融入和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習俗,所以具有民俗化特徵。
(五)老秧歌表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演出場面熱烈,具有豐富性特徵。
(六)老秧歌表演隊伍中的小丑、雜角、雜耍等表演詼諧幽默,具有趣味性特徵。
(七)老秧歌參與人數較多、隊伍比較龐大,具有參與性特徵。
(八)老秧歌尤其是裙子舞,動作柔美,舉止端莊秀麗,具有細膩性特徵。
(九)老秧歌隊伍中的各種節目都有一定的傳說故事,傳統文化蘊含其中,所以具有傳統文化特徵。
(十)老秧歌具有剛勁優柔的舞蹈,豐富多彩的佇列組合,緊湊震憾的打擊音樂,純樸華麗的服飾道具,具有藝術性特徵。
(十一)老秧歌鼓點變化豐富,時而舒緩、時而鏗鏘,如行雲流水,如萬馬奔騰,有說有唱,表演生動,節奏分明,具有情緒化特徵。
(十二)老秧歌流傳廣泛,影響深遠,如今洛川、富縣等周邊縣區也有扭老秧歌的傳統,所以具有影響性特徵。
(十三)老秧歌服飾、道具的製作又將民間工藝美術的製作工藝融入其中,集民間音樂、舞蹈、工藝、美術等為一體,具有民間藝術的綜合性特徵。
相關器具及製品
一、黃陵老秧歌主要樂器
黃陵民間打擊樂器常見的有抬鼓、大鼓、花鼓、大鑼、京鑼、馬鑼、鐃鈸、鉸子。購買打擊樂器時也應注意挑選音調,一般以“F”調為準,大件的音低小件的音高,應在“F”高調中的5、1、3、5、1範圍。
黃陵秧歌舞對打擊樂器的用法有兩種,在泥區河溝以北的各村表演秧歌舞時多用小樂器伴奏。即:參與的樂器是馬鑼、餃子、花鼓三樣。只有馬鑼的聲音最突出。泥區河溝以南的各村多用大件樂器伴奏。即:抬鼓、大鼓、大鑼、鐃鈸,但不排除小樂器的參與,該兩種形式的樂譜是相同的,混合在一起演奏時還可以產生配器的效果。
二、黃陵裙子舞基本要領
黃陵秧歌大致有兩種形式,以泥區河溝以北的南村、北村、奎張村為主的形式是一個耍雜(男角),一個包頭(女角)、一個打花鼓或餃子或馬鑼的三人為一小組,由多個小組組成。表演時耍雜在前,包頭在後,小擊樂隨之。在場內跳躍打擊伴奏。大鼓、鐃鈸、大鑼等在場外,只在入場、退場,踏小場時伴奏,烘托氣氛。
以泥區河溝以南的馬家塬村、梨園村、縣城內為主的是以二至四支小分隊組成,每支分隊由一個耍雜領頭,後隨多個包頭不定人數、包頭後邊還有俊老頭、醜老婆,或有醫生、先生、商人等社會雜角。還有三、五個小頑童。打擊樂隊大鼓、大鑼、鐃鈸為主。除了唱以外,一直把秧歌隊敲的送進場,又送出場。但以上兩種形式的服裝、化妝、道具、打擊樂譜是相同的。
1、頭飾、服裝和化妝
(1)耍雜
頭飾:舊時耍雜的帽子是用草帽圈褶疊成前邊低後邊高的樣子。也可以用下面方法製作作袼褙之法:取(1×2)米的木工板或類似的面板作案子或用現成的案子,再取一些乾淨的布塊,新舊都可,浸濕擰乾:先將大塊的最好和案子相同大的一塊平鋪在案子上;取糨子一小桶攪勻;用毛刷涮到這塊布上,再取一小塊布鋪到上面粘實摸平如此各處共粘五層左右,最後一層應選用蘭色、綠色或淺綠色的新布封面,乾透後摺下來待用,俗稱袼褙。作耍雜帽子時取一決袼褙先剪成直徑約56公分的大圓片,再在中間圓心剪去直徑為歷18.3公分的圓,所剩的材料就和草帽相似了,然後再進行褶疊,作上帶子縫好就成了。
服裝:上下身均為黑、蘭、灰色中式便衣統傳布紐扣,腰系下墜感好、柔軟、稍重的布料作成裙子,白色為宜,出場時將右邊一角提起別於腰間,腳穿牛鼻子布鞋(腳背到腳頭有兩道布梁梁)。白色中式布襪子,將褲腿上裝在襪子口內,用白布帶綁緊。
化妝:丑角化妝,只在兩眼和鼻子之間的三角區劃一白色棱形豆腐塊,帶三撮小黑鬍子。
道具:左手執30公分球形的花燈,一般都是蓮花燈籠,以備夜間照明表演時用,右手執蠅甩。
(2)包頭
包頭在舊時都是男扮女妝,因受封建社會約束,一般女人不扭秧歌。
