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黃胄早年曾隨軍隊到新疆,畫了大量速寫,僅在新疆和田畫的速寫就達千幅之多。他對新疆的風土人情非常熟悉,所以在創作中能熟練地駕馭各種歌舞場面,並能牢牢抓住人物特徵,捕捉人物剎那間最具表現力的的神態動作,以此來展現人物獨特而豐富的內心世界。《新疆維族舞》描寫一位新疆維吾爾族少女在幾位樂手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的場景。雖然畫面上的主要人物只有一位,但卻很好地渲染出了當時氣氛的熱烈與歡快。姑娘的表情刻畫得很生動,盛滿笑意的眼睛在舞蹈的高速旋轉中剛剛轉向觀眾,神態熱情奔放而又天真純潔。眼神和手的動作、身體的轉向以及頭髮、衣裙都畫得極具動感,正是在一個動作向下一個動作的轉瞬間。後面的幾個樂手雖然在畫面上占的空間比較小,但同樣生動傳神。他們的目光投向少女,似乎已經沉醉在歡快的樂舞之中。黃胄在這幅作品中對細節和動態的精確把握,使這一舞蹈場面具有了撲面而來的鮮活氣息,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作品賞析
以速寫入畫是黃胄人物畫的一大特徵,其紮實的速寫功力令其所畫的人物極富生氣。黃胄提倡直接用毛筆畫速寫,這使他的速寫練習可以和創作直接聯繫起來,在水墨創作中完全可以借用速寫中的線條,達到速寫與水墨語言的自然轉換。
黃胄在繪畫中多用複線,以複線來追求動勢。在這幅作品中,畫的上半部分相對來說是靜的,下半部分則以錯綜複雜的線條構成,具有強烈的動感。這些墨線並不像傳統人物畫線描—樣追求筆筆到位,而是著重表現畫面的整體氣勢和力度。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複線,其實體現了畫家的匠心,在整個動勢中很有秩序,很符合實際中的視覺效果。同時,畫家又借鑑了傳統筆法中的虛實、疏密、聚散、呼應等技巧,使這些線條看似草草而就,其實卻是虛實有致、繁簡得當,很有韻律感與節奏感。黃胄在這幅畫中通過對複線的嫻熟使用,增強了畫面的張力,墨、線交融,線條紛披,使整個畫面氣勢逼人、韻味十足,呈現出豐實酣暢的藝術效果。
黃胄筆下的人物多熱情奔放、樂觀進取,反映了黃胄樂觀的理想主義情懷。這幅《新疆維族舞》所描寫的維族少女全身充溢著活潑的生命力,—改傳統中國畫中對於女性或端莊嫻雅或婉約秀媚的描繪模式,抒發了黃胄對現實中的邊疆風情、邊疆人民的熱愛之情,譜寫了一曲嘹亮的愛的讚歌。從黃胄充滿激情的描繪中,我仃何以感受到他從普通勞動人民和樸素的日常生活中體悟到的詩意的美感。他常說:“一個畫家離開了對生活的愛,他的藝術生命也就結束了。”黃胄人物畫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激情充溢、大氣磅礴。這氣魄來自於新中國成立之初昂揚的民族自信心和奮發向上的時代面貌,來自於邊疆的壯美遼闊和少數民族的豪邁氣質,同時也來自於黃胄樂觀爽朗的性格、蓬勃激越的生命力、對生活的敏感與熱愛以及對水墨藝術語言熟練的創造性把握。
作家簡介
黃胄(1925—1997),原名梁淦堂,字映齋,河北蠡縣人,早年從趙望雲學畫。歷任西北軍區戰士讀物出版社編輯、西北師範學院美術系講師、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北京炎黃藝術館館長、中國美協第三屆常務理事等。
黃胄是我國當代傑出的藝術家,擅人物、動物畫,是20世紀中後期很有影響的畫家之一。特別是在表現新疆風情的人物畫方面,他創造了以潑墨寫意與工筆重彩相結合的獨特畫法,筆墨酣暢流麗,人物形象意態生動、簡括傳神,富有浪漫的生活氣息和時代感,在中國畫的繪畫語言探索方面獲得了巨大突破,開中國畫壇—代新風。《新疆維族舞》就是黃胄新疆風情系列作品中的—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