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茅嶺鄉位於元陽縣南部,藤條江兩岸,東經102°41’—102°47’、北緯22°51’—23°12’間,東連嘎娘鄉和金平縣的老勐鄉,南接金平縣老集寨鄉,西鄰俄扎鄉和攀枝花鄉,北與勝村鄉接壤,國土面積119.13平方公里。全鄉轄普龍寨、董棕寨、戈它、大山、黃興寨、夕歐、石門7個村民委員會,46個村民小組。鄉政府所在地黃茅嶺村,距縣城南沙69公里。
地理氣候
境內山嶺疊障,溝壑縱橫,藤條江水從中流過,地勢為一谷兩面坡。土地全為山地,無一平川,最低海拔450米,最高海拔2336.3米,相對高差1886.3米;年平均氣溫20℃,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2℃;年降雨量最高1900.02毫米,最低958.4毫米,平均1500毫米。全鄉有林業用地面積5706.5公頃,森林面積44564.6畝,森林覆蓋率26.8%;境內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和礦產資源。境內現已探明的礦種有6種,鐵、金、水晶石有一定的儲量,開發遠景較好。
截止2007年,全鄉耕地面積18339畝,其中水田5881畝,旱地12458畝,人均占有耕地1.05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稻穀、玉米;主要種植經濟作物香蕉、橡膠、木薯、脫毒紅薯;適宜種植作物花椒、八角。
人口民族
2002年全鄉總人口17034人,其中農業人口16722人,占總人口的98%,非農業人口 312人,占總人口的2%。少數民族人口16991人,占總人口的99.7%,其中哈尼族6473人,占總人口的38%;彝族4991人,占總人口的29.3%;苗族2930人,占總人口的17.2%,傣族1073人,占總人口的6.3%;壯族786人,占總人口的4.6%;瑤族738人,占總人口的4.3%。
2007年末,全鄉有3711戶,總人口17486人,其中農業人口17469人,少數民族17427人。勞動力 1283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2044人。境內共有7種民族,為哈尼、彝、苗、傣、壯、瑤、漢。少數民族人口17427人,占總人口的99.66%,主要民族為哈尼族和彝族,其中哈尼族7146人,占總人口的40。87%;彝族5199人,占總人口的29.73%,其他民族占總人口的29.4%。
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499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3元,屬於貧困鄉。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為主。是一個集邊疆、多民族、山區、貧困的農業小鄉。
經濟發展
黃茅嶺鄉是1974年6月從攀枝花公社劃分出來新設的行政區。解放前實行土司制,人民民眾受土司的欺壓,居無定所,民不聊生,生產生活極為艱辛。解放後,1956年進行了和平協商土地改革,開始進行有計畫的經濟建設,但由於交通閉塞,環境艱苦,生產力水平低下,人民的生活還很困難。改革開放以來,全鄉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艱苦奮鬥,使黃茅嶺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02年全鄉工農業生產總值2078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6.7萬元,農村信用社存款餘額740萬元,糧食總產6184噸,農民人均有糧345千克,農民人均純收入755元。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九五”以來,在確保糧食穩定增長的基礎上,糧食、香蕉、木薯、畜牧業等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002年全鄉農業總產值1453萬元,比1995年的1254萬元增加199萬元,年均增長2.3%;糧食總產量6184噸,比1995年的5661噸增長9.2%;木薯種植面積10082畝,產量50410噸,產值756萬元;畜牧業產值423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9.重%;水產品產量60噸,產值60萬元。
鄉鎮企業是60年代起步的。1967年興辦了碗廠,1984年興辦了兩個磚瓦廠,石門、夕歐興辦兩個集體企業,年產值分別為9.2萬元和10.8萬元,黨委、政府積極招商引資,興建綠野制粉有限公司。
科教文化
積極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基本形成了鄉、村二級文化網路,民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多彩。教育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全鄉有國小8所(其中完小3所),16個教學點,在校生226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鞏固率達100%;有中學1所,在校學生293人。2000年普及了六年義務教育。建有醫療衛生院重個,有病床10張,醫生8人;農村衛生室7個,衛生員14人。基本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全鄉廣播電視基本實現:(‘村村通”。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農村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實行村民自治,民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進一步增強,社會穩定,2002年被評為州級“無毒社區”。
視頻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