其所用的頭花、假髮、頂花、服裝、扎裙等製作極為考究,在此不一一敘述。
(3)雜角
老太婆:丑角打扮;假大肚子;穿作飯用的圍裙;用爆竹或紅辣椒作耳墜;驢安眼(驢拉石磨磨麵時遮擋眼睛的兩個草帽殼)作奶罩,手執大棒槌或擀麵杖等,紅臉蛋,白眼圈;表演時醜態百出。
小頑童:頭頂兩個直立的小辮子,肩掛一條驢串鈴,其形如佩帶(寬約四公分,舊時是用牛皮作的,現在可用上述的袼褙作成上系五至八個直徑約五分分大的銅鈴),小丑化妝。其他社會條角的服裝、化妝隨意
2、基本動作
(1)為了便於介紹和理解,特作以下注釋
①以下將演員自己的上下、前後、左右仍稱上下、前後、左右,將身體各部位仍稱手指、手掌、手背、手腕、小臂、肘、大臂、腰、小腿、大腿、膝蓋。只將腳心的前端稱腳掌,後端稱腳跟。
②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將左腳向前動次邁出的第一步稱一中蹺(半步),兩蹺才算一步,以下無論左右腳只要向前邁一次者皆稱一步,則左右腳都向前邁了一次對稱兩步。
③繞廣場正轉或繞他人正轉均屬逆時針鏇轉,反之是順時針鏇轉。同理掏他人逆時針繞過為正掏,反之為反掏。
(2)甩蠅甩和甩扎裙法
①蠅甩大甩∞字:是耍雜在第一小節強拍的同時將蠅甩從自己的右上方再甩到自己的左下方,又由左下方拉起到左上方,再由左上方甩到自己的右下方再拉起來。正好在空中劃了一個橫向的∞宇。要求八拍完成一個∞字。
②蠅甩小甩和大甩∞字:不同的是耍雜在身體前邊,腰的下半部甩,甩的輻度很小,每兩拍完成一個∞字,強拍由右向左,弱拍由左向右。
③甩扎裙:是包頭的重點動作,因扎裙的的前角都有小布環套在中指上,甩時先要將手向所甩的反方向從下邊擺過一點,然後由下而上,乘著勢能,用上勁兒,先向外再向上豁出去。要求甩得展開順風飄起,然後高舉繞過頭頂。
(3)步法
①雲步
a、單碾雲步
b、雙碾雲步
②碎步
③走步
④舞法
a、貨郎閃擔曲
b、孔雀三點頭
c、鳳凰單閃翅
d、輕鬆舞動式
e、飛蛾撲燈式
f、鳳凰雙閃翅
以上飛蛾撲燈和鳳凰雙閃翅都是黃陵秧歌舞的要求,必須認真做好、使之能產生動之若蟬、舞之如蝶,如水上浮,似雲中飄的藝術效果。
3、表情要求
黃陵秧歌舞主要是表現了地處黃土高原黃陵之民情民意、風俗習慣和拙中見巧,醜中現美的民間藝術特色,表現其身強力壯的漢子除了陽剛之氣外,也有幾分秀美,而黃陵秧歌舞中的女角(包頭)主要要表現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女性含情不露、羞羞答答、嬌嬌滴滴,文靜雅稚,純樸善良的嬌柔美。
所以耍雜應以風趣、幽默、滑稽不斷挑逗包頭的表情出現,包頭應以既羞羞答答、不敢面對耍雜,又嬌嬌滴滴地偷眼斜視耍雜。既想躲開耍雜卻不由自主地緊隨耍雜的矛盾心理表情為主。
4、樂隊組成
按中型百人秧歌舞應有擂鼓兩抬、大鼓兩個、鐃鈸八付、大鑼一面、京鑼兩面、花鼓四件、馬鑼六件、餃子六付,統一應為“F”調,按大小件以5、1、3、5、i為宜,還須“F”調,嗩吶六至八支。
5、基本的廣場表演
前邊已經提到黃陵的秧歌舞,南北兩地形式不同,就村和村之間也大同小異,在這裡只能將各種形式取長補短結合一起,按照以下結構形式為例介紹。
秧歌隊中共16個打小鑼鼓的(8鑼、4釵、4鼓),以下統稱小鼓。大鼓和大釵在場外伴奏統一簡稱大鼓。8個耍雜的,按順序為1、2、3、4、5、6、7、8組,48個包頭(女角),老夫、老婦、雜角可隨意增減。共80餘人,設一個總領頭的。男角按身高分別依耍雜、小鑼、小釵、小鑼、小鼓的順序排列呈單行,每一個男角包括小擊樂的按女角的身高所排成的單行隊分別引兩個並排的女角,共為8組,依次排列,呈花插一路隊形。即一男引二女呈三角形依次排列。
