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中國森林土壤研究和紅壤利用改良的先驅——黃野蘿
(1902—1981)黃野蘿,原名黃在璇,號正仔,1902年3月7日出生於江西省貴溪縣誌光鄉。7歲啟蒙讀私塾。1913年入貴溪縣第一高等國小,成績優異。1918年入江西南昌第二中學。中學時受五四運動影響,思想激進。1920年與同班同學袁玉冰、黃道(兩人都是革命烈士)、徐先兆(八一南昌起義參加者、江西師範大學教授)等發起組織“改造社”,創辦《新江西》雜誌,鼓吹改造社會,改造江西。1922年中學畢業後入上海麥倫書院補習英語。1924年考入南京東南大學生物系,深得胡光驌教授賞識。入學後,他一邊學習,一邊參加革命活動。1926年秋,正當北伐戰爭節節勝利時,盤踞南京的軍閥孫傳芳垂死掙扎,加緊拘捕革命學生。黃野蘿被迫逃離南京到上海與從蘇聯回國的袁玉冰會合。1927年1月經袁介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鏇即奉派至南昌,先在國共合作的省黨部任秘書,後任中共主辦的南昌《貫徹日報》總編輯,參加震撼世界的八一南昌起義,在葉挺軍周士第的70師政治部任組織幹事。後隨起義部隊南下,至潮汕地區遭優勢敵軍圍攻,部隊被打散。黃野蘿隨所在部隊返回贛粵邊界山區,不久被遣返地方工作,於1928年冬抵貴溪,因未找到中共地下黨而與組織失去聯繫。1929年春,白色恐怖日甚一日,他無法在家鄉立足,由其堂兄黃在璣資助,改名黃野蘿,經南京赴日本留學。先考入明治工業專門學校,1930年春轉入日本林業試驗場學習,1931年春又轉入東京文理科大學重新攻讀生物學。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他應胡先驌的邀請,回國入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工作。1933年得胡先驌資助赴德留學,就讀於明興大學,專攻森林土壤學。1937年曾赴匈牙利森林學院進行研究,1938年6月返德,獲明興大學森林土壤學博士學位。同年9月赴英國土壤試驗站蘋果研究所工作。1939年在法國巴黎學習法文,1940年1月赴美國羅傑斯大學土壤系進行考察和學術交流。
這一年,胡先驌被聘為中正大學校長,在江西省太和縣杏嶺建校。黃野蘿應胡的邀請,於1940年冬由美回國,任該校教授兼農學院森林系主任。在他的精心籌劃下,中正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至1952年院系調整前,已成為華中、華東各省高等林業院校中較有聲望和成就的森林系。現在湖南株洲的華中林業大學就是以南昌大學農學院森林係為主體逐步發展壯大而成的。
在中正大學任教的10年中,他一貫同情並支持愛國民主學生運動。南昌解放前夕,他積極參加護校運動,與進步師生一起,做好迎接解放的工作。南昌解放後,中正大學改名為南昌大學,他被任命為校務委員會委員兼教務長。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南昌大學農學院與江西農業專科學校、江西獸醫專科學校、江西信江農業專科學校合併,並從廣西農學院、湖南農學院、河南農學院調來部分畜牧獸醫專業教師,成立江西農學院。他被任命為副院長兼教務長,與院長楊惟義親密合作,進行學院的總體規劃和基本建設。1957年,江西農學院已有7個系、11個專業,並設立了中技部,在校學生達2300多人。除教學、科研、生活用房外,還建成塔田、柏崗、塗家和澄碧湖旁4個農業試驗實習基地,有耕地近5000畝,氣象站、獸醫院各1個,圖書館藏書30萬冊,儀器設備基本齊全,使江西農學院躋身於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的先進行列。
1957年,黃野蘿被錯劃為右派,有十多年不能從事科研活動,甚至連多年積累的資料都被毀掉,沒能寫成論文發表。文化大革命後,他的處境一有好轉,在校領導支持下,不顧74歲高齡,就親自搞設計規劃,帶領師生在梅嶺山下的紅壤丘陵上平整土地,建設梯田,開展紅壤快速培肥和種棉的科研工作。1978年患病住院治療,1981年病逝於江西南昌市。臨終前遺囑將他的骨灰撒在紅壤試驗地里。
黃野蘿曾當選為江西省人大代表、政協常委;中國民主同盟江西省委委員。他曾兼任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員,主持該所設在江西新建縣的甘家山紅壤試驗場的工作。他還曾當選為中國土壤學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江西省土壤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技術成就
森林土壤研究和紅壤利用改良的先驅
