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短線交易的14堂精品課:K線戰法和菲波納奇技術

第一課K線的哲學 第二節 第二節

黃金短線交易的14堂精品課:K線戰法和菲波納奇技術:
作 者:魏強斌 等著
出 版 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4-1
版 次:1頁 數:345字 數:534000印刷時間:2010-4-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印 次:1I S B N:9787509609088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東方和西方各自沿著數量和道象的傳統衍生出了自己的金融交易方法。西方交易方法的核心在於黃金分割率及其衍生比率,無論是菲波納奇交易方法,還是加特力交易方法和艾略特波浪理論,甚至江恩理論、螺旋曆法。都與黃金比率密切聯繫,這些西方交易技術的精華都集中體現於黃金率(菲波納奇比率)的具體運用之中。東方交易方法的核心在於陰陽之道的主宰、上升與下降、收斂與發散、震盪與單邊,所有這些都聚集於陰陽這兩種根本力量的互動運動中,陰陽線或者說蠟燭圖是東方哲學思維在交易界的最直接體現。
作者簡介
魏強斌,長期供職於Dina p rivately~ownedinvestment and speculation fund,任首席外匯策略師和交易教練,所著《外匯交易進階》《外匯交易聖經》長期位居中文外匯類書籍總銷量的第一名和第二名。
目錄 上篇 黃金交易中的K線技術
第一課 K線的哲學
第一節道家哲學和辯證法
第二節 波動率和斂散性:K線和布林帶--
第三節 K線照亮黃金交易者的道路
第四節“勢、位、態”三要素與K線
第二課 基於K線圖金價趨勢的識別
第一節 利用西方技術分析識別金價趨勢
第二節 利用K線技術識別金價趨勢
第三課 黃金交易中的見位進場法和反轉K線
第一節金價K線中的提醒信號、確認信號和交易信號
第二節 見位進場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 重要的反轉K線(1)看跌吞沒形態
1.黃金保證金(現貨市場)中的看跌吞沒形態
2.黃金期貨中的看跌吞沒形態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K線源於日本,是日本大米交易商發明的一種價格跟蹤手段。由於日本受到中國陰陽道家哲學的深刻影響,所以日本的K線自然也就以這種哲學作為基礎和主宰。K線的本來名稱是蠟燭線,因為形狀好似蠟燭而得名,之所以又被稱為K線,主要是因為蠟燭線的英文名稱,也就是Candlesticks的開頭髮K音,所以被簡稱為K線。在20世紀下半葉,日本的K線技術被引入西方,史蒂芬·尼森是這項工作的主要貢獻者,他因此也被稱為“西方蠟燭圖之父”。在西方交易界,不用蠟燭線的人與採用蠟燭線的人一樣多,像混沌大師比爾·威廉姆就不採用蠟燭圖。這些人之所以不採用蠟燭線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蠟燭線比竹節線占用過多的螢幕面積;第二,他們不了解蠟燭線的功用和哲學基礎。
錯誤地使用K線技術導致的不良後果,使得不少交易者對於K線不抱太多的奢望。其實,K線的最大作用在於確認市場運動在某一點遭遇的作用力有多大,具體而言就是確認特定位置上的支撐和阻力強度。在西方技術分析界裡,要確認某一點支撐和阻力的有效程度主要是利用成交量和突破程度來度量。由於黃金現貨等市場的成交量並不可靠,所以只有特定市場才能採用成交量來確認支撐和阻力的有效性。而突破程度往往具有很大的欺騙性,比如多頭陷阱和空頭陷阱就是利用假突破的典型形態。
但是,K線本身並不能表明市場的趨勢和位置,表明市場趨勢的是價格的整體運動,而表明關鍵水準的往往是價格的高點、低點和成交密集區。這是K線的局限性所在。K線反映的是局部信息,是一個確認局部狀況的良好工具。只有明白了K線的“能力範圍”才能恰當地使用它。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