入場:(先輕後急式)嗩吶、小鼓伴黃陵民歌、耍雜貨即閃擔式、女角鳳凰單閃翅和孔雀三點頭式總領頭引成一路,慢步扭過場,打圓場子、待觀眾圍起來之後,起大鼓、加速度、小收點之後,所有男角側身面對女角碎步倒退,蠅甩大甩正圓形,引女角正轉,女角右手高舉扎裙,左手拿平,低著頭,背著觀眾側身面里,碎步緊追男角。(注意:要鑼鼓急,步子緊、揚起風、女角右手之扎裙要像彩旗一樣隨風飄動。當轉完一圈之後,總領並沒有一個飛腳,返身轉向佇列右側高舉蠅甩在空中甩正圓形,指揮第一個耍雜、左轉變領隊伍再向左反轉一圈,又一個飛腳轉向佇列右側高舉蠅穗在空中大甩正圓形,指揮隊伍向左進入正轉)。隨即總領頭口哨第三響的同時,所有要雜蠅甩大甩8字形,女角立即舞動扎裙變為飛蛾撲燈式,再轉兩三圈。(注意:要求男角的蠅甩、擺向哪邊,女角所提扎裙就撲向哪裡,相互對面照應)。
(一)游龍戲戀鳳(熱烈式)
(二)並蒂蓮花開(先輕後急式)
(三)四禧樂平安(輕盈式)
(四)八寶蓮花燈(熱烈式)
(五)龍鳳呈吉祥(熱烈式)
(六)鴛鴦鬧春波(先輕後急式)
(七)白龍馬分鬃(熱烈式)
(八)蠍子倒顛尾(熱烈式)
(九)日月同光輝(輕盈式)
(十)二龍戲明珠(熱烈式)
(十一)丹鳳朝陽開(輕盈式)
(十二)新春鬧元宵(熱烈式)
(十三)盤龍興中華(熱烈式)
三、黃陵霸王鞭基本要領
“霸王鞭”,又稱花棍,因服裝多處都系有小鈴,花棍打到哪裡哪裡就響,則該舞蹈又稱“渾身響”,所以稱道具為“花棍”,稱節目為“渾身響”。
(一)由於花棍本身就要發出響聲,則需要用空蕊的材料製作,在舊時只能用竹桿製作,以直徑3公分、長度80公分為準,兩頭垂直方向各打三個小眼打透,共6個。要能穿過細鐵絲。眼與眼與端頭之間的距離宜2.5公分左右,再用細麻繩在管腔內穿上適當數量的銅線做小墊圈,要求舞動時能發出聲音,再用淡黃色油漆塗刷兩遍,乾透後再用各種顏色的彩紙每隔三至五公分,用糨糊纏繞在花棍上。再在兩端繫上麻絲或毛線作的彩色纓子。長度約20公分。花棍就作成了。
(二)服裝或化妝
由於渾身響是古代流傳而來的,又因其動作類似武打,所以黃陵人打花棍一般都模仿戲劇武士的服裝和化妝,女的都模仿武旦的服裝和化妝。則男的頭包大方巾。上下身都著緊衣緊袖彩色服裝系腰帶。女的基本和男的相同,不同的是顏色應以暖色為主。肩披苫肩,腰間系繡花短裙。無論男女肩上,袖口、鞋上都系有小鈴,才能渾身都響。
(三)樂隊
舊時的渾身響一般都是演員自己唱著民歌打著花棍,載歌載舞的形式,現代人如果表演渾身響可以有樂隊。在廣場表演時宜以民樂嗩吶、笙為主。視人數而定嗩吶數,只需很少量的小鼓、小釵、小鑼之類的小擊樂輕打節奏。並應有場外伴唱者。在舞台表演中,應以弦樂為主,碰鈴之類打節奏,也有伴唱的。歌曲宜選擇鏇律明快順暢,節奏強勁有力的民歌。
(四)基本動作
渾身響和其它舞蹈相同,其基本動作編導的創作設計後是可能千變萬化,這裡只介紹黃陵民間流傳的幾種最基本的動作。
(1)行進式
(2)跳躍式
(3)單打式
(4)對打式
若將以上四種基本打法理解以後,很容易得知,渾身響的表演也同樣不是一個固定的模式,經過具體編導的設計,能夠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動作。
(五)渾身響的表演
表演渾身響的人數可多可少,為了便於介紹以下以6男6婦女共12人為例,並分別按大小個,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為代號排成單行隊,演員在後場處於預備狀態。單號為男,雙號為女。並設指揮一名在場外發信號。
(1)廣場表演時樂隊和伴唱在場外,這裡稱後場,當樂隊奏響歌曲之前奏曲時演員在後場處於預備狀態。當發出第一拍時,①號領隊員單行以行進式入場正方向(逆時針)繞場一至二周。
(2)當相互距離拉開約三米多,且形成無斷條無缺口的圖形,指揮員發信號(嗩吶等)四拍後全場同時變成跳躍式,三、兩圈後指揮員發號四拍後同時恢復進行式,且雙號向內到出走成內雙號外單號兩個圓形。