早在30年代,黃野蘿在德國留學時,就和德國學者沙林格(H. sallinger)和米南·弗蘭克(Melanie Frank)等合作,研究微生物在森林土壤物質循環中的作用,在德國的《微生物》、《森林科學》、《細菌及病理》、《土壤與植物營養》、《分析化學》等學術刊物上用德文發表過多篇較有影響的論文。論文所闡明的問題,要比國內外發表的同類研究成果早30多年。全國院系調整後,由於江西農學院不設森林專業,他在主持學院行政、教務工作的同時,轉而研究紅壤的利用改良。
1942年,他在中正大學執教時,就曾在貴溪縣開辦塔橋農場(現國營塔橋園藝場的前身),開發紅壤荒丘,種植早梨、柑桔、板栗等果樹和多種農作物,積累了開發利用紅壤的經驗。1952年起,在他受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委託主持甘家山紅壤試驗場期間,採用田間試驗、野外勘察和調查總結民眾經驗相結合的方法,對紅壤的理化性質、耕作性能、宜種的“先鋒作物”和綠肥牧草,以及開墾方法等,做了系統的研究,為江西省大規模開發紅壤山區,提供了科學依據。
概括他對紅壤利用改良的學術觀點,有下面幾點。
1.紅壤不足“紅色沙漠”、“不毛之地”,而是可以開發利用的寶貴資源。因為我國南方各省區的億萬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紅壤上,廣大農民民眾對紅壤利用改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學習、總結和借鑑。
2.紅壤利用改良應走“全面規劃,綜合利用,農林牧相結合,山水田綜合治理”的道路,做到用地與養地相結合。
3.紅壤丘陵在開墾利用中必須採取一系列的等高作業,即等高開墾、等高作畦、等高種植、等高留茬、等高種草帶等,以減輕水土流失。
4.紅壤利用改良的熟化階段理論。他認為,改良利用紅壤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有階段性的,即由生荒地,經輕度熟化、中度熟化到高度熟化的過程。各個階段的土壤肥力特性不同,土宜不同,宜種不同的作物,採用不同的耕作栽培制度,才能用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多的產出。到了高度熟化階段,就可大幅度提高複種指數,實行“根不離土,土不離根”的輪作套種,可以一年三熟或兩年五熟。輪作中一定要安排豆科作物或綠肥,才能做到用地與養地相結合。為了解決糧棉爭地的矛盾,他主張用高度熟化的紅壤地種棉花。
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典範
青年時代受過馬列主義薰陶和革命洗禮的黃野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惟恐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落後於客觀形勢,難以正確理解和貫徹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方針,他如饑似渴地學習馬列主義哲學和毛澤東著作,尤其對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反杜林論》和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反覆學習,數十年如一日,直到1978年住進醫院仍在病榻上手不釋卷。他特別注重“學以致用”,善於把馬列和毛澤東著作中的理論套用於自己的工作、教學和科研之中。1954年,他參加農業部主辦的威廉斯土壤學講習班期間,與蘇聯土壤學家鑒乾諾夫和國內土壤學家討論土壤的形成和發展問題時,他以《自然辯證法》中所述的5種物質運動形成,解釋土壤的形成與發展,對大家很有啟發,受到重視。隨後,他寫了《從物質運動形式的發展看土壤的形成與發展》一文,並於1955年應邀去武漢為華中地區舉辦的土壤學講習班講課。
他認為,堅持民眾觀點,向民眾學習,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對此,他身體力行,在教學之餘,經常帶領助手深入農村作調查,訪問勞模,總結農民改造低產田和利用改良紅壤的經驗,把農民經驗上升為科學理論,轉而用於指導生產實踐。紅壤利用改良的“根不離土,土不離根”等學術觀點的提出,就是他在調查總結農民經驗中形成的,得到廣泛推廣套用,並寫進了土壤學教科書。
為了選擇紅壤適生的喬灌樹種,他經常帶領助手深入山區進行調查,挖掘大量喬灌木樹種的根系,觀測其形態、分布狀況和重量,逐一作出記錄。直到他身患重病住院治療以前,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他帶著夫人在試驗地里中耕除草、觀察記錄。他這種理論密切聯繫實際,重視親自實踐的治學精神,永遠值得後人學習。
(作者:劉開樹)
簡歷
1902年3月7日出 生於江西省貴溪縣。
1924—1926年 在南京東南大學學習。
1927—1928年 參加八一南昌起義,任70師政治部組織幹事。
1929—1931年 先後在日本明治工業專門學校、林業試驗場和東京文理科大學學習和實習。
1932年 在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工作。
