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窟龕及造像分布在長約30米的峭壁下部,現存石窟1座,大小淺龕20多個,造像75尊,題記7則。從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到東魏興和二年(540年),歷時17年。窟在峭壁東北端,由天然石洞改造而成,呈三角形,正面無造像。東壁造像7尊,除立佛、坐佛各1尊外,余皆為菩薩。立像與坐像身後刻有橢圓形背光和圓形頭光,頭光內為蓮荷卷草紋飾。西壁造像17尊,佛像頭光之上浮雕飛天,造型生動活潑。窟門上沿及洞壁頂部留有壁畫殘跡。石窟西為摩崖造像,其中4尊飛天手中各持樂器,身上除飄帶外全部裸體。
造像風格受北魏漢化的影響比較明顯,軀體修長,面容清瘦,刀法簡樸厚重,可惜不少精美造像頭部已被毀或被盜走。