(3)指揮發號四拍後,單號立即反覆反身鏇轉,則外圈反轉內圈正轉,發號四拍後同時作單打動作,則外圈的單號側身面里雙手舉起花棍作抬架動作,內圈的雙號按照速度和節拍遇到哪一位打哪一位的花棍中段,稍轉一合,發號四拍後恢復行進式,單號在外圈繼續反轉。此時待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⑦和⑧、⑨和⑩、⑾和⑿號面對面對齊時,且要前後照應首尾相進圓形,不得有斷條,不得有缺口,間隔距離保持在3.5米左右時。原地行進式。
(4)發號四拍後。全場先打跳躍式前四拍,且單號和雙號呈面對面狀,從節拍開始內外同時都起步從所對隊員之右這穿過去完成了八拍後立即又轉過身原地打前四拍後又從第五拍開始起步從所面對的隊員之右邊穿過,完成八拍後立即又轉過身面對著。如此反覆幾次,待雙號進入內圈時,發號四拍後恢復進行式。外圈仍然反轉,內圈正轉,並保持相互交替對齊隊形。
(5)指揮發號四拍後,全場開始對打式,邊轉邊打。外圈側身面里,里圈側身面外,遇見誰和誰打,數次後,發號恢復行進式退場。
四、黃陵跑竹馬教程
跑竹馬是黃陵縣特有的一種民間舞蹈,表演對其鑼鼓聲、嗩吶聲、呼哨聲助陣,場面熱烈壯觀,陣勢雄壯宏偉。只在五十年代中期出現過,參與過的人如果在世,也已九十有餘了。對跑竹馬了解的人也就相對不多了,現在只能根據蘇孝先和吳百順先生的回憶進行整理,現介紹如下:
(一)道具、照裝、化妝和樂隊
主要道具是竹馬,其製作是模仿馬偽形狀用竹楣子將馬的上半部綁紮成框架,再用多層麻紙糊成馬的外形,根據具體節目所需要的數量作成後,分別塗上紅、白、黑各種顏色,紮上鬃毛、耳朵,安上眼睛等,將麻絲塗上顏料做馬尾,背部應留一大洞,表演前從人的頭頂或腳下穿過,掛到腰間,再給馬脖子掛上串鈴,給馬頭頂繫上紅纓子,要求非工精緻逼真。其它服裝、化妝和導具及古典戲劇相似。樂器以大鼓、大釵、大鑼為主。
(二)人物角色
跑竹馬是表演傳說中古代某次戰爭的演義場面,以下以三戰呂布為例介紹:
(1)馬介大將和戰馬總稱馬介,大將是劉備、關公、張飛、呂布,戴頭盔、著戰袍、插背旗、按照戲劇臉譜化妝,頭盔上插著用野雞毛作的翎子,手執大刀或長予,騎不同顏色的假戰馬。馬介以下稱劉馬介、關馬介、張馬介、呂馬介。
(2)旗手也稱馬牌。每一個馬介需配一名旗手。同時期人四名,武士服飾和化妝。手執一約一米見方的大旗,四邊有圖案裝飾,三個邊有火焰牙形,中間兩邊都有所屬大將的姓氏。其它服裝和化妝及古裝戲劇相似行在馬介前邊。
(3)馬童,每個馬介還需設一名馬童,則共四名馬童,戲劇古裝武童打扮,著小卒或兵字的馬夾,執馬鞭屬趕馬揮馬的角色。大都在所屬大將馬介後面跟隨。
(4)定樁,丑角武夫打扮,有武功,屬全場最活躍的角色,也是表演總指揮。全場共一名。
以上僅以三戰呂布為例所以只有劉、吳、張、四組人馬,如果表演其它戰事,人物可能就很多了。但每一馬介只配前後兩名副手。
以上的角色只有馬介的動作簡單,表演時只須跑著跳著表
現馬在奔跑的動作就可以了。其它角色不同,應有一定的武功,起馬要合翻有力斗(小翻)打車軲轆(以下簡稱打車輪)栽立谷樁。以下稱拿頂。
(三)廣場表演
為了便於介紹和理解,以下將演員出場的場內之處稱後場,廣場的中部稱中場,後場的對面接近觀眾的地方稱前場。
(1)入場
(2)白馬分鬃
(3)二馬分鬃
(4)四馬分鬃
(5)退場
傳承譜系