1933—1938年 赴德國明興大學學習,獲森林土壤學博士學位。
1939—1940年 先後赴英、法、美國進行研究、考察和學術交流。
1940—1949年 任中正大學農學院教授,兼森林系主任。
1949—1952年 任南昌大學教授、校務委員會委員兼教務長,兼任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員。
1953—1981年 先後任江西農學院、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總校、江西農業大學教授,曾兼任江西農學院副院長(1953—1957)。
1954— 1958年 當選為中國土壤學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江西省土壤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1981年5月1日 逝世於江西省南昌市。
主要論著
1 Yellow Hwang.Freilandversuche uber stickstoffumsetzungen und Aziditatsanderungen in verwesender waldstreu.Forstwissenschaft-liches Blatt,Jahrgang 60.Heft21.(黃野蘿.在林地落葉腐爛過程中氮素分解與酸度改變的田間試驗.森林科學雜誌,1938.60(21).)
2 Yellow Hwang,Melanie Frank.Untersuchungen uber den Einfluβder Bodenreaktion auf die Ammonifikation und Nitrifikation in hu-musreichen Boden,Zentralblatt fur Bakteriologie,Parasitenkunde und Infektionskrankheiten,1938,99.(黃野蘿,米南·弗蘭克.在腐殖土壤中的氨化過程和硝化過程對土壤酸度的影響.細菌及病理雜誌,1938,99.)
3 Ye1low Hwang.Uber die Mogliehkeiten der logarithmischen Darstelllung der Mikroorganismenzahlen.Archiv fur Mikrobiolo-gie,l938,9(3).(黃野蘿.關於用對數來表現微生物數量可能性的討論.微生物雜誌,1938,9(3).)
4 YelloW HWang.Eine neue Methode zur Bestimmungdes Keimge-haltes der Boden mlttels der Untersuchung der Leistungfahigkeit ihrer Mikreorganismen.Archiv fur Mikrobiologie,1938,9(4).(黃野蘿.一個測定土壤微生物數目的新方法.微生物雜誌,1938,9(4).)
5 Yellow Hwang,Melanie Frank.Mikobiologische und biochemis-cheUntersuchungen uber das auftreten von zwei Maxima der Ammoniakanhaufung im Boden.Archiv fur Mikrobiologie,1938,9(5).(黃野蘿,米南·弗蘭克.關於在土壤氨化過程中兩個高峰的微生物和生物化學的研究.微生物雜誌,1938,9(5).)
6 Hermann Sallinger,Yellow Hwang.Untersuchung uber zusammen-hange zwischen Stickstoffumsetzungen und Aziditatsanderungen in humosen Boden.Bodenkundeu.Pflanzenernahrung,1938,11(56).(沙林格,黃野蘿.在腐殖土壤中氮素分解與酸度轉變的相互關係.土壤和植物營養雜誌,1938,11(56).)
7 H. Sallinger,Y. Hwang.Colorimetrische Bestimmung kleinster Nitratmengen in Form von Ammoniak.Zeitschrift fur analytische Chemiee,1938,115(5,6).(沙林格,黃野蘿.用比色法測定微量硝態氮.分析化學雜誌,1938,115(5,6)).
8 黃野蘿.從物質運動形式的發展看土壤的形成與發展.江西農學院學報,1956.
9 黃野蘿.江西豐城熊莊與龔村兩地紅壤利用調查報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紅壤研究(第一集),1961(註:本文由單位署名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