黃陵老秧歌在歷史的沿革中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以村為單位從編排到演出都有組織協調人,就是黃陵俗語中的“承頭人”。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村村都能排,人人都能演,表演之餘又體現了大眾的參與性和協作性,尤其以縣城的下城、東窪、西窪三個社,北村、南村、奎強、唐呼村、隆坊街、馬家塬、田莊街、梨園、百子橋等村更具有典型的代表性。1948年黃陵解放後,東北大秧歌(新秧歌)被移植過來,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很多村里競相排練演出,老秧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文革時期,一些基礎比較好的村子還能基本保持老秧歌的演出形式,但同時也注入了新秧歌內容,真正原生態、原汁原味的老秧歌遺風也隨之淡去。近年來在黃陵少數民間藝人的辛勤工作下,積極挖掘、整理、編排黃陵老秧歌,使這門古老的舞蹈表演形式又重新綻放出絢爛的色彩,在他們的努力和協助下,經過我們的深入普查和統計,還有下列人員對黃陵老秧歌依然痴迷,依然熱愛。主要價值
黃陵老秧歌在黃陵當民俗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集民間舞蹈、音樂、民間藝術美術裝飾等於一體,更加體現了這種大眾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是黃陵民俗文化的一個縮影,他無論是舞蹈表演的形式,鼓樂變換、繪畫剪紙、紙紮製作等都是黃陵民間文化中的藝術奇葩,挖掘、搶救、保護黃陵老秧歌,其主要價值是:
(一)文化歷史價值
老秧歌是黃陵當地土壤滋生的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是黃陵人文民風的現實表現,而且她在不同側面反映了黃陵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黃陵人民追求嚮往美好生活的思想境界。其表演是本土化的、原汁原味的、原生態性質的獨特舞蹈表演形式,對黃陵老秧歌的挖掘、搶救、保護將極大的帶動和促進黃陵民俗文化的發揚,而它所具有的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是罕見的、是珍貴的。對她進行挖掘、搶救、保護,不僅對於豐富陝西舞蹈史內容,乃至中國舞蹈史都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二)現實價值
黃陵老秧歌之所以流傳很久,而且分布廣泛,就說明她已深深地融入到每一個熱愛故土,熱愛傳統文化的黃陵人的血液之中,挖掘、整理、保護黃陵老秧歌,對於更加深入挖掘老秧歌的歷史文化內涵,更好地彰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色彩,更好地展示黃陵人民勤勞、樸實、睿智、聰明、豁達、開朗的民族特性以及富有開拓、創新、發展、繼承的民族精神和熱愛生活,追求幸福的美好願望,這些都必將對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
(三)根據老秧歌的獨特性,可作為黃陵縣地方文化藝術的品牌產業,為遊客表演,可獲得報酬,則也有經濟價值。
(四)老秧歌屬於民眾性娛樂,春節期間排練老秧歌可以杜絕賭博有推動社會進步的價值。
瀕危狀況
黃陵老秧歌在黃陵乃至周邊縣區表演上千年,彌久不衰,雖然在民間文藝人士和縣委、縣政府的努力下,採取了一些積極的保護措施,但面對新的文化意識形態發展極為迅猛的當代社會,也同樣面臨著生存危機和許多問題。
(一)一些老秧歌表演人才逐漸退出,有的已相繼謝世,老秧歌表演技藝難以傳承。
(二)一些年青人沒有見過老秧歌,沒有感受到老秧歌的藝術魅力,受當今主流文化影響,新的文化思維、文化理念以及新的舞蹈表演形式的影響,對傳統民俗文化愈來愈淡泊,致使黃陵老秧歌的生存發展空間愈來愈狹小。
(三)受外來秧歌表演形式的影響,特別是每年春節組織的各支秧歌隊都以陝北秧歌、東北大秧歌為主,老秧歌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
(四)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審美需求,價值觀念有了很大的變化,老秧歌的發展受到了衝擊、瀕危狀況難以改變。
保護計畫
目前已投入資金情況:
2003、04、05年連續三年,民間藝人吳百順先生在自己多年精心挖掘、整理的基礎上,每年投入兩萬多元,排練出具有傳統文化的黃陵老秧歌,春節期間在黃陵進行了巡演,受到了一致好評。並且修建了大小兩個排練廳和解決演員食宿的用房和設備,投入約四十多萬元。2004年縣委、縣政府投資10000元用於普查保護黃陵老秧歌。
一、主要保護內容
為保護黃陵老秧歌,特制定十年保護計畫,此計畫由黃陵縣委、政府負責管理、督導,黃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和文體局具體負責組織保護、實施。延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和文化、廣電局負責檢查、督促。保護要點如下:
1、在目前民間文藝人士挖掘整理的基礎上,全面深入細緻地開展普查工作,對黃陵老秧歌的發生、發展、演化以及歷史沿革,進行搶救性挖掘整理。
2、摸清黃陵老秧歌各個表演項目的表演形式及傳承人、服裝、道具、隊形、鼓樂、鼓譜等的價值及全部狀況。
3、將普查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存檔。
4、召集黃陵民間人士及專家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工作,搞好基礎性工作,而且要對黃陵老秧歌中的裙子舞、霸王鞭、蠟燭舞等舞蹈表現形式進行重點研究,並把這些成果編纂成書予以出版。
5、成立以各鄉鎮為基礎的黃陵老秧歌表演協會,對從事黃陵老秧歌的民間人士進行重點保護。
6、成立黃陵縣民間藝術團,按照政府指導,民眾社團參與的辦法,在重點旅遊景區進行展示演出。
7、把黃陵老秧歌教程逐步納入中國小生文體活動之中,不斷培養新的人才,解決傳承難問題,同時也加強了中國小生對黃陵民俗文化的熱愛。
8、創辦以黃陵老秧歌為主要內容的“黃陵民間文化藝術培訓班”,提高和提升黃陵老秧歌的普及率和文化品位。
9、在每年春節的秧歌調演和藝術節中,適當開展黃陵老秧歌評比專場演出,以調動人們對老秧歌表演藝術認識的積極性。
二、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2004年黃陵縣提出“弘揚傳統文化,打造人文黃陵”的號召,要求對黃陵民間文化進行搶救性挖掘整理,黃陵老秧歌就在其中。
2、2005年6月,政府常務上就黃陵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行了專題討論,會後印發了會議紀要,對保護弘揚黃陵優秀民間傳統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在2006年6月10日的“文化遺產宣傳日”上,黃陵縣文體局舉辦了黃陵民間文化大型展覽,受到了廣大人士的高度讚賞。
4、吳百順自動地於2002年就開始挖掘、整理、編排、演出老秧歌,現已將8首民間打擊樂譜和七項民間舞蹈進行整理,並將其中的裙子舞、渾身響、跑竹馬編寫成教程,啞鈴舞、竹板舞、碟碟舞、蠟燭舞正準備編寫,並已培訓了一百多名演員,還修建了大小兩排練廳和四十多名演員住宿的